經過十多年發展,搏擊行業在中國已經逐步發展壯大,大小賽事多如牛毛,搏擊迷隊伍也在日益擴充。越來越專業的中國拳迷已經不再局限於單純的觀看比賽、關注選手,他們對搏擊產業的盈利模式也十分感興趣。對此,中國搏擊風雲人物、勇士的榮耀賽事創始人郭晨冬為廣大搏擊迷做出了一次最權威的解答。
郭晨冬表示,無論國內外,搏擊賽事的盈利方式主要包括四大方面:
按照重要程度排序,首先是賽事版權。賽事方可以將自己的賽事版權賣給電視臺或者網絡媒體平臺,這是賽事獲取收入的最重要來源。
其次是贊助,當賽事影響力做大、公信力變強時,就有可能拉來大企業的贊助,這就是通常說的廣告費。
第三部分是門票。郭晨冬著重強調,國外在這方面要比國內好很多,因為外國拳迷有購票觀賽的傳統,而中國由於是人情社會,會出現大量人情票和贈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賽事的門票收入。
第四部分是衍生品開發。郭晨冬認為,這一點與一個賽事IP的成熟程度關係很大,賽事的影響力決定了相關衍生品和周邊產品的銷量。
郭晨冬作為國內最資深的搏擊推廣人之一,這些理論早已爛熟於心,更重要的是他把這些理論應用於實踐,才讓勇士的榮耀用短短幾年的時間就迅速站穩腳跟,成為國內數一數二、具備國際影響力的頂級格鬥大賽。
勇士的榮耀賽事曾先後在北京衛視、深圳衛視、愛奇藝、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電視和網絡平臺播出,版權接手方雖幾次更換,但均為國內主流和頂級媒體平臺,凸顯了賽事的高端與權威。贊助方面,勇士的榮耀從不缺贊助商、冠名商或商業合作夥伴,賽事的蒸蒸日上給予了商家更多的投資信心。至於門票收入,相信國內哪一家賽事也不會指望憑此來擴充盈利,在中國的特殊環境下,門票收入或可以忽略不計。最後在衍生品開發方面,勇士的榮耀不斷推出衣褲鞋帽等相關紀念服裝,甚至還有白酒、徽章等特色產品供搏擊迷選購,實現了賽事周邊商品從單一到豐富的進化。
郭晨冬還直言勇士的榮耀在國內幾大賽事中融資最少,但回報卻明顯大於投入。在局外人看來,這與郭晨冬本人的精打細算密不可分。據郭晨冬透露,播求當初要價100萬才肯迎戰邱建良,郭晨冬一開始並未直接回絕,而是與相關投資人進行了細緻的分析和探討,最終他們認為以當前的市場難以收回成本,於是斷然拒絕了播求的報價。事實上播求也根本不值這個價錢,過去他參加其他比賽拿到百萬出場費,是賽事方冤大頭,還是投資人太富有,亦或是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拳迷心中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