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的患癌機率是多少?世衛組織:澳大利亞排名第一,中國……

2020-12-23 99分健康生活

作為重病之王,癌症是每個人的恐懼,它代表著痛苦、絕望和死亡,甚至還意味著整個幸福家庭的破碎。人人都幻想過自己患上癌症會怎麼樣,但這似乎又太過遙遠,畢竟,癌症的罹患率那麼低。

可是,真的很低嗎?

人一生「患癌機率」有多大?世衛組織公布了數據,超出意料之外

很多人的思想還停留在幾十年前,認為癌症是一個不常見的絕症。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症的罹患率在不斷升高,並且具有年輕化趨勢。

世衛組織在2018年公布了一組「全球各國75歲前累計患癌風險」的數據。(見下圖)

在此圖中,顏色越深的區域患癌概率越高。從圖中可以看出,澳洲、歐洲部分國家、北美是患癌率最高的區域,其中澳大利亞患癌率高達41.9%,排名世界第一,也就是說,澳大利亞人75歲前,患癌機率接近一半;其次是紐西蘭,75歲前患癌率高達39.7%,與澳大利亞相差仿佛;而美國人75歲前患癌率為33.3%,排在了第5名

在亞洲,患癌率最高的國家是韓國,75歲前患癌率為30%,排名21;而日本75歲前患癌率為24.6%,排名46。

最後就是我們中國了,在這份榜單中,我們中國人75歲前的患癌率為20.6%,排名第69名,約每5人便有一人在75歲前被檢查出患癌,相信這個結果超出了很多人意料之外。

看了這個數據,你或許在竊喜,雖然我們的患癌率也很高,但至少打敗了世界知名的發達國家!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這些老牌發達國家之所以患癌率高,和他們平均壽命較長以及癌症篩查體系相對健全有關,篩查人次越多,自然確診人數越多,患癌率越高。其次,由於各種原因,我們中國的癌症死亡率要遠高於這些發達國家

人為什麼會患上癌症?

有生物學基礎的朋友都知道,人體由細胞組成,而細胞會不停的分裂和死亡,這個分裂過程中有基因突變的可能性,基因突變有好有壞,而最壞的當然就是突變成「癌細胞」了。

但是,即使人體內有了癌細胞也不可怕,因為癌細胞會被免疫細胞盯上並清除掉。若將癌細胞比喻為「罪犯」,那免疫細胞就是「警察」,你越年輕,身體越強壯,免疫細胞就越多、活力就越強,癌細胞就越難生存;反之,隨著你上了年紀,身體越來越差,免疫細胞的功能就會衰退,癌細胞就會在體內肆虐,患上癌症的風險就提高了。

所以,年齡越大,越容易患上癌症。但是,除了年齡因素外,還有其它因素。

煙、酒、熬夜、久坐、不運動等惡習

人為增加基因突變的風險

癌細胞是基因突變的,但很多人卻會人為地去增加細胞基因突變為癌細胞的風險,例如吸菸,菸草燃燒後會產生至少69種致癌物,人若攝入這些致癌物,就會增加細胞突變的風險,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

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致癌物有煙、酒、醃製品、過夜的綠葉蔬菜、黴變食物等。

人為加速免疫細胞的死亡

菸酒等致癌物不僅會增加「罪犯」滋生的風險,還會加速免疫細胞的死亡,也就是縮減「警察」的隊伍,此消彼長之下,癌症的罹患概率就會增強。

另外,熬夜、久坐、缺乏運動、不吃蔬果(或少吃蔬果)等不良習慣都會降低身體的免疫能力。

美國癌症協會:防癌症,做好7件事

1、遠離香菸

菸草中不僅含有至少69種致癌物,還含有數千種有害化學物質,長期吸食會對身體造成災難性的損害,從而增加癌症罹患風險。

2、保持正常體重

據研究發現,肥胖會增加腎癌、肝癌、結腸癌、宮頸癌、乳腺癌等10種常見癌症的罹患風險。肥胖為何會增加患癌風險?

答案其實很複雜,因素也很多,舉個例子,炎症會增加細胞突變的可能性,而肥胖的人更容易出現各種慢性炎症。

3、規律的運動

毋庸置疑,鍛鍊身體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對預防癌症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4、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很多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有非常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夠延緩身體的衰老,也能延緩免疫系統的衰退。

5、少喝酒

酒精的學名叫乙醇,而乙醇是世衛組織公布的一類致癌物,可以引發肝癌、胃癌等多種癌症。

6、減少紫外線直射皮膚

紫外線會損傷皮膚,從而降低皮膚的抵抗能力,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建議:在天晴時,上午10點~下午3點儘量避免皮膚被陽光直射。

7、了解自己身體狀況、家族患癌史、定期體檢

癌症的治療在於早發現早治療,越晚發現生存率越低,所以定期體檢非常重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家族患癌史(很多癌症具有遺傳特性),然後定期進行合理的癌症篩查。

舉個例子:一位50歲男子,每天吸菸20支以上,煙齡20年,直系親屬有肺癌罹患史,那麼這個男子顯然就是肺癌高風險人士,非常有必要定期進行肺癌相關篩查。

癌症雖然可怕,但也不是完全無法預防,希望大家能夠關愛自己,少一些悲劇發生。

相關焦點

  • 中國專家建議世衛撤銷紅肉、加工肉致癌報告
    「因為肉製品加工過程中可能產生極少量有害物,世衛組織錯誤地將所有加工肉製品列為致癌物,『因噎廢食』,不符合邏輯。報告中過分誇大了吃紅肉與癌症的關係,顯然是錯誤的,建議撤銷。」昨天下午,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聯合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在南京農業大學召開記者會,對世衛組織將紅肉和加工肉製品列為致癌的報告提出質疑,建議撤銷。
  • 血管堵塞的「禍根」不是肉,世衛組織呼籲停止食用,好多人還在吃
    血管堵塞跟不當飲食有很大的關係,吃什麼容易堵塞血管,可能很多人都會說肉,但血管堵塞的「禍根」或許並不完全是肉,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停止食用,可能好多人還在吃,下面就詳細向大家介紹一下,看看你的血管還好嗎?的確,紅肉中一般含有比較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吃多了容易影響到正常的代謝和血液循環,導致血管內的「垃圾」越來越多,從而增加血管堵塞、變硬的機率。
  • 外交部就中俄抗疫合作、向世衛組織捐款等問題答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世衛組織在譚德塞總幹事領導下,積極履行自身職責,秉持客觀、公正、科學的立場,為協助各國應對疫情、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支持世衛組織就是捍衛多邊主義的理念和原則,維護聯合國的地位和權威。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國際社會只有團結協作,才能戰而勝之。
  • 世衛組織:中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中已被證明有效
    原標題: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中國疫苗已被證明有效中國新冠疫苗已被證明有效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和加速實現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快方式,是確保能接種新冠疫苗;>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中國的新冠疫苗研發項目非常活躍,並且一些疫苗在現階段臨床試驗中已被證明有效。
  • 「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世衛組織為何頻繁誇讚中國?
    「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發布會上積極評價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採取的措施,認為中國採取的很多防控措施遠遠超出應對突發事件的相關要求,為各國防疫工作設立了新標杆。他表示,相信中國能控制這場疫情,世衛組織不會建議限制貿易和活動。
  • 外交部:中國已先後向世衛組織提供5000萬美元的捐款,設立20億元...
    中方願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繼續支持世衛組織在全球抗疫中發揮領導作用,推動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戰勝疫情,共同佑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澎湃新聞記者:歐盟、俄羅斯、日本、印度、巴西、澳大利亞等120多個國家在世衛大會提出一項決議草案。中方對該決議草案持何立場?
  • 世衛組織著急了
    來源:參考消息世衛組織著急了據法新社哥本哈根消息,當地時間12月20日,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表示,面對新冠病毒新變種在英國的傳播,世衛組織呼籲歐洲成員國加緊採取防控措施。據世衛組織介紹,除英國外,丹麥已報告9例新毒株病例,另外荷蘭和澳大利亞分別有1例。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發言人表示:「(新毒株)在歐洲的傳播強烈而廣泛,各國應加強控制和預防措施。」延伸閱讀新冠變種傳播失控!
  • 世衛大會中國代表馬曉偉:各方團結一致,支持世衛組織發揮領導作用
    北京時間2020年5月18日晚,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出席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圍繞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應對發言。馬曉偉指出,中國政府始終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習近平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領導、親自部署。
  • 世衛組織宣布四項重要建議,所有人一致發現:中國早已做到最好
    第一項建議是,世衛組織緊急組織認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所有感染群體的密切接觸群體一律需要排查。在密切接觸者沒有得到檢測的情況下,只控制和隔離感染患者根本沒有一點作用,反而還會導致更多患者的產生。所以應該把新冠肺炎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視為同一個群體,這些人必須得到全面檢測結果;第二項建議是,世衛組織認為"群體免疫"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任由病毒傳播造成的後果只能是:新冠免疫能否達到還是個未知數,但是很多人會因為這種劇烈肺炎引發的併發症死亡,在老年群體中尤其多。
  • 人的極限壽命是多少歲?活到多少歲才算老年人?世衛組織公布數字
    人終有一死,那麼儘量延長壽命是每一個人的心願,根據科學家研究人的極限壽命在未來會達到130歲,甚至更久。每個人都活到130歲是不可能的了,那麼活到多少才算是老年人呢?才能算長壽呢?世衛組織公布的數字,大家自行參考一下青年人是指18歲-40歲的,中年人是指45-59歲之間的,老年人是指60歲以上的。60歲的老年人也有劃分,60-74歲是年輕老年人,75-89歲是一般老年人,90歲以上則是長壽之人。
  • 世衛組織公布抗擊新冠肺炎行動時間線
    據央視新聞消息,針對各界對世衛組織及新冠疫情的關注,世衛組織此前發布了抗擊新冠肺炎行動時間線,並將持續更新:2019年12月31日中國報告了湖北省武漢市的一組肺炎病例,最終確認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20年1月5日世衛組織發布關於新型病毒的第一期《疾病暴發新聞》。《疾病暴發新聞》是世衛組織面向科學界和公共衛生界以及全球媒體的一主要技術出版物。該期包含一項風險評估和建議,並報告了中國向世衛組織通報的在武漢發生的聚集性肺炎病例患者狀況和公共衛生對策。
  •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將長期存在,疫情很容易出現復發
    世衛組織將繼續與各國合作,縮小這些差距。  世衛組織在正確的時間發出了新冠肺炎預警  針對世衛組織是否應該在更早時間預警新冠肺炎的質疑,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基於《國際衛生條例(2005)》,世衛組織於1月30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當時中國以外僅有82例新冠肺炎病例,大部分是在中國周邊國家,歐洲只有10
  • 俠客島:美國「斷供」世衛組織,打的什麼算盤?
    俠客島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刁大明、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學者孫成昊,一起來看他們的觀點。1、俠客島:您認為美國政府在這個時候做出「斷供」世衛組織的決策,是如何考慮的?刁大明:從長線來看,本屆美國政府對於國際機制、全球治理沒有多少興趣,而是遵循「美國優先」原則。
  • 澳大利亞把中國告上世衛組織,外交部罕見發聲:沒有用
    12月16日上午,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表示,就中方對澳大利亞加收關稅一事,直接把中國告上了世貿組織,而中國不甘示弱,直接怒懟澳大利亞這一做法。從今年五月開始,澳大利亞開始跟隨美國,對中國進行制裁,隨之中國相關部門在對反傾銷進行調查中,認定澳大利亞盡然利用中國的大麥,給當地的農戶提供補貼,因此,中國宣布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80.5%的反傾銷稅。自己做的不對,還怪我們提高稅務,澳大利亞完全是在用中國農民辛苦種出來的大麥,補貼在自己國家農戶的身上,這樣的做法,試問那個中國人能夠忍受的了。
  • 從「世衛組織關於菸草使用與COVID-19的聲明」說控煙
    2020年5月11日世衛組織的聲明:全球每年有800多萬人死於菸草。其中700多萬人因直接使用菸草而死亡,約120萬不吸菸者因接觸二手菸霧而死亡。吸菸是許多呼吸道感染的已知危險因素,並會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嚴重程度。
  • 世衛組織給武漢中學生回了一封信
    武漢中學生寫信給世衛組織這封信,要從武漢市旭光學校一次線上班會說起。閆澄在信中表示,希望通過世衛組織,呼籲全世界的青少年攜起手來,盡己所能,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以下是信件全文: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伯伯:您好!我是中國武漢的一名中學生,就讀於武漢市旭光學校。現在是晚上,透過窗戶,萬家燈火,武漢已逐漸恢復了生機。
  • 不顧世衛組織糾正,「中國病毒」成川普口頭禪,有陰謀!
    在世衛組織對病毒命名有規範的情況下,作為一國總統,川普非要在此時此刻使用此種汙名化的「綽號」,背後有陰謀!首先,是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3月11日自己對美國人說,美國存在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被誤認為是流感死亡病例的情況。如果是這樣,確實,美國需要拿出合理解釋——美國的零號病人什麼時候出現的?有多少人被感染?醫院的名字是什麼?拿不出證據,難免別人要懷疑。其次,川普的狡辯把自己帶進了溝裡!
  • 哪個國家對世衛組織的財政貢獻最大?美中日位列三甲
    由於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的不作為,美國政府遭到了越來越多的譴責,川普在最近的新聞發布會上開始將槍口對準了世衛組織。4月8日本周三,美國確診病例達到4萬例,死亡病例接近1.3萬人,川普繼續推卸著責任,將「鍋」甩給了歐巴馬政府、中國和媒體。
  • 臨近大選退出世衛組織,川普破罐子破摔?拜登:選我馬上回歸
    福奇博士再次發出警告,稱美國仍處在第一波疫情中,不應該掉以輕心。川普政府卻第N次沒把福奇博士的話當回事,反而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世界衛生組織這個群,我們要退掉了。川普的這一舉動不讓人意外,近兩個月來,川普不止一次聲稱要退出世衛組織。理由是世衛組織對最初的新冠爆發沒有及時地反應,導致我的反應也很不及時。
  • 德國:支持世衛組織是「最好的投資之一」
    德國政府聲明世衛組織在全球抗擊疫情中是「必不可少的」,德國媒體指責川普為抗疫不力尋找「替罪羊」,德國專家則表示,病毒無國界,通過緊密的合作才能遏制全球範圍大流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賽伯特在1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為世衛組織提供充足的資金是很重要的,委婉地表達了對世衛組織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