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對紅星二鍋頭、牛欄山二鍋頭到底是不是糧食酒?表達了一些看法,有不少愛喝二鍋頭的網友留言,說想聽聽兩個二鍋頭到底有哪些區別?誰才是真正的「二鍋頭之宗」?
很多網友不知道的是,其中有款二鍋頭居然和茅臺齊名,被譽為「平價國酒」。
同為二鍋頭翹楚:紅星VS牛二
紅星二鍋頭(以下簡稱紅星)和牛欄山二鍋頭(以下簡稱牛二),在北京很受歡迎,兩大品牌佔據了二鍋頭酒的大部分市場,其地位就像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一樣,互為強勁的競爭對手。
何為「二鍋頭」?掐頭去尾、截取中段,只取第二鍋,採用該工藝釀造的,便是二鍋頭。二鍋頭是發祥於華北地區的一種清香型白酒,1680年,北京前門大街原升號酒坊的三位匠人發明了二鍋頭酒釀造技藝。1981年,紅星放棄「二鍋頭」的全名稱商標註冊,只用」紅星「,與其它所有的二鍋頭類企業共享「二鍋頭」,因此得名。
二鍋頭為什麼這麼便宜?對於二鍋頭廠家來說,生產二鍋頭的優勢就在於生產周期短、原材料便宜、成本低,這也是二鍋頭便宜的重要原因。
以醬香型白酒茅臺為例,一瓶茅臺從投料到出廠需要至少需要5年時間,經過幾十次複雜的生產工藝。而一瓶二鍋頭的生產周期為30-50天,只需蒸餾2-3次,出酒率還比茅臺高很多。
而且二鍋頭的主要原料是高粱,要比大米、糯米、玉米這些原材料成本價就要低得多。這中間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原料成本、人力成本。
再說,二鍋頭本身定位的就是中低端消費市場,酒的包裝也非常簡單,光瓶酒貼個標籤就行。而動輒上百的酒,光是裡三層外三層的包裝費都比二鍋頭酒的成本貴。
誰才是「二鍋頭之宗」?
二鍋頭是解放後才有的產物,說起誰的資歷更老,自然是紅星。紅星是國家國營的釀酒廠,首批紅星在1949年9月面世,迎接新中國誕生的獻禮酒。1981年,紅星放棄「二鍋頭」的全名稱商標註冊,只用」紅星「,與其它所有的二鍋頭類企業共享「二鍋頭」。
牛欄山二鍋頭隸屬北京順鑫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牛欄山酒廠,建於1952年,它的釀酒方法深受紅星影響,但又略有不同。與紅星專生產二鍋頭系列酒不同,60多年來,牛欄山酒廠除清香型二鍋頭外,還生產了其他香型的酒。
紅星和牛二製作工藝區別
紅星二鍋頭有著「平民國酒」的稱號,一直穩坐北京地區低端白酒市場的第一把交椅,具有濃厚的新中國情懷。這麼多年,紅星依然保持著傳統的手工釀,按照國家酒類標準生產罐裝的,大部分產品都是按照固態法的執行標準。釀酒原料有高粱、水、玉米、大麥和豌豆,其中56度綠瓶紅星最經典。
而牛欄山二鍋頭已成為混有多種酒類的品牌,品種很多,所用的原料也不相同。為了擴大產量,大部分都是液態法(食用酒精勾兌),如白牛二。請注意,這裡的高粱指的是食用酒精是用高粱釀的,而不是白牛二裡自釀的。
相對來說,綠牛二要好一些,採用固液法(食用酒精+糧食)的生產模式。在食用酒精的基礎上加了水、高粱、大麥、豌豆,但其中的比例是多少,只有廠家知道。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紅星和牛二原料裡的排序有講究。與化妝品一樣,越靠前的佔比越大。由此可知兩者的原料區別還是很大的,當然價格上也有一定差距。
紅星和牛二口感差異
紅星二鍋頭的製造工藝要比牛二講究,保持著純正二鍋頭的味道,口感更濃烈直接,很受老北京人的喜愛。而牛欄山二鍋頭從聞味上有麥香,比紅星更柔和,更易入口。但老一輩人喝不慣,覺得味道寡淡,卻意外獲得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喜愛。
你喜歡更濃烈純正的紅星二鍋頭還是更柔和的牛欄山二鍋頭呢?快來給你的愛酒打榜吧!
最後,公布上期純糧酒打榜結果,在眾多玻汾粉絲的強勢打榜下,恭喜玻汾以絕對優勢獲得打榜冠軍。
以下是網友的幾條精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