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初入單位時,多數情況下只能做一些瑣碎的工作,像一顆螺絲釘一樣哪裡有需要就要出現在哪裡,並發揮作用。請談談你對這種「螺絲釘精神」的理解。
「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這是雷鋒曾說過的一句話,雷鋒是一個普通的汽車兵,他願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一個永不生鏽的「螺絲釘」。「螺絲釘精神」告訴我們在面對工作時,我們需要對崗位不挑剔,對工作兢兢業業,並具有刻苦鑽研的精神。
臺灣飯店業教父嚴長壽剛開始是從美國運通臺灣分公司的傳達小弟做起,他說:「假如必須要從人家喜歡的、正在做的事情去學習,我大概沒有機會;也許對我最好的學習,就是從人家不喜歡做的事情學起;也許我就是做一個收垃圾的,也能從這些垃圾中學到一些東西;所以我所謂的『垃圾桶哲學』就是寧願像一個收垃圾的人一樣,去做一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我知道只要有機會去做,就是一種學習」。其實正是有著這份精神,成就了包括嚴長壽在內的很多人。
在我初入單位時,做的是一些瑣碎的工作,所以更需要體會好「螺絲釘精神」。
首先,需要對自己對職業有清晰的定位,明確工作的意義所在,調整自身對職業的期望,因為無論自己的理想有多麼美好,都需要一步步走進它;
其次,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做這份工作或者從生活中尋找工作的靈感,培養工作的樂趣;
最後,也需要多積累從這份工作中獲得的經驗,多與同事交流分享,共同取得進步。
只要我們真正領悟並踐行「螺絲釘精神」,那麼我們的工作必將完成得更加順利,使我們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