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線|定州馳援藁城一線護士郝學娟和她的十天抗疫工作日記

2021-02-08 九派新聞

△藁城加油,我們來啦。

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沈鹿酉 張曉穎 通訊員 韓樂陶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石家莊發生疫情以來,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地愛心力量向這裡匯聚。1 月 5 日凌晨 5 點 40 分,石家莊藁城區,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來自定州市的 60 名醫護人員,他們深夜集結緊急馳援。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在石家莊抗疫工作中,最辛苦的還是一線的工作人員。這些來支援石家莊人民的白衣勇士們,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們的工作生活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感動?有什麼牽掛?有什麼期待?今天,記者就視頻連線河北定州市中醫院腦病科護士郝學娟,講述她的抗疫生活,並獲準在這裡公開她 10 天的工作日記。

△勝利結束一天的戰鬥。

2021.1.5 第一天 石家莊加油!我們來了

凌晨 2 點多,接到醫院通知,要每個科室抽出一名護士去支援石家莊藁城,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戰。老公幫我簡單收拾了一些生活用品,我給兩個孩子蓋了蓋被子。在去醫院的路上我交代老公別告訴爸媽,照顧好孩子 ……

到醫院後,院領導一再叮囑我們 15 名醫護人員做好防護,期待我們平安歸來。4 點半,平均年齡二十五六歲的我們坐上了去藁城的車。我們都有父母、家人,但作為醫務人員,救死扶傷本就是我們的天職。

凌晨 5:40 左右,我們到達石家莊藁城。看到陸續到來的救護車、警車,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醫護人員。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武漢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的抗疫情景,更加激起了對此次抗擊疫情必勝的決心,中國加油!石家莊加油!定州醫療隊來了!

第一站是藁城區的寨裡村,我們醫院 10 人和地方 2 人負責採集 5000 多人的咽拭子。8:50 一到達現場,大家立即穿上防護服,開始了咽拭子採集任務。為節省時間,全體人員一天滴水未進,沒去衛生間,採集及核對人員結束後,23:30 左右我們到達了賓館,每人吃了一桶泡麵後抓緊時間休息。

△給群眾做核酸檢測。

1 月 6 日 第二天 採集 7000 多人 風很大 我們凍得瑟瑟發抖

6:30,我們出發到梅花鎮朱家莊村,共計採集 7000 多人。今天風很大,我們出徵緊急,都沒有帶多餘的厚衣服,凍得瑟瑟發抖。我們只能跺跺腳、搓搓手。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今天的採集任務。晚上 11 點左右到達賓館休息。

1 月 7 日 第三天 領隊幫大家準備了棉衣、棉鞋 同事們都成了臃腫的熊貓

今天將有 4 萬多人需要採集,地點是增村鎮大慈邑村,我們組共計採集 4000 多人。天氣實在是太冷了!領隊幫大家準備了棉衣、棉鞋。同事們都成了臃腫的熊貓,誰也不在乎醜與美,只在乎能不能順利完成任務。23:30 左右到達了賓館吃飯休息。

△天氣寒冷,面罩上布滿水霧。

1 月 8 日 第四天 想買水果,攤主不要錢,謝謝你們!

今天我們來到藁城開發區的各個村點,進行採漏掃尾工作。我們採集結束,看見個水果攤,本來說買點水果,後來攤主知道我們是醫務人員,說不要錢,拿過去吃吧!我說不了,你們不要錢我們不要了。攤主說,謝謝你們!辛苦了!

1 月 9 日 第五天 怕浪費防護服,一天大家沒有吃喝、上廁所

今天來到了崗上鎮的小豐村。今天我們將採集 5000-6000 人的咽拭子。我們分成了 8 個小隊,這一天,大家沒有吃喝,上廁所,就怕浪費防護服。直到採集結束後,大家自行煮方便麵,簡單吃了點 ……

1 月 10 日 第六天 二次採集任務開始

二次採集任務開始了,今天我們來到藁城興安鎮張村南街,大家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女生們來著生理期,依然堅持著 …… 工作開始後一天不吃不喝,不去廁所!堅持到最後 ……

1 月 11 日 第七天 深夜 1:30 才回到賓館

今天我們來到了熟悉的地方--梅花鎮朱家莊村,首先進行記錄系統升級,為節省時間加快採集進度一天只是吃了一頓早飯,深夜 1:30 才回到賓館。

△脫下防護服,臉上的勒痕讓人心疼。

1 月 12 日 第八天 收穫了幾幅來自小朋友們的作品 衷心感謝

大家已經習慣了四處奔波,每天早起晚歸 …… 今天我們小隊來到了南營鎮朱家寨村,今天採集有 2000 多人的咽拭子,村民們很配合工作,我們其他小隊今天收穫了幾幅來自小朋友們的作品,衷心感謝藁城人民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

1 月 13 日 第九天 終於迎來一個休息日

今天集體休息,大家疲憊的身體都躺在了床上,養好精神明天繼續備戰!

1 月 14 日 第十天 今天檢測了 6000 多人

今天七點多集合出發前往梅花鎮,我們來到了木連城村,今天檢測 6000 多人,我們 20 人分成了 10 個小組,直到 19:20 還在進行收尾工作 …… 結束後,我們集體來到鎮裡做核酸檢測,已經 21:30 左右了 ...…

編輯:力洪

責編:寧寧

【來源:燕趙晚報ZAKER石家莊】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相關焦點

  • 抗疫一線日記丨山東這個護士分享三個工作小訣竅,每一個都很實用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6日訊 黃海燕是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年三十傍晚,剛回到萊西老家的她接到醫院要組建醫療隊馳援武漢的通知,二話不說立即返回了工作崗位。作為山一大一附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護士,到達湖北後,她就被派往位於黃岡市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在十多天的工作中,黃海燕逐漸摸索了幾個工作中的小竅門,並將這些經驗進行整理,以便幫助更多的同事和戰友。下面就是她從抗「疫」一線發回來的抗疫一線日記。
  • 山東連線美國加州 分享抗疫經驗
    山東連線美國加州 分享抗疫經驗 2020-05-19 18:12:25 郝學娟 攝   (抗擊新冠肺炎)山東連線美國加州 分享抗疫經驗  中新網濟南5月19日電 (郝學娟)6位山東抗疫一線的醫護專家19日通過山東省遠程醫學中心的視頻系統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新冠肺炎疫情特別工作組、薩克拉門託郡衛生服務部等相關單位的傳染病、流行病專家學者,線上分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
  • 馳援武漢的河南省上蔡籍護士寫「戰地日記」講述「逆行」故事
    關鍵時刻彰顯青春魅力,上蔡縣東岸鄉東岸村的90後逆行「白衣天使」劉丹,在黨旗的召喚下積極請戰上了「前線」,並從抗疫前方發回了她的「戰地日記」。從她的日記中我們了解到處在抗疫一線的艱險和醫護人員勇於獻身的醫德醫風,也感悟到困難時期後方人員給予的全力關懷和支持。
  • 武漢:護士手繪圖畫記錄抗疫一線工作瞬間
    武漢:護士手繪圖畫記錄抗疫一線工作瞬間2月20日,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眼一科護士楊陽輪班休息的日子。回想近一個月在抗疫一線工作,她拿起畫筆,為其所在科室中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護士每人畫了一幅畫像。武漢:護士手繪圖畫記錄抗疫一線工作瞬間2020-02-21 11:47:16來源: 新華網
  • 衡水市再次增派80名醫護人員馳援藁城
    衡水市再次增派80名醫護人員馳援藁城 2021-01-12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戰「疫」,正式開始——記者連線馳援湖北的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孫豔霞
    戰「疫」,正式開始——記者連線馳援湖北的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孫豔霞□ 本報記者 阮興時圖為孫豔霞穿著防護服與記者視頻連線距離我市第一批醫護工作者離開家鄉、馳援湖北已經過去六天,這些天裡,她們中有的已經走進湖北省潛江市婦幼保健院新區的病房裡,爭分奪秒救護患者,有的剛剛完成嚴格的培訓考核,即將投入新的戰鬥。為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到達潛江市後,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孫豔霞不畏風險,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 馳援日記(二十)在武漢的最後一晚 記者連線難眠的「義烏勇士」
    即日起,浙江新聞客戶端義烏頻道將與這支醫療隊保持定期連線,聽聽「浙家軍」戰疫的「前線戰報」,記錄浙江力量。隨著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好轉,援助湖北醫療隊開始有序撤回。浙江醫療隊首批回撤隊員,即將踏上返程,於3月19日下午17:30抵達杭州。
  • 馳援湖北!潮州婦幼保健院2名護士將奔赴抗疫一線!
    ……說起1月29日發出「選派護士馳援湖北」通知時的場景,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吳豐十分感動。他介紹,短短半小時全院就有44名護士主動請願馳援湖北,令人動容。最終經過篩選,該院決定派出林金鳳和林錦芬兩名護士馳援湖北。「總得有人站在前面,這是作為醫護人員的職責。此時正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最需要我們的時刻,奔赴前線,我義不容辭。」
  • 武漢抗疫一線的「南陵姑娘」一一記安徽省馳援武漢抗疫醫療隊蕪湖...
    請戰疫情第一線(記者供圖 央廣網發)在這場威脅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護士阮雪嬌一直關注著武漢疫區的新聞動態,看到全國各地醫務人員的請戰書,她心潮澎湃,強烈的職業使命感和黨員責任感驅使著她,阮雪嬌深感自己責無旁貸,理應衝鋒在前。
  • 湘雅抗疫護士比心梅西:你的球衣,我們收到了!
    ,湘雅醫院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消化內科護士吳宇難掩興奮。還記得那位許下「梅西球衣」願望的護士吳宇嗎?她的心願達成啦!▲穿上球衣的盧澍還有點小激動和小蒙圈兒一個是享譽世界足壇的球王一個是中國醫院的護士他們的愛心連線要從武漢抗疫說起此前報導詳情請點擊
  • 抗疫日記(15):細微處的關心讓我們和患者貼得更近了
    戰疫日記⑥:醫護人員要成為病人精神的「定海神針」戰疫日記⑤:醫生「線上線下」的關懷和安慰也能成為患者的一劑良藥戰疫日記④:這裡一切都挺好,請你們放心戰疫日記③:病人好轉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戰疫日記②:4人到
  • 河北張家口抗疫一線醫護人員與家人連線溫馨時刻
    下午5點,在張家口市第一醫院綜合樓的一間辦公室裡,聚集了這樣一群人——他們有的是警察,有的是工程師,有的是醫生……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家屬。他們只想與隔離病房裡的一線醫護人員視頻連線見上一面,聊上幾句家常的話,聽到回復一聲安好,便放心了。「老婆,沒事,我們這兒挺好的。」「家裡就不用擔心了,我會照顧好。我們一起加油!」
  • 讓世界聆聽三湘大地的抗疫壯歌——記新華通訊社湖南分社記者張玉潔
    以筆代戈戰疫情  2020年初,張玉潔陪重病的外婆回常德過年,她一直關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當時,疫情形勢不明朗,考慮隨時會有報導任務安排,張玉潔決定,大年初二提前返回長沙。  「回長沙後,我一直忙於工作,每次外婆和我通話,都是讓我好好工作,不要擔心她。外婆去世時,我在外出差。」張玉潔的語氣明顯低沉下來。
  • 在抗疫一線綻放美麗青春——記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護士胡晗
    在抗疫一線綻放美麗青春——記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護士胡晗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陳少娟參加工作的第一天,她就下決心要把護理工作做好工作7年多來,她不怕苦,不怕累,認真履行護理工作職責,視患者為親人。疫情期間,她白衣鎧甲,請戰出徵武漢,圓滿完成支援武漢的任務,將美麗青春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她就是天水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護士胡晗。「90後」的胡晗出生於秦安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20多年前,父親為了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毅然放棄了外地的工作,回到了貧瘠的農村。
  • ...世界聆聽三湘大地的抗疫壯歌——記新華通訊社湖南分社記者張玉潔
    「回長沙後,我一直忙於工作,每次外婆和我通話,都是讓我好好工作,不要擔心她。外婆去世時,我在外出差。」張玉潔的語氣明顯低沉下來。她說,從小與外婆的感情很深,未能見外婆最後一面是她今生的遺憾。1月30日,新華社湖南分社成立「對外傳播小組」,張玉潔任組長。
  • 江蘇蘇寧隊員連線一線抗疫英雄
    在本次「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中有著多位江蘇球迷,為了感謝他們的付出和努力,日前,在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的多方聯繫下江蘇蘇寧的吉翔、周雲和黃紫昌與莊誼、王軍、劉驪娟三名醫護人員進行了視頻連線。這次與黃紫昌連線,他也準備了不少問題,他希望黃紫昌能像第一個賽季那樣重新回到首發。鼓樓醫院重症醫學科90後護士劉驪娟是個體育迷,各個項目都非常喜歡。上學那會就愛上了足球。那會還流行人人網的時候,劉驪娟就通過人人網認識了周雲,不過害羞的劉驪娟也只是加了周雲,並沒有和周雲有過互動。
  • 千裡馳援(抗疫一線的故事)
    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廣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廣大志願者真誠奉獻、不辭辛勞……  這中間,有太多的瞬間值得銘記,有太多的感動值得珍藏,有太多的故事需要書寫。
  • 上饒市第三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出徵
    臨行前,親人和同事們在站臺為醫護人員們送行。「媽媽加油!」在外公、外婆的陪伴與呵護下,5歲的小女孩劉雨萌為媽媽劉楚君打氣。劉楚君是廣信區第五人民醫院護士,有7年的護理經驗和3年的黨齡。她告訴記者:「家人的鼓勵會讓我在抗疫前線元氣滿滿、幹勁十足。作為一名黨員,馳援湖北義不容辭,我將發揮專業優勢,勇擔使命、履職盡責,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 王永利:總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直擊一線抗疫情真實「武漢...
    武漢市肺科醫院是最早一批的疫情定點收治醫院,護士胡雪珺所在的呼吸與急危重症醫學科一病區臨危受命,在48小時內被臨時改造成隔離病房,開始接收第一例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護士胡雪珺和她的同事,穿上厚厚的防護服走進戰「疫」最前線。第四集萬家團圓的除夕之夜,為了支援武漢人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一群人民子弟兵接到緊急任務——赴武漢支援防疫工作。
  • 孩子,媽媽的日記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這一個月,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間真愛和溫暖。一聲召喚舉國馳援,一副口罩砥礪前行。在援鄂期間,來自社會各界的力量一直支持和感動著我,捐獻的一批批物資,不管是對一線的我們還是對後方的家人,細緻體貼。加之湖北人民表現出來的穩定和感恩,患者的信任和肯定,讓我在這個遠離家鄉的地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