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粑粑切肉?外包殺人獲獎?2020搞笑諾貝爾獎全是你想不到的

2020-12-16 騰訊網

冰凍粑粑刀好不好用,聽不了別人吧唧嘴是一種疾病……看到這些神奇的研究,就知道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來了。

雖然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這第30屆「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沒有像往年一樣在哈佛大學舉辦頒獎典禮。

(嗯,永遠都是第一屆。)

但有一說一,從聲學獎到材料科學獎,依然都是正經研究

(畢竟,也不會有人為了搞笑把粑粑硬做成刀了吧……)

雖然今年沒有計算機相關的研究獲獎,但這一屆的主題倒是跟程式設計師們息息相關——Bugs

連獎盃都「令人髮指」:

沒錯,就是這個5個面都印著大蟲子(當然包括程序bug)的紙殼子,還得獲獎者自己動手粘。

另外,今年還有來自中國的獲獎者(可惜並不是鳥屎石墨烯)。

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都是什麼神奇的研究。

聲學獎:給鱷魚吸氦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人類吸了氦氣,聲音會變尖變卡通,不用變聲器,就能變聲papi醬。

這是因為氦氣的密度比空氣低,聲音在氦氣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快,所以根據 v=λf,人在吸入氦氣之後,發生腔裡空氣共振頻率就會變高,從而出現尖細的卡通音。

那麼鱷魚這樣總愛大叫的爬行動物,吸入氦氣也會有同樣的效果嗎?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聲學獎,就頒給了這項研究,獲獎者是史蒂芬·雷伯(Stephan Reber)、西村武(Takeshi Nishimura)、朱迪斯·佳尼斯(Judith Janisch)、馬克·羅伯遜(Mark Robertson)和特庫姆塞·費奇(Tecumseh Fitch)。

這群研究人員很好奇,交配季節裡,鱷魚們發出的聲音是否是在宣傳體型。於是,他們「招募」了一隻經常發出叫聲的成年雌性揚子鱷,把它放在密封箱裡,讓它吸入正常空氣或者氦氧混合氣體。

所以,鱷魚吸了氦氣會發出唐老鴨的叫聲嗎?這項研究證明,會啊。

心理學獎:看眉毛,識自戀狂

心理學獎,則頒給了「自戀的眉毛」,獲獎者是米蘭達·賈科敏(Miranda Giacomin)和尼克拉斯·魯萊(Nicholas Rule)。

他們發現,看一個人的眉毛長啥樣,就能準確判斷出一個人是不是自戀狂。

他們的結論是,獨特的眉毛往往揭示了自戀的性格。

所以右邊這位獲獎者擋住了自己的眉毛是在暗示什麼……

和平獎:按完門鈴就跑

按完別人家門鈴就跑,這種小學雞行為你幾歲幹過?

大量新聞報導顯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外交官們,就挺喜歡半夜偷偷按對方門鈴,然後拔腿就跑的。

《衛報》還援引了一位退休的印度外交官的觀點表示,這類騷擾「既不新鮮也不罕見」。

因此,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榮獲了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和平獎。

物理學獎:喝了酒的蚯蚓會跳舞

物理學獎,頒給了伊萬·馬克西莫夫(Ivan Maksymov)和安德裡·波託茨基(Andriy Pototsky)。他們通過實驗探究了高頻率振動下蚯蚓的形變。

振動一池水,你會發現,在一個臨界頻率以上,水面就會形成駐波。這一現象被稱為「法拉第波」。

馬克西莫夫和波託茨基推斷,由於許多生物大部分由液體構成,因此在合適的條件下,它們應該會經歷駐波。於是,他們選擇蚯蚓來進行實驗,這是因為蚯蚓「擁有流體靜力學的骨架,柔軟的皮膚和充滿液體的體腔」,並且很便宜。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先把蚯蚓放在濃度20%的乙醇裡待了2分鐘,使其身體固定,然後將其放到薄薄的特氟隆板上,對板子施加垂直振動,讓蚯蚓也跟著蹦起來。

他們使用雷射測振儀來檢測活蚯蚓的振動。果然,二人記錄到了法拉第波出現的關鍵轉變。

需要強調的是,這真的是一項正經研究。作者認為,這一研究結果「可以用來開發新的技術,用於探測和控制活體內部的生物物理過程(如神經衝動的傳播)」。

經濟學獎:貧富差距越大,越要親親

經濟學獎獲得者們的獲獎理由,是他們試圖量化不同國家的貧富差距與人們接吻的平均數量之間的關係。

他們發現,貧富差距越大的地區,人們接吻的頻率越高。

作者總結說,原因可能是,在資源競爭更加激烈的國家,接吻在維持長期穩定的伴侶關係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所以人們會傾向於更多地親吻他們的伴侶。

管理學獎:外包也能套娃

今年的管理學獎頒給了五位中國「殺手」:奚廣安、莫天祥、楊康生、楊廣生和凌顯四。

不過,由於他們還在監獄裡,所以目前沒有人能來領獎。

表面上,這只是2019年的一起謀殺未遂案,但其實這是一個終極套娃的故事。

僱主出資200萬元,僱傭殺手甲殺人;

甲收到200萬元後,出資100萬僱傭殺手乙;

乙收到100萬元後,出資27萬僱傭殺手丙;

丙收到27萬元後,出資20萬僱傭殺手丁;

丁收到20萬元後,出資10萬僱傭殺手戊。

簡單來說,就是僱主僱傭甲僱傭乙僱傭丙僱傭丁僱傭戊去殺人,每個人中間還賺了點差價,堪稱外包界的模範選手。

但事實上,這場謀殺案沒辦成,因為殺手戊覺得,10萬元不值得他動手。

所以他找了「暗殺對象」本人談判,一起偽造死亡現場,免費拿得10萬元,最終沒有人死亡。

昆蟲學獎:昆蟲學家也怕蜘蛛

今年的昆蟲學獎頒給了理察·維特(Richard Vetter),來源於他在2013年一個「驚人」的發現:

儘管,昆蟲學家經常要與昆蟲打交道,但他們對蜘蛛的反應與對昆蟲的反應完全不同。

也就是說,從事昆蟲研究、日常與蒼蠅蚊子白蟻「作伴」的昆蟲學家,其實可能非常害怕蜘蛛。

這種恐懼感可能來源於童年,甚至從事昆蟲研究後,這種感覺也消除不了。

雖然蜘蛛不是昆蟲(屬於節肢動物),不過這一發現仍然讓人驚奇。

當然,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對自然界有真正的興趣,並能影響孩子也產生這種興趣,那麼這種恐懼感發生的概率就會更小。

例如這隻前段時間火爆全網的小蜘蛛盧卡斯,就打破了許多觀眾對蜘蛛的固有看法。

醫學獎:聽不得「吧唧」嘴

想像一下,如果舍友在你面前吃東西,你是不是一聽到吧唧嘴的聲音就特別難受?

哪怕不是吧唧嘴,只是咀嚼的聲音都讓你憤怒、厭惡,甚至想要攻擊對方?

——可能不是舍友有問題,而是你有恐音症

這是今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的發現,獲獎者包括尼克·維林克(Nienke Vulink)、達米亞·丹尼斯(Damiaan Denys)與阿諾德·范·隆(Arnoud Van Loon),其中一位隔著屏幕吃著蘋果。

好在,這樣的煩躁感並不是無藥可救。

在聽到這種聲音時,想像自己走在泥潭裡,這是鞋子與溼乎乎的泥巴接觸的「biaji」聲,就不會生氣了。

(不過,食物香氣本身已足以讓人狂躁)

醫學教育獎:政客幹掉醫學

今年的醫學教育獎頒給了一系列政客,他們分別來自巴西、英國、印度、墨西哥、白俄羅斯、美國、土耳其、俄羅斯、土庫曼斯坦。

有意思的是,唐納·川普本人也獲得了這次的搞笑諾貝爾醫學教育獎。

頒獎給他們的理由是,在這次新冠疫情中,這些領導者讓人們看到,相比於醫學本身,政客能更直接地影響人們的生老病死。

材料科學獎:便便冰刀不好用

還記得去年摘下搞笑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的研究「袋熊便便為什麼是立方體」嗎?

今年的材料科學獎依舊有點味道,再次頒給了便便相關的研究,共有7位獲獎者。

這7位研究者(通過不可描述的實驗)發現,用冰凍便便做的刀子其實根本不好用。

至於這7位研究者為什麼要製作這個冰凍屎刀,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論文摘要。

據歷史記載,一個因紐特人用自己冷凍的糞便製作了一把刀來屠狗,並把它宰了。為了評估這種說法的有效性,我們做了一項實驗來研究。

事實上,為了儘可能還原歷史記載中的場景,這些人中的一人模擬北極因紐特人的飲食,吃了8天的高蛋白和脂肪酸食物,研究者們從第四天開始收集他的便便。

隨後,他們將這些便便放在-50℃的乾冰中,確保它們充分冰凍。

但實驗證明,冰凍屎刀並不好用,他們並不能切開普通的獸皮。

以上,就是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全部10個獎項。

所以最後,再來呼應一下主題吧,你覺得這些研究夠bug嗎?

參考連結:

https://www.improbable.com/ig-about/winners/

相關焦點

  • 2020年搞笑(IG)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公布,科學家也無聊
    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
  • 2020搞笑諾貝爾獎來了,拿冰凍糞便做刀是什麼體驗?
    原創 小菌 趣科普美國東部時間9月17日,2020年第30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如約而至,受今年疫情的影響,這次的頒獎典禮並沒有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舉行,而是換成了線上會議模式。不過科學嚴謹(搞笑)的內味兒還是在的。
  • 搞笑諾貝爾獎:日本連續14年獲獎,內容搞笑卻發人深省
    2020年的諾貝爾獎項已經全部公布,今年並沒有日本科學家入選,可是在「搞笑諾貝爾獎」領域,日本人並未缺席,今年同樣有日本人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殊榮」。從2007年開始,日本人已經連續14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項了,在業界,搞笑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獎項其實知名度都很高,每年也會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5個中國人火了!
    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由美國人馬克·亞伯拉罕斯(Marc Abraham)創辦。此人還創辦了一份科學幽默雜誌——《不大可能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搞笑諾貝爾獎,至今已經走過30個年頭。
  • 川普都獲獎的搞笑諾貝爾,到底是什麼來頭
    沒錯,狐妹說的這個諾貝爾獎指的是每年都會在哈佛桑德斯劇場舉行頒獎儀式的 「 搞笑諾貝爾 」 。搞笑諾貝爾的宗旨是 「 乍看引人發笑,細看引人深思 」。你看,今年的「 醫學教育獎 」,就頒給了包括川普在內的 9 個國家領導人。因為在過去的 9 個月裡,他們總是用自己獨特的見解給抗疫前線的科學家和醫生上課。
  • 各種奇葩研究的搞笑諾貝爾獎,這個獎項是如何產生的?
    奇葩的搞笑諾貝爾獎?在2019年,研究袋熊粑粑的科學家獲得了這個獎項,他們研究的問題是,為什麼袋熊粑粑是方的?科學家通過解剖袋熊的消化系統,發現袋熊腸道的不同位置,有著不一樣的彈性,有的位置腸道彈性較大,而有的位置彈性較小。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冷凍糞便刀、振動活蚯蚓...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近日頒布了2020年的得主,由於新冠疫情的原因,頒獎儀式在線上舉行。創立於199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善意模仿,它授予「首先讓人們發笑,然後讓人們思考的成就」。這個頒獎典禮通常以小型歌劇、科學演示和24/7的講座為特色,其間科學家必須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兩次解釋:一次在24秒內,另一次只用7個單詞。獲獎感言以60秒為限。
  • 別小看「搞笑諾貝爾獎」,要向好奇心致敬
    2017年頒獎儀式現場往屆的頒獎現場每年9月,世界上最嚴肅的科學獎——「諾貝爾獎」頒發前的一到兩周,「搞笑諾貝爾獎」都會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舉辦。到今年,已經是第26屆了。今年,「搞笑諾貝爾獎」的主題是「不確定性」。獲獎的有:物理學獎——一隻貓能否同時處於固體和液體狀態?
  • 搞笑漫畫:老虎粑粑與麋鹿兄弟
    今天的你是活潑呢、安靜呢、還是暴躁呢!無論如何,搞笑漫畫來一發,出其不意的笑點讓你眼前一亮,笑到腹痛忘記煩惱事!所以,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搞笑漫畫:老虎粑粑與麋鹿兄弟愛鳳有一個自己開農場的朋友,但是前幾天不小心發生了叫交通事故,需要留院一段時間。愛鳳便好心地替朋友看管一下農場。
  • 中國「團隊」斬獲第30屆搞笑諾貝獎管理學獎!和川普一起獲獎
    說起諾貝爾獎,大家心裡應該應該都能想到那個被普遍認為是在世界範圍內,所有頒獎領域內(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經濟學)能夠取得的最高榮譽的獎項。但是我們今天說的諾貝爾獎卻是他的「堂兄」——搞笑諾貝爾獎。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搞笑諾貝獎。
  • 諾貝爾獎的獲獎意義在哪些方面
    (成立於1900年6月的諾貝爾獎,於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獎),諾貝爾獎成為一種具有指標性意義的獎項,這並不是在諾貝爾本人的預想之中,諾貝爾獎科技獎獎項的評選的標準只此一個變化就改變了羅貝爾獎的"意義″,諾貝爾本人的想法是,通過鼓勵傑出的貢獻者,來支持他的科研事業,所以獲獎的時間不宜太遲,要知道,早期諾貝爾的獎勵3萬美元獎金,可以支持一個科學家,無負擔地進行20年裡科研工作,
  • 今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不僅一個比一個奇葩還有中國人得獎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結果近日揭曉,這項由美國幽默科學雜誌《不可能研究年鑑》(the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主辦的搞笑諾貝爾獎(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日前公布了2020年度得獎名單,受到疫情影響,頒獎禮只能在網上進行
  • 雙語|用冷凍便便製成刀、自戀者眉毛研究……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2020搞笑諾貝爾獎近日揭曉,來自美國的一名人類學家因製作和測試用冷凍人類糞便製成的刀具而獲得了材料科學獎。每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都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拓展感官和品味的邊界。隨著第30屆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我們又將看到更多刷新認知的成果了。
  • 2020還有15天?2021有計劃嗎?
    回顧已經過去的2020的時間,好像一切像夢一樣,但是這當中也有一些值得高興的事情。 2、五殺手接單後「層層外包」收錢不辦事,獲搞笑諾貝爾管理獎
  • 2020年諾貝爾獎名單新鮮出爐!帶你走進南澳州諾獎的「名人堂」!
    伴隨著2020年諾貝爾獎各個獎項獲獎名單的公布,許多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研究和作品再次吸引了全世界人們的視線。 說起諾貝爾獎,不得不提的就是南澳州,作為澳洲的「學習之城」,這裡最不缺的就是諾貝爾獎得主! 站在世界頂端,諾獎的得主們通常都是來自世界各個頂級名校的教授和研究人員。
  • 糖油粑粑製作全過程
    糖油粑粑在長沙市也是一種經典的美食,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因其有香、甜、軟糯爽口之獨特味道,深受人們的喜愛。糖油粑粑雖然好吃,但製做工藝比較複雜,有一定技巧。下面介紹做糖油粑粑全過程。三、糯米粉從布袋取去放入盆中,然後逐個用手搓粑粑,先揉成圓型,再用手掌合擊壓成扁圓圈形,有序排放於刷油的不鏽鋼板上面。四、鍋內放油加溫至6——7成熱。紅片糖打碎加白糖(8比2)一起放入鍋中,中小火熬糖汁。並用鍋鏟隨時攪拌並鏟底,待糖油汁濃稠紅色時,將生粑粑入鍋油炸,小火慢熬至熟出鍋,即可食用。
  • 半個多世紀以來,諾貝爾獎頒獎禮首次發生變化……
    當地時間10月12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社交帳號截圖趣花絮:他被鄰居半夜敲門通知獲獎2020年,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一段小「插曲」,在社交媒體上得到廣泛傳播。
  • 桃源蒿子粑粑
    不僅吃到了剛出鍋的蒿子粑粑,還順便買了幾件。這些年,我先後到茶庵鋪、楊溪橋、沙坪、牛車河拍過蒿子粑粑。特別是蒿子粑粑非遺傳承人高亞平一家,還專門為我做了專場拍攝表演。今天,我綜合多次所拍,給大家呈現一下做蒿子粑粑的全過程。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恭喜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恭喜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時間:2020-10-09 10:24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恭喜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獎!
  • 諾貝爾獎風向標「引文桂冠獎」出爐:華人教授戴宏傑入選
    9月23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0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來自六個國家的24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得此殊榮。科睿唯安旗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的分析表明,他們的研究成果被普遍認為達到「諾貝爾獎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