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心中無主,註定一事無成

2020-12-23 梅山易學

宋朝著名的大才子蘇軾在《晁錯論》中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衝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於成功。

網圖

在這段話中,告誡古往今來所有想要在事業上獲得大成就的人們,成就事業,光有才華,但是卻缺乏一往無前的自信心和堅韌不拔的意志是根本不可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成就的,因為在成功的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不平,如果心中無主,不能一以貫之的去堅持不懈,那麼到最後,恐怕註定會是一事無成。

就像大禹治水一樣,鑿龍門而欲導水歸海,在其沒有成功之前,還是照樣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生,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堅持,而是在這過程中產生了猶豫懷疑之心,使事情產生了反覆無常的變化,那麼想要獲得最終治水的成功,恐怕就只能是天方夜譚了吧?

網圖

大禹治水,最終之所以會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應該歸功於其心中有主而一以貫之地去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在這過程中並沒有產生反覆的猶疑之心。

而在這個世間,像大禹這樣心中有主而獲得成功的人,真的是大少了,更多的人是在碰到困難之時六神無主,像一條變色龍一樣隨環境而改變了自己的想法,象這種心中無主之人,註定一生會一事無成,這一點,在《易經》的中孚卦中也有所提及,下面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其中的內容。

網圖

中孚卦六三爻: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象傳曰:或鼓或罷,位不當也。

六三爻以陰爻居於陽位,為失正,非中,處在下卦之上,居位有失中正,陰柔失正,心中的誠信之德難免會有所缺失,六三爻與六四爻以陰柔之身居於卦之中位,構成中虛,乃是本卦成卦的重要因素,但是六三爻因為居身不正,內心難免會有所猶疑而導致心中無主,使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覆無常而變得複雜起來。

網圖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能與之相應而能給予其助力的上九爻,同樣是處在一個居身不正的尷尬位置上,因為上九爻以陽居陰,和六三爻的以陰居陽一樣,其位置都有所不當,內外失當,所以六三爻心中難免變得忐忑不安而心中無主,使自己的決定因猶疑不定而成為反覆無常之象。

巽為進退為不果,作止之象,中爻震為鼓,鼓之象,艮為止,罷之象,本卦大象離錯坎,加憂之象,兌為口舌,歌之象,六三爻陰柔不正而上應上九之不正,己為悅之極,彼為信之窮,自為相敵之道,導致作止不定,哀樂無常,使事情反覆不定,最終結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網圖

心中無主之人,主謀不定,或許有超世之才,卻終究會因為心中缺乏自信和堅韌不拔的意志而難以獲得成功,因為他們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外界的幹擾而動心。

相反,他們會因為怒而鼓之,懼而罷之,喜而歌之,悲而泣之,得失之心縈懷,心中無主,命令反覆,心中無誠信之道,使做事之人進退無極,不知適從,即使神聖如大禹,假如是這樣的人,恐怕也會難以獲得治水的成功吧。

網圖

古往今來,大凡能有所成就的人,都無不是心中有主之人,心中有主,才能知曉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該怎麼去達成,又該怎麼去堅持而放棄外部的誘惑,而那些心中無主之人,患得患失,整天追東逐西,得之則喜,失之則悲,喜怒哀樂都是因外物而起,想要獲得成功,怎麼可能呢?

相關焦點

  • 《易經》萃卦:有始無終,註定一事無成
    長此以往,不但自己做事的能力會被人懷疑,而且自己的德行也容易受到損傷,因為世間之事,往往是堅持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這種像猴子掰西瓜般有始無終的行事方法,只會讓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註定成為一事無成之人,那麼像這種做事有始無終的人,怎麼樣才能改變自己的處境,最終達到有所成就呢?
  • 七種「福薄命賤」的人面相,鼠目寸光,軟弱無能,註定一事無成!
    三、眼睛混濁無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智慧和心理,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為人處事的精氣神,代表著個人30~40歲之間的運勢。如果一個人的眼睛看上去渾濁無神的話,整個人看上去就會顯得有點蔫兒,缺乏銳氣和魄力,這種人往往上進心不足,自我克制力不強,做事很難專注精神,喜歡敷衍了事,缺乏毅力和恆心,在人際交往方面也總是抱著一副滿不在乎的心態,為人貪圖安逸和享樂,即使有機會擺在面前也很難抓住,註定一事無成!
  • 易經提示你: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其實早已註定嗎?建議看這2句話
    失敗之後的逃避和退縮,正是導致我們一事無成的原因。萬事萬物皆有其定律,為什麼付出了相同的努力,而有的人能夠平步青雲,功成名就,而有的人即使撞得頭破血流,也沒有成就?這與自身的心態、功夫的高低有著重要的關係,古代有人總結過很多的人生智慧,結合《易經》提示自己:一個人能掙多少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話。
  •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可能早已註定,建議深讀
    很多人以為,富貴是天註定的。其實不是。「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這是南懷瑾大師給世人留下的勸世良言。人世間只有掉以輕心的失敗,從來沒有不經磨難的成功。所以當人生經歷挫折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喪氣。
  • 易經忠告:人到了50歲,這2種親戚就不要來往了,儘量敬而遠之
    《易經》中給了我們提醒:遇上這兩類親戚應當小心為上,敬而遠之,避免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損失。而到了50歲的人,已是一家之主,凡事要以家庭為先,那些會損害家庭和諧、經濟穩定的人,應當直接拒絕來往。否則到頭來,吃虧的只會是自己。2.瞧不起自己的親戚有一句話說得好: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 易經: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其實早已註定,命裡沒有,強求沒用
    易經: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其實早已註定,命裡沒有,強求沒用凡事必有因果,你命中有多少財富,都是有定數的。命裡面有的,丟都丟不掉,命裡沒有,求也求不來。作為上古時期人類傳承至今的一本奇書,《易經》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也配得上財富寶典的美譽。
  • 【甘肅天水】隨筆|人若無「恆」,終歸一事無成|徐博
    人若無「恆」,終歸一事無成 近期翻閱書籍,使愚獲益不少。愚雖質蠢,然或多或少亦有所得。憑此一點就將人群區分開來,有人會得到大眾的讚揚甚至名垂千古,有人會碌碌無為,一事無成。有人會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悽慘至死。如若有志者,想擺脫後兩種結局,愚以為當不外乎三點。 其一目標的選擇與確立。俗語云有志者事竟成,此「志」就是目標之意。只有確立了實際而且可以行的通之目標,實行起來才會有方向感,才會有動力,才有可能最後取得成功。
  • 易經忠告:命裡無時莫強求!有時候,我們要學會「認命」
    很多人談到易經,都會認為它是一種迷信與騙術。其實,如今看來,這其實是對易經最大的誤解。《易經》雖然只有不到20頁的篇幅。但這二十頁文字,卻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萬物容納。而這裡面蘊藏的大智慧,可以讓人受益一生。
  • 人過三十還一事無成?牢記這3字真言,早晚出人頭地
    人過三十還一事無成?悟透《易經》的3字真言,早晚會出人頭地!做想的都是問題,做才算是答案,言行合一,注重的便是想和做。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會失敗,並不是因為沒有思考,而是猶豫不定,遲遲不做出行動。男人過了半輩子,剩下的時間經不起折騰,想要做一件事情,就應該專心去做,有的人想要在後半生搏一把,很多事情統統收入囊中,卻一件事情也沒有做好,浪費了精力時間不說,反倒是一事無成。樂後半生的運勢,不在於有多少金錢,保持一顆平常心,運勢才會越來越好。
  • 當你一事無成,被親人「看不起」時,心中要默念這四句話
    在你被親人看不起的時候,你是否想過自己身上有哪些不妥當的事情,也許是你的一事無成,才造成了如今的結果。這個時候心中多多默念下面這4句話,你的生活一定會有所改觀。1.生活當中只想著借別人光的人,永遠都沒出息「突破自己要靠自己,靠自己藉助外力!」
  • 易經:「大器晚成,必有徵兆」,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不可小覷
    一個人做事,要持之以恆,成不驕敗不餒,年輕的時候有出息不要驕傲,年老的時候還是一事無成,也不要自暴自棄。一個人要成大事,往往是「欲速則不達」,而那些走得慢的人,往往能夠「笨鳥先飛」。人生就是一個不但攀登的過程,就要像挑山工一樣,鎖定心中的目標,一步一步走下去,累了就稍作停頓,舒一口氣再出發,速度慢一點,步伐穩一點,目標就一定可以實現。
  • 《易經》:性格狐疑柔懦之人不可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該怎麼對治
    網圖想要對治狐疑柔懦的毛病,方法有許多,每個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比如象《易經》巽卦中的初六爻一樣,向武人學習殺伐果斷的決斷能力,有針對性地對症下藥,來提高自己的決斷力網圖初六爻以陰爻而居於陽位,不當位而失正,非中,處在全卦之始,以陰柔居下而為巽之主,上與九四無應,以卑下之陰而上臨九二剛爻又無應與,難免會有過度謙卑順從之像,以至於在面臨選擇之時因為猶豫狐疑而難以作出決斷
  • 《易經》提醒:欲成大事者,多學學這「成器八律」,人生步步為營
    《易經》是我國上古奇書,現在所說的易經,一般指《連山》《歸藏》和《周易》三部易書。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闡述關於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後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品讀。
  • 「易經」給人們的啟示
    易經給人們的啟示從8400年前,伏羲創八卦開始,中華文明就拉開了序幕,古往今來,人們都在追尋幸福,哪什麼是幸福?今天我從易經的角度給大家分析一下。一、孔子在易經「乾卦」象傳中是這樣表述的,《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易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要警惕
    《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包羅萬象、廣大精微,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華文化傳統的源頭,儒家、道家皆以為經典,幾千年來對華夏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易經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想表達的就是災禍和幸福不是註定的,都是自己招來的,善報和惡報就好像影子會一直跟著一個人。老祖宗說的這句話,主要是為了提醒我們要多做一些善事,才能有福報。
  •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在古代,《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所以魯迅先生才會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有一句話說的好,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
  • 世間散漫而自稱不入迷的人,基本都是一事無成的人
    世間那些散漫而無成就者,都是自稱凡事都不入迷者。一件事情要想做好,需要用心。什麼叫用心?用心就是白天想,晚上想,做夢都想。方可稱為用心。不少人都堅持做著一些事,雖然是堅持了,也始終沒有放棄,但卻是很鬆懈的做著這些事,以至于堅持了多少年,卻一事無成。堅持不懈做事,做學問,是一天也不能耽誤的,是每一天必須完成的工作量。一個不能自律的人,註定會一事無成。
  • 「七上八下」與易經的緣分,從何而起?
    「七上八下」出自《易經》。周易講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就是老陰、老陽、少陰、少陽。在周易象數中,老陰數6,老陽數9,少陰數8,少陽數7。《易經》中的陰陽老少之分。表現出了陰極盛陽,陽極生陰,相互轉化的變化規律。
  • 《易經》究竟有多好學?掌握這個方法,64卦輕鬆記在心中
    易經經過長久的發展和傳承,其中的易經思維早就深深植入每一位華夏兒女的腦海之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無時無刻在使用易經的思維。比如我們經常說一個人「怎麼又變卦了」,其實變卦的概念正是從易經中而來;再比如勸一個人凡事要看得開,會經常對他說「否極泰來」,其實這種物極必反的觀點,也是從易經而來。
  • 易經提醒:一個人能不能掙到錢,其實早已註定,建議讀讀這6句話
    從古至今,那些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都是把《易經》列為必讀之書。關於《易經》,我們聽過太多它的傳奇。譬如兩儀四象八卦、再譬如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太極圖等等等等。它們神秘晦澀,卻又引人遐思。似乎好像只要得到了《易經》真傳,就能預測未來,避禍就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