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
20歲,是青春和絢爛的代名詞。
40歲,是淡定和從容的美好時光。
那麼,
30歲,則是「需要」和「想要」之間的一種持續較量。
《三十而已》裡面,王漫妮是一名資深滬漂,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存款,在這個偌大的城市裡,每天咬著牙奮鬥,擁有的也不過是一份隨時都有可能丟掉的工作和一個小小的飲水泵。
她是特立獨行的叛逆者,深信自己有腦子有顏值,永遠值得更好的,然,現實總是會給她重重一擊。
鍾曉芹是安逸的絕大數,既不冒進,也不消極,每天就按部就班的生活著,與直男癌老公離婚後逐步成長,完成了自我的蛻變。
顧佳是十項全能的全職太太,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她是令人羨慕的金字塔頂端,把老公從一枚打工仔打造成了公司老總。
然而,還是遭受了情感的背叛。
她們三個人的30歲,遠比普通人精彩紛呈太多,但她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我們的影子。
特別是王漫妮和鍾曉芹。
講真,誰都想活成顧佳,奈何現實殘忍,我們只能是王漫妮,又或者是不自覺的活成了鍾曉芹。
三十而已:一句話總結顧佳,王漫妮,鍾曉芹的30歲,觸動千萬人。
顧佳:這是我當媽媽的修行。
什麼身材走樣,情緒變壞,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我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覺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這段話不知道觸動了多少媽媽的心,每一個當了媽的女性,都會親身經歷,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時刻。
不管你如何的瘦小,弱小,但在孩子面前,媽媽是超人。
的確,每一位媽媽都是超人。顧佳為了兒子能上幼兒園,光著腳給樓上的王太太提鞋。
並親自把對方送到樓下大廳,閨蜜鍾曉芹恰好看到了這一幕,立馬紅了眼眶,她心疼。
可在顧佳看來,這是我做媽媽的修行。沒有生過孩子的人,無法體會,更做不到感同身受,但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這一幕,淚流不止。
王漫妮:我擁有的只是一個飲水泵。
比起房租漲價,讓人更害怕的是不停不停的搬家,你永遠都沒有辦法在這個城市紮下根來。
30歲的王漫妮,是一位有著極強虛榮心的精緻窮女孩,她本身賺的就不多,但捨得刷信用卡去升艙。
也心甘情願刷信用卡去給心愛的男人買價值不菲的旅行箱。這一點,鍾曉芹做不來,也不理解。
這是她們兩個人的區別。
如果說鍾曉芹是腳踏實地的務實主義者,那麼王漫妮就是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她無可救藥的愛上海王梁正賢就是最好的證明。
哪怕對方已經挑明,我是不婚主義者,她依然選擇等待,用萬一他哪天想結婚了來麻痺自己。
有段話是這樣說的,仿佛是為王漫妮量身打造的:
有些人啊,眼神明亮,看啥都準,一到了感情問題上就自戳雙目,真相擺到眼前還亞歐掙扎扭擺著,我不看我不看。
感情中真正技藝高超的騙子並不多,都是你非要給對方加濾鏡,所以,疼了也別叫屈,誰讓你老編瞎話哄自己。
自欺欺人。
換句話說,梁正賢如果不是一個財務自由的美籍華人,而是一個窮光蛋,她會不會如此的執迷無悔呢?
答案不言而喻。
鍾曉芹: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每次都是我等你,今天最後一次了,還我三個小時,不過分吧。陳嶼和鍾曉芹的婚姻,本質上是一種合租關係。
所以一別兩寬,各自歡喜,對彼此而言,都是一種解脫和成全。戲劇性的是,婚離了,感情還在。
從陳嶼那句,房子和存款一人一半吧,就足以看得出來,他們的感情並沒有破裂,更像是一時衝動去離的婚。
領了那張離婚婚,回頭該怎樣還怎樣,後續的劇情中,陳嶼對嶽父嶽母的態度和對前妻的態度,甚至比之前在一起的時候更好,更貼心,更周到。
這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既然還愛著,自然會上演追妻火葬場的戲碼。
反過來呢,鍾曉芹,也沒那麼討厭前夫了,她更多是又愛又恨的狀態。說沒愛了吧,也不是。
說恨吧,又不至於。反正就是「我對你仍有愛意,我對自己無能為力。」
他們兩人,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夫妻,有些分開,只是暫時的,早晚都會走復婚這一步。
三十而已,一切都還來得及,顧佳,王漫妮,鍾曉芹,警示所有女性,生活的本質,就是千難之後有萬難,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24小時情感陪護,每晚10點,我在古城西安,等,你的故事。歡迎關注,私信留言,點讚,分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