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銀城#古象雄時期五大城堡之首,比古格王國時間還久遠,昨天沿路陷車兩次,折騰了一天,但看到如此震撼的遺址,也不虛此行。。
西藏本土古老佛教雍仲本教的文獻被專家稱為「象雄密碼」。
西藏傳說中的象雄都城,在西藏阿里地區噶爾縣門士鄉卡爾東城址,位於海拔4400米的卡爾東山頂,面積10餘萬平方米。
2012年6月—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聯合對「瓊隆銀城」及故如甲木墓地進行了測繪和試掘。
據漢文和藏文典籍記載,古象雄王國在7世紀前達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記載,根據軍隊的比例,象雄人口應不低於1000萬。
後來,吐蕃逐漸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紀,徹底徵服象雄古國。此後,象雄文化漸漸消失。
《吐蕃王統世系明鑑》記載:「自聶赤贊普至墀傑脫贊之間凡二十六代,均以雍仲本教護持國政。」而當時的古象雄文字,主要用於苯教經書典籍的書寫。
據《西藏王統記》《朵堆》等典籍記載,象雄人辛饒彌沃佛祖對過去原始苯教進行了許多變革,創建雍仲本教,被稱為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佛法。
辛饒彌沃佛祖首先創造了象雄文字,並傳授了「五明學科」:工巧明(工藝學)、聲論學(語言學)、醫學、外明學(天文學)和內明學(佛學)。古象雄文明就以「雍仲苯教」的傳播為主線而發展起來 。
現代藏族同胞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喪嫁娶、天文歷算、醫學文學、歌舞繪畫、出行選宅、則選吉日、驅災除邪、卜算佔卦等等在某種程度上也仍沿襲著本教的傳統。
藏族同胞還有許多獨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轉神山、拜神湖、撒風馬旗、懸掛五彩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本教傳統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薩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瑪盤、酥油花甚至使用轉經筒等等,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遺俗。
背包行走路上,有些時候盤山險道無處不在,風餐露宿家常便飯,度過這些情景,需要擁有山水的情懷,登高望遠的胸懷,更上一層樓的錘鍊。旅途中需要包容無數的苟且,歷盡寒暑滄桑,才能偶爾看到詩和遠方,其實也就是地老天荒的另一種呈現。天上阿里,象雄古國,穹窿銀城。。
行走從來就是動態的進行時,那些在風雨旅程中不停歇的腳步,解讀著艱辛旅途。在山川錦繡裡,我們可以滄海放聲笑,於沉默不語時,聆聽天地間江河湖海流淌著的聲音。。高原,青稞,阿里
旅途前行,要學會順風而去,接受逆風而行。不辜負那些沿途美好的風景良辰,也接納一路上許多的風吹雨打。所有際遇,對每個人其實都平等待見,所有相逢路上,也都似曾相識。所有花落花開,潮汐起伏,都是自然輪迴,變幻於滄海桑田。。
#藏西秘境 天上阿里#旅行是以內心的堅定去行走在霜風雪雨中,不要依靠那些脆弱的期盼情感和波動的情緒。旅行的主要方式在於經歷一切沿途上的風風雨雨,而不被艱辛折磨的鼻青臉腫,學會用一種平和心態去面對。不要認為旅途的考驗是一種傷害,那是行走的歷練和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