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手翻車、口碑下跌後, 米未的《奇葩說》還能走多遠?

2020-12-22 中國經營網

文/木子

從官宣導師陣容、選手面容到放出節目預告、嘉賓發言,在一周N個熱搜的氣氛烘託下,《奇葩說》第七季呼之欲出。

圖源:奇葩說官方微博截圖

最新消息顯示,《奇葩說7前傳》將於12月17日開播,正篇節目將於12月24日首播。

「包裹著嬉笑怒罵的外衣,解讀著當下年輕人最深層次的焦慮」,《奇葩說》曾一度點燃網綜風口,創下贊助費、播放量、討論量等多個紀錄,以及「陳銘60秒廣告報價近百萬」「馬薇薇坐擁7家公司」等「奇葩造富神話」。

毋庸置疑,《奇葩說》乃至米未傳媒的成功都離不開其深度捆綁的「奇葩IP」。但一眾「奇葩」辯手的翻車也將深度捆綁的弊端暴露無遺。

知乎平臺上,有人提問「你預估《奇葩說》最終會怎麼死掉?」有網友回復稱「自己心中的白月光已經『死』了」,也有網友唏噓於《奇葩說》被困在「不敢說」和「太敢說」之間。

圖源:知乎截圖

從奇葩「說」到奇葩「哭」

「原本那個清清爽爽談觀點、輕輕鬆鬆聊話題的《奇葩說》已經『死』在了第五季。」於檸檬(化名)是節目老粉,在他心裡,從第五季改煽動性剪輯、換無謂複雜的賽制開始,《奇葩說》已然背離了「辦嚴肅辯論節目」的初衷。

2014年,於檸檬讀高二,偶然聽聞「《奇葩說》敢於探討爭議性話題」。「在三觀還未完全形成的年紀,通過節目,我對世界看法的邊邊角角,都獲得了某種解答。」提起《奇葩說》,於檸檬能細數「設置女性專用停車位是不是一種歧視」「該不該向父母出櫃」等「探討社會現象及小眾群體」的話題。

本著「讓少數派和異見者發聲」的原則,第一季《奇葩說》涉獵範圍甚廣,從異性友誼、門當戶對、領導諫言到價值追求。用網友的話來說,「節目雖然『無下限』,但三觀超正」。

圖源:豆瓣平臺《奇葩說》第一季短評截圖

數據顯示,節目首期播放量達2927.3萬,整季總播放量突破5億,豆瓣評分9.1。娛樂工廠創始人張巍更是用「點燃了網綜風口」來形容《奇葩說》對網生內容領域的貢獻。

而與播放量和評分齊飛的,是出品人馬東溜得飛起的口播,以及背後財大氣粗的「金主爸爸」們。在「網綜獲3000萬元以上冠名費實屬難尋」的市場環境下,第一季《奇葩說》一舉拿下5000萬元贊助費。隨後,第三季3億元、第四季4億元,《奇葩說》穩坐冠名費C位。

時間來到第五季。還未開播,節目組就在宣傳片中將自己隱喻為「病號」,既面臨「IP老化、口碑下跌、用戶流失」的窘境,又承受著平臺(愛奇藝)和廣告主的質疑。拒絕「放棄治療」後,第五季節目上線。但在於檸檬看來,從第五季開始,辯題受限、賽制煽情、形式僵化已然給《奇葩說》鋪好了下坡路。

「(第五季)賽制將所有的重點放在對輸贏的討論上,導師們因為要站隊,其觀點表達也局限在拉票上。導演組活生生把《奇葩說》變成了感天動地的奇葩哭,各種莫名其妙的煽情實在令人難以理解。」於檸檬告訴筆者。

圖源:豆瓣平臺《奇葩說》第五季短評截圖

除刻意煽情外,在於檸檬看來,「先段子、後例子、上價值」的辯論範式也讓節目的可看性大打折扣。「自從肖驍(第四季冠軍)坐上奇葩之王的位置,突然之間削減了從前的銳氣,也變成了辯論的範式選手,我覺得有些可惜。」

「娛樂硬糖」謝明宏則將節目範式稱作「一句一段」式,「最好是一句一個段子,等觀眾笑完後再說下一句。」在謝明宏看來,「一句一段」在消滅辯論結構的同時也消滅了邏輯,「把論證形式隱藏起來,看不到結構關係,只有迅速被席捲的情緒帶動」。

文化的下沉市場

從第一季豆瓣評分9.1到第五季7.4、第六季7.5,儘管《奇葩說》的口碑有所下降,但熱度和流量絲毫不減。米果文化(米未傳媒子公司)聯合創始人邱晨甚至在節目中表示,「(熱度和流量)數據比之前好了差不多一倍」。

在自媒體「財經琦觀」作者賈琦看來,暫不論受眾觀感如何,爭議不小的《奇葩說》第五季的確在商業角度迎來了又一高峰,而這一高峰「離不開其成功擁抱了下沉市場」。

早在2017年,馬東就在訪談節目《十三邀》裡提出「所有的文化和傳承都是人類社會中5%的人留下來的」、「其他的95%就是在生活而已」「人類對娛樂有著本能的靠近」等觀點。在賈琦看來,來自於這95%的精神需求增長就是所謂的「文化下沉市場」。

圖源:《十三邀》馬東採訪視頻截圖

「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奇葩說》的話題性、熱度更多由『社交媒體平臺的討論量』決定。從這一維度來看,節目的主力軍已經逐漸變成了95後和00後,『擁抱年輕人』是《奇葩說》尋求突破的總思路。」賈琦告訴筆者。

在賈琦看來,年輕,意味著更追求刺激,也意味著更原生態,「對直觀的刺激會有更好的反應,而對過於抽象的概念式內容可能缺乏耐心」。為了「更好地擁抱年輕人」,《奇葩說》在第五季引入淘汰機制、飯圈文化,用大數據方式選辯題,也就形成了於檸檬等老粉的槽點。

海選階段,節目組引入30秒車輪戰、1VS1開槓模式。正式辯論階段,輸的一方淘汰一人。辯手熊浩曾質疑稱「場面這麼激烈,對華語辯論圈影響好嗎?」

「『淘汰制』這一模式,從一開始就是用來造星的。」用賈琦的話來說,淘汰制在增強殘酷性的同時,也讓選手個人的特質得到極大體現。而在娛樂領地,「飯圈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就等同於戰鬥力,意味著流量、熱度、免費宣傳及商業價值。

與淘汰機制同樣令部分觀眾「詬病」的還有辯題選擇。「面對女友求生欲測試,演戲還是做自己」「異性好友脫單後,要不要和Ta保持距離」「男生是否需要識別『綠茶』的能力」……面對翻來覆去的情感困惑,不少網友不禁質疑「為什麼《奇葩說》只敢談感情題了?」

而根據節目官方帳號「朝陽公園東七門兒」的文章,上述三個感情類辯題均由節目組「從兩萬名粉絲的問卷調查中得來」。

「年輕人在信息接受上總需要一個學習成長的過程。反映到娛樂內容的質量上,我們會看到一個逐步上升、繼而回落、再逐步上升的循環過程。」賈琦告訴筆者。

誰的奇葩說?

馬東曾回憶稱,《奇葩說》起因於他和高曉松的一次喝酒。「高曉松這個人,所有事都要和你爭。他說,『咱倆這樣的人應該做一個辯論節目』,我說,『對啊』。」隨後,馬東和被稱為「央視最年輕總導演」的牟頔一拍即合,節目從無到有。彼時,馬東擔任愛奇藝首席內容官。

2015年,馬東攜「奇葩說」團隊創辦北京米未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未傳媒」),公司先後獲得創新工場和娛樂工場的Pre-A輪投資,以及基石資本估值20億元的A輪融資。

此後,米未傳媒控股的天津米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霍爾果斯米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相繼成立,「奇葩」辯手馬薇薇、胡漸彪、黃執中、邱晨等人擔任不同職位。

「米未傳媒將繼續豐富《奇葩說》欄目,同時專注於網際網路視頻內容的開發、生產及IP經營。」在資本的助推下,馬東力圖拓展公司業務鏈條,並提出分別代表內容生產、由內容而生的上下遊衍生業務和投資布局的「XYZ軸」模型。

其中,X軸以脫胎於《奇葩說》的《奇葩大會》和《黑白星球》為代表,前者在第二季之後便再無下文,後者也遭遇到停播整改的命運。Y軸孵化出由騰訊獨家代理的《飯局狼人殺》APP。Z軸以米果文化推出《好好說話》《小學問》和逆溯文化推出的《透明人》為代表。

儘管深度捆綁「奇葩」IP,但米未傳媒並未能打造出與《奇葩說》一樣的現象級爆款語言類節目。相反,一眾「老奇葩」的翻車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眾對《奇葩說》的觀感。

「在整個米未傳媒的生態中,《奇葩說》是奠基者,也是很長一段時間的絕對核心,為公司持續提供盈利、影響力,並借該節目組建其藝人的基本盤。」但賈琦也告訴筆者,由於Z世代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掌控話語權,「起家於上一個周期的《奇葩說》很難再次翻紅,除非它敢捨棄原先老奇葩的班底」。

長遠來看,賈琦指出,新的人文關懷型內容或許是節目可以探索的方向。

(編輯:黃玉璐 校對:彭玉鳳)

相關焦點

  • 奇葩說第7季低調開始線上海選,是擔心翻車,還是打算重現輝煌?
    知名的網絡綜藝節目《奇葩說》已經播出了6年的時間,一共播出了6季。一直以來這檔節目都備受好評,直到一些選手翻車之前總體維持了叫好又叫座的局面,尤其是前三季播出的時候,許多人認為這是綜藝節目的清流。這個時候《奇葩說》已經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沒有了突破。那種銳意進取,創新改革的節目靈魂也沒有了。更有人評論以前是奇葩會說,現在是奇葩和說。節目的畫風已經開始逐漸走偏,同時還有一點就是老奇葩選手們抱團行為在節目中也變得越來越明顯。這個時候,許多人的人生際遇也發生了改變,馬東創辦的米未傳媒一路高開高走。馬薇薇邱晨等等早已經年薪百萬,走上人生巔峰。
  • 奇葩說選手翻車警告:做事不要學邱晨,做人別太馬薇薇!
    導讀:選手全員翻車惹眾怒,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奇葩說》估計要涼涼2014年一檔名叫《奇葩說》的綜藝節目橫空出世,無論是節目內容還是節目形式,在國內都是少見的。雖未指名點姓,但大家都都心知肚明對說的是誰。隨後,邱晨再度發布微博,表示道歉以及告別社交網絡。邱晨翻車後,邱晨上司馬薇薇的社交帳號也全部淪陷。網友扒出她早在2014年就曾支持過邱晨的相關言論,並且就在前段時間,馬薇薇在肖戰這件事兒上公開站隊,表示肖戰與其粉絲應該做到「粉絲挨打立正,正主出來說話」。
  • 冷靜後的米未在《奇葩說》第五季爆發了前所未有的求生欲
    距離《奇葩說》第四季已經過去一年零三個月之久,「同胞兄弟」《奇葩大會》第二季也已收官四個月有餘,相較之前一年兩季的播出頻率,今年的第五季顯然有些姍姍來遲。「我們可能刻意冷靜了一段時間。」米未CCO牟頔對《三聲》表示。漫長的前期籌備背後,是團隊內心的擔憂和強烈的求生欲望。
  • 馬東為什麼說《奇葩說》還能有第六季?
    生死邊緣:《奇葩說》「病」了到底還做不做第五季?第四季結束後,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米未傳媒COO、《奇葩說》監製牟頔的腦子裡。第四季表現並不好,決賽的點擊量大幅下滑,豆瓣評分也從第一季的9.1分、第三季的8.6分一路下滑至7.8分,不少粉絲認為節目質量下滑。
  • 又一韓劇翻車,第二集就收到了6000封投訴信,「肉搏」韓劇還能走多遠
    繼《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後,又一韓劇踩雷,開播第二集就收到了6000多封投訴信。 時隔4年再次復出的金秀賢,首部電視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在開播後的第一周,就收到了韓國觀眾的熱情「問候」,以至該劇在上映不到兩周的時間裡,就收到了50多封投訴信。
  • 《奇葩說》第七季開播,楊冪驚喜加入奇葩說,你看了嗎?
    《奇葩說》是一檔由愛奇藝和米未傳媒聯合製作的一檔綜藝,以辯論為主題,尋找思維活躍,獨特,有口才的被外界認為是奇葩的人。已成功播出了六季,獲得過年度IP綜藝獎,也是愛奇藝的重點項目。《奇葩說》目前開播到第七季,且第七季已經在愛奇藝開播,嘉賓是楊冪 ,主持人依然是馬東 ,導師依然有蔡康永,新增了 薛兆豐 和 劉擎 ,但隨著《奇葩說》中選手的不斷翻車,你還會看嗎?《奇葩說》第一位翻車的選手是馬薇薇 。馬薇薇 是第一季的辯論之王,以觀點犀利,論點獨到被廣大網友熟知and喜愛。
  • 對話米未CCO牟頔|《奇葩說6》,重新出發
    「重新出發」的《奇葩說6》和米未的主創團隊,正在完善著它的10000個細節。   2014年,第一季《奇葩說》在高關注度下打開了局面,4年後,第五季《奇葩說》上線,依然面臨著爭議,「嘶吼式的辯論」、「撒潑式的表演」成為網友吐槽重災區。
  • 《奇葩說》第七季呼之欲出 曾經穩坐冠名費C位如今為何走上下坡路
    但一眾「奇葩」辯手的翻車也將深度捆綁的弊端暴露無遺。知乎平臺上,有人提問「你預估《奇葩說》最終會怎麼死掉?」有網友回復稱「自己心中的白月光已經『死』了」,也有網友唏噓於《奇葩說》被困在「不敢說」和「太敢說」之間。
  • 《奇葩說》第七季呼之欲出 曾經穩坐冠名費C位國產綜藝是如何走上...
    但一眾「奇葩」辯手的翻車也將深度捆綁的弊端暴露無遺。知乎平臺上,有人提問「你預估《奇葩說》最終會怎麼死掉?」有網友回復稱「自己心中的白月光已經『死』了」,也有網友唏噓於《奇葩說》被困在「不敢說」和「太敢說」之間。
  • 《奇葩說》第七季要糊?臺柱接二連三鬧負面,新人楊冪立嘴毒人設
    《奇葩說》自2014年上線以來已經播出整整六季,前幾季口碑那是相當高啊,第一季評分甚至高達9.1,無論是節目形式還是內容質量都稱得上是非常不錯的。節目中各位嘴上功夫非常厲害的選手們也受到大家歡迎。不過從第五集開始《奇葩說》的口碑也逐漸下滑,節目也逐漸陷入尷尬境地,沒有前幾季帶給大家的驚喜,而且幾位老選手之間暗戳戳的較勁和不對付很明顯,節目的初衷也開始走偏。尤其是今年以來,幾位老選手接二連三紛紛翻車,使得這個綜藝的口碑和形象也連帶下滑。
  • 「蓋世虎」的「江東獨步」,趙江峰還能走多遠?
    邊茂富退役後一度消失公眾視野,卻從放棄努力奮鬥,他選擇培育新人為中國搏擊繼續貢獻。2020年5月15日,武林風打響「最強內戰」,成了「大型翻車現場」,中國超級新人王賽,一些新人表現驚豔,多名種子選手慘遭打滅。
  • 《奇葩說》第七季終於官宣,今年的約會來得晚一些
    從第五季開始,《奇葩說》就開始走上了下坡路,不過這也在小編意料之中,大陸很少做季播綜藝的原因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固定形式的綜藝總是不能長久地打動觀眾,並且很難帶來新的突破口,再加上老奇葩們接二連三的翻車事件,也給《奇葩說》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 屢屢翻車的網紅明星帶貨直播:未來的路還能走多遠?
    不過最近一些大網紅和明星紛紛傳出了翻車的消息,比如說前一陣子汪涵被質疑直播刷單,後來其回應是競爭對手所為。又比如李佳琪直播被網友曝光虛假宣傳,後來回應稱要進行維權。而陳小春直播賣金條,粉絲收到的卻是塑料卡片,陳小春稱自己也是受害者。而「嘎子」直播賣酒,被質疑比淘寶上價格高很多,不少粉絲紛紛吐槽稱掉坑裡了。
  • 楊冪生猛加盟《奇葩說》金句頻出,第七季選手和導師都太厲害了!
    那說起《奇葩說》這檔辯論形式的綜藝,應該是很多人在追的吧?畢竟在第一、二、三季的時候還是非常有質量的,但是越到後面對這檔節目的不同聲音就更多了,但是不管怎樣,《奇葩說》迎來了自己的第七季。現在,奇葩說第七季預告片終於剪好了!
  • 馬薇薇等老辯手翻車,陳銘被惡意攻擊後,新一季奇葩說會徹底涼嗎
    看到提問的人,我才明白原來奇葩說第七季要開始了,這是為節目提前做預熱。不過有很多網友覺得新一季的奇葩說應該沒啥人看了。因為經歷了奇葩說多位老辯手的翻車,大眾對奇葩說的印象已經不太好了。今年翻車的奇葩說老選手確實多,最早的是馬薇薇翻車,在肖戰因為粉絲的事情深陷輿論的時候,馬薇薇連發3條微博,要求肖戰為粉絲的行為買單。當時事情還沒有明朗的情況下,馬薇薇的這一舉動無疑是火上澆油,讓本來有希望和平解決的事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 《奇葩說》選手詹青雲、邱晨翻車,大是大非面前,不要抖機靈
    對此網友笑評,《奇葩說》辯手集體翻車。詹青雲因為轉發並評論周玄毅的一則微博,被網友指責言語不當、親美,對此,詹青雲發表聲明:我很意外,但也很抱歉,竟然因為自己的表達欠考慮,引起了那麼大的爭論。《奇葩說》節目中,眾多辯手最近集體陷入輿論討論的風波之中。網友笑評,這是節目選手集體翻車,對今後《奇葩說》好感全無。對於邱晨的個人聲明,許多朋友表示不能接受,並表示邱晨的個人聲明僅僅是「緊急縫紅旗」的行為。雖然邱晨在聲明中一再表示自己曾經的作品,僅僅是因為所供職公司的要求,並不代表個人想法和立場。
  • 《奇葩說7》選手官宣:前傳《千人奇葩撈》首次開放
    愛奇藝出品、米未傳媒聯合出品的《奇葩說》第七季今日公布了選手陣容,來自各行各業的近千名選手齊聚「奇葩大市場」,新晉女神楊冪、哲學教授劉擎將攜手馬東、蔡康永、薛兆豐共同進行「千人大海選」,這也是《奇葩說》自創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海選。
  • 邱晨「港獨言論」事件持續發酵,娛樂至死的《奇葩說》會涼嗎?
    那麼這件事情對於邱晨從中出名的節目《奇葩說》會有多大的影響呢?對於馬東和米未傳媒來說又有什麼影響呢?邱晨「港獨言論」事件對於《奇葩說》節目的影響邱晨為大眾熟知是通過《奇葩說》這個節目,這個以辯論為題材的網綜從開播至今已有六季了,一直口碑不錯。
  • 最長壽網綜《奇葩說》,新一季如何重新出發?
    憑藉更殘酷的賽制、更密集的觀點、更奇葩的選手,《奇葩說6》從開分的8.5分升至了8.7分,不降反升,迎來了開門紅。作為網綜市場的第一個爆款綜藝,《奇葩說》自2014年開播至今,一年一季從未斷更。《奇葩說》不僅打破了「爆款網綜不過第五季」的詛咒,而且六季下來平均評分達8.36分,在國產綜藝中排名前列,官博的粉絲數更是超過了160萬。但《奇葩說》這六年的路走得並不順風順水。
  • 《奇葩說》再出新招,在各大高校狂招辯手,卻仍被網友抵制?
    因為選手素質的參差不齊,導致這檔綜藝的口碑越來越差,第六季的評分僅僅達到了7.6分,再加上選手後期的各種操作以及迷惑言論,也讓大家對《奇葩說》的好感消失殆盡。 所以此次新一季的《奇葩說》去往學校進行招募,不免讓大家猜測是否為了挽回口碑,招募一些在校「高淨值」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