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早8時50分,鐵路五校北校區4年6班的王梓馨,提前10分鐘坐到筆記本電腦前。她今天的學具是為科學課準備的一套「骨骼拼圖」,父親前一天給她列印出來以後,她已經研究了一晚上。
「瀋陽雲課」自3月2日開課至今,全市中小學生已經連續兩周進行「雲端學習之旅」。以鐵西區為例,全區88所中小學(含高中),共計學生97249人,網絡覆蓋率達到100%,學生上線學習率達到100%。「瀋陽雲課」豐富的課程設置,讓孩子們學得頗有滋味。
總有一款「雲課」適合你
市實驗學校5年3班楊智媛的媽媽蘭陽,是瀋陽廣播電視大學數位化資源製作中心的黨支部書記,她表示:「20分鐘的微課,能把道理說明白非常不容易。我跟女兒聽了一節關於說明文的語文課,非常佩服授課老師。她準備了大量的素材,將最難的說明文化繁為簡,迅速打開了孩子們的寫作思路。」蘭陽認為,中小學微課的快速發展,也會助推全民教育的進一步拓展,讓更多的學生可以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和平一校總校一年級學年組長、和平區語文低年段兼職教研員陳丹建議家長,不要盲目報更多網課,要利用好這個超長版寒假,依託「瀋陽雲課」和各個學校特色網課學習。剩餘的時間,多讀書,多動手實踐,讓孩子有更多課堂以外的收穫。
破解農村學校作文課「難題」
3月11日,法庫縣葉茂臺中心小學副校長劉巖表示,「語文課設計的古詩詞、作文課,恰好是咱們農村學校教學的薄弱環節。老師們跟孩子同時聽課,改進了自己的授課方式,擴充了授課內容。」
法庫縣葉茂臺中心小學6年3班班主任孫谷楠介紹,她每天都「雲陪伴」全班同學上「瀋陽雲課」。孫谷楠介紹,「瀋陽雲課」六年級的第一堂語文課就是作文課,主題是《寫一個人物群體》,授課老師從新冠肺炎疫情講起,引導學生寫一個人物群體。「這堂課老師設計的流程特別好,學生學得也很流暢,基本沒有疑問。」
劉巖介紹,學校要求老師們線上聽課、線下答疑的同時,在學年組的微信群裡彼此分享聽課感受。同時,老師們要將每堂課的小結髮到學生家長群,幫助學生們將所學知識進行簡練總結。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封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