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百色市用戶在農管家提問:這芒果樹幹是什麼蟲子咬的?還是流膠病的原因?
農管家專家解答
馮濤 (安徽省六安市,農技站 )
幹腐病危害 刮開病患處,塗抹乙蒜素或辛菌胺防治
盧芃源 (河南省鄭州市,西南林業大學,擅長植保技術)
考慮溼度過大引起,可以用高滲乙蒜素,或者氯溴異氰尿酸,春雷王銅,氫氧化銅春雷黴素復配
劉風花(中國棉花協會會員 第四屆金草帽專家)
幹腐病吧用乙蒜素,氯溴異氰尿酸防治
高勝濤(無極縣農廣校,擅長植保技術)
幹腐病刮出患處塗抹乙蒜素辛菌胺多寧
洪海迪(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
腐爛病,切除腐爛部位,塗抹甲基硫菌靈,或者塗抹石硫合劑,乙蒜素塗抹
農管家大課堂——芒果乾腐病
幹腐病又名枯萎病,是唐菖蒲的常見病害,系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球莖,也危害葉、花、根。球莖受害,表面出現水漬狀紅褐色至暗褐色小斑,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略凹陷,呈環狀萎縮、腐爛;發病嚴重時,整個球莖變黑褐色,幹腐。
發病症狀
幼株感病後生長不良,病苗葉子變淺,並無明顯症狀,嚴重後葉柄在靠近葉鞘處下折,垂死乾枯,隨後莖部枯萎致死。最後病根變褐腐爛,莖基部縱裂,剖莖可見維管束變褐。成株老葉黃化,並伴隨外部葉鞘維管束失綠。黃化從葉緣開始,然後逐漸向中脈方向擴展,有的葉片整張黃化。病部表面產生粉紅色黴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後病根變褐腐爛,莖基部縱裂,剖莖可見維管束變褐。
發病規律
病菌主要以菌絲、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6-10年,病菌可通過種子、肥料、土壤、澆水進行傳播,以堆肥、漚肥傳播為主要途徑。此病發生與溫、溼度關係密切,病菌生長溫度為5-35℃,土溫24-30℃為病菌萌發和生長適宜溫度。該病為土傳病害,發病程度取決於土壤中可侵染菌量。一般連茬種植,地下害蟲多,管理粗放,或土壤黏重、潮溼等病害發生嚴重。
影響因素
幹腐病是能夠造成枯萎症狀的一類病害的總稱,以植物萎蔫枯死和整株發病為顯著特徵。能夠引起枯萎症的因素有兩大類,一類是環境因素,包括影響植物生長或生命活動的乾旱、高溫、低溫冷害、營養缺失(缺素)等以及損害植物根系的漬澇、有毒物質等,由此引發的枯萎是生理性的。另一類是受到其他生物,包括真菌、細菌、線蟲的侵染,由此引發的病害叫侵染性病害。由於病菌是一些具有生長繁殖能力的活動的生物,所以具有傳播擴散能力,往往造成毀滅性的災害,如榆樹幹腐病在美國。幹腐病菌大多存活在土壤中,損害植物的根系或輸導組織,被稱作土壤傳播病害,也常被劃分為根部病害。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良種,可選用的品種較多,可因地制宜選用,
2.實行與禾本科作物輪作,避免連茬種植。
3.無病土育苗,營養土儘量選用塘土、園田土,不用菜田土和瓜田土。堆、漚肥要充分腐熟,禁止使用帶菌有機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控制施用氮肥。
4.種子處理。惡黴靈600-800倍液或甲霜惡黴靈800-1000倍液
6.藥劑土壤處理。惡黴靈1200-1500倍液或甲霜惡黴靈1500-2000倍液,與土壤相拌。
7.定植緩苗前或發病初用噴灑惡黴靈1200-1500倍液,不僅能夠土壤消毒,而且還能促進植物生長,並能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進入植物體內,移動極為迅速。在根系內移動僅3小時便移動到莖部,24小時移動至植物全身。並具有促進作物根系生長發育、生根壯苗提高成活率的作用。甲霜惡黴靈葉面噴施稀釋1500-2000倍液,藥效被土壤吸收,通過根系吸收,可移到葉緣,並發揮作用,且藥效持久。促進作物生長,健苗壯苗,增強髮根能力,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
部分內容參考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