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網上看到,有可愛的萌娃穿著造型獨特的衣服,顏色鮮亮、設計卡通算是常常見到的,什麼「破洞乞丐裝」「連體雨傘」、充氣恐龍套裝等才是驚豔了整條街。
讓路人羨慕驚嘆不已,被譽為「最霸氣奶奶」、「最會造型媽媽」的家長們也十分自豪驕傲。可討人喜歡的這些服裝,若是放到大一點的孩子身上,人們的反應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張女士的兒子剛上高中,她發現最近兒子的變化巨大,與之前乖乖仔、聽話守規矩的樣子判若兩人。最讓她感覺無法接受的是兒子的著裝:那天因為工作忙,她讓兒子去買衣服,結果兒子帶回來一件有著很多補丁、露出大半個膝蓋的褲子,而且穿在身上松垮得好像隨時會掉下來一樣,褲腰上還有兩條明晃晃的鏈子。
明明是新衣服卻像街邊乞丐一樣破爛,那樣子實在不比街上遊手好閒的混混好多少。張女士自然十分不滿,無奈兒子已經故意把吊牌剪掉不能退,但同時她也很納悶:為什麼孩子喜歡穿奇裝異服?也不懂兒子口中的所說的潮流。
很多家長也如同張女士一樣,其實青春期的孩子喜歡穿「奇裝異服」的原因很簡單。
誠然,「奇裝異服」穿在什麼年齡的孩子身上是有很大區別的,正如年齡小的萌娃們穿著標新立異的服裝,可以引起旁觀者的注意一樣,青春期的孩子也將「奇裝異服」當成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只不過,旁觀者的反應不一樣而已。
家長面對敏感的青春期孩子喜好穿著「奇裝異服」,最重要的不是改變、制止他們的這種行為,而是要幫助他們調整心理狀態:
1、要少些嘮叨和嚴厲,多些包容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孩子思維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會非常關心自己的內心和外表,也會認為別人也時刻關注著他們的一切。
就像是孩子們假想出來的觀眾,自己就是舞臺的中心,渴望得到激勵和支持,而一些特別的服飾最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這種心理又與青春期的逆反意識相結合,家長越不讓孩子穿什麼,他還就越要穿什麼。
嘮叨或者嚴厲阻止說明了家長對這件事的過度關注,只會讓孩子對奇裝異服的嚮往和動力變本加厲,所以,家長應該對孩子奇裝異服的行為多些冷靜和包容。沒人太過關注,孩子的新鮮感很快也會過去。
2、與孩子一起探討服裝與潮流
孩子的心其實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家長不能太固守成規,倒不如通過一些審美類和著裝類書籍與孩子一起探討服裝搭配與潮流,並根據孩子的形體、氣質給他在著裝上出些主意,讓他明白著裝要符合身份、盲目追求新奇不可取的同時,也能與孩子有深度的溝通交流。不知不覺間增進了親子關係,還能幫助孩子輕鬆度過青春期。
3、培養一些其他興趣愛好
孩子之所以將注意力放在奇裝異服上,很顯然是缺少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其他愛好,比如閱讀、天文、軍事等。家長們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和成長規律,多讓孩子參與一些興趣愛好的培養上,比如拼搭積木模型、閱讀軍事雜誌等,若是擔心這些愛好會影響學習,可與孩子約定興趣愛好所投入的時間。
年齡小的孩子穿著奇異是「萌娃」、「可愛」,青春期的孩子奇裝異服也並不可怕,嘮叨、嚴厲阻止要不得,家長們幫助孩子調整心理狀態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