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很多網上都在詢問一年可不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我覺得這個問題是有些可笑的,異想天開的,不是嗎?除非你的英語本身是有基礎的,不然這個成功率是很低的。我們想一想一個新生嬰兒要學習他自己的母語都要兩年的甚至三年時間好嗎。他們單是花在聽力積累上就已經一年多兩年時間才可以說簡單的詞語,對於初學者來說,一門新的語言就相當於新生兒一樣的難度。當然我們成年人學習能力要比新生兒大得多得多,我們有學習的主動能動性。但也不能說這就是一件一年以內就能解決的事。對於成年人來說,外界的幹擾又何其多。
本人也是花了兩年時間,可以和外教溝通,聽力沒有什麼障礙,唯一的障礙就是某個單詞完全不認識,那麼就得問外教那個單詞是什麼意思了,經外教解釋後就可以繼續我們之前的話題了,一年以前,我的英語也才剛剛起步,聽力很吃力,能聽懂一些,但是相當吃力,交流沒辦法不離開電子詞典。所以我覺得一年的時間也只能讓我們剛剛對英語這門語言有一個初步了理解和認識,並沒有某些人想得那麼簡單。
語言學習,我們還是需放平心態,語言的學習它是一個時間積累的過程,量變到質變。我在這裡分享一下我自己兩年來學習英語的心得,希望能給那些初學者一些啟發以及幫助。
對於初學者來說:聽力一定要第一位!第一位!詞彙第二位!語法只需要學一下基礎就好了,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這裡。
我的聽力練習方法:聽寫!聽寫!挑兒童類材料,比如動畫片、童話故事等。有可能覺得幼稚,但要忍住,堅持。不要選什麼政治呀,經濟呀,成年人題材的聽力材料,你會很吃力,還可能會就此放棄!聽寫完,再聽,這時候是聽一句,複述一句,不可以看文本哦。這樣長期訓練,我也是今年才真正地訓練自己的聽力的,有幾個月了吧,成果是我現在嘗試聽雅思聽力,效果不錯。
第二,詞彙,太多人討論了,畢竟這真的是學習英語的一個最最難的問題了,沒有之一。如果把每一種語言比作高樓,那麼詞彙就是磚塊。可想而知其重要性,並且詞彙又與聽力相輔相成,同時進步。以上又是廢話。
那麼對於初學者的我們該怎麼下手呢?
單詞,我只背基礎詞彙!基礎詞彙!be, go , make, come 這些基礎又基礎的單詞,值得你去好好查字典多多研究他們。不要見一個不認識的就記一個,我們要把有限的時間放在少量的單詞上,這樣每個單詞就能分得夠多的時間,學精學透,用最簡單的英語單詞表達你最準確的想法。這也是我自己目前的一個目標,共勉。
第三,可以找個外教,因為我們需要一個輸出練習,我們又沒有這個語言環境,所以找個語伴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儘量往便宜的找,菲律賓的,南非的,塞爾維亞的,這些都相對便宜,不用擔心他們口音問題,美國,英國也有口音不好的。而且你自己的口音也不是一兩個老師能影響的。當然如果經濟允許就不要考慮那麼多,往死裡砸錢就對了。還有一點,你也可以購買一些日常口語類書籍,讀它,背它,找人運用它,效果大大的好。
這是一個大的方向,在這之前也要進行英標的學習,能幫祝我們查字典時見到英標就能拼讀,也是對我們單詞記憶一個很好的幫助。
一年的時間對於任何一門新技能來說都是太倉促的吧,但只要我們整理出一條合適我們自己的路線,也很在很短時間裡收穫一個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