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自動變速器的控制機構可以分為三類型,是否有按鈕以及按鈕的功能是有本質區別的。
01機械檔杆
1:CVT變速器與「蛇形檔」。這種是最原始的機械檔杆,檔位的布局雖然也是「PRNDMS」,但是切換檔位需要左右來回切換;外框這麼設計的目的是防止行駛中掛錯檔位,比如推到P擋導致車輛強行制動而損壞駐車棘輪棘爪。蛇形檔的面板往往沒有按鈕,如果有的話也只會是「S運動檔」或其他特殊檔位的切換,實用價值並不高。
2:AT/DCT變速器與「直排擋」。顧名思義,這種檔位的PRNDMSL等檔位在「一條直線上」,那麼這種設計是不是就無法實現避免「錯掛擋」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直排擋的檔杆上一定會有一個按鈕,其功能正是起到【鎖止·防誤掛】的功能。汽車從P擋想要掛到R擋必須按住按鈕,反之從RNDSML等檔位也需要按住按鈕才能掛到P擋,這種結構比用外框擋住的蛇形檔更安全。
特殊按鍵_Manual手自一體按鈕各類型自動變速器總會設計出「手自一體模式」,功能是在切換到M(±擋)後,實現手動控制升降檔,不過仍可以自動降檔。控制的方式有三種:常規設計為前後推拉檔杆,往前推是升擋、往後拉是降檔。高級設計會採用方向盤撥片,在方向盤左右兩側「9點鐘位置」設計按片,左側「-號」為降檔,右側「+號」為升檔,手不用離開方向盤要安全得多。最差的設計是按鍵式M擋,集成在檔杆上還需要按壓,體驗會非常差。
圖1:常規設計
圖2:換擋撥片
圖3:按鍵設計
02電子檔杆
入門級類型_AMT解析自動變速器。這種變速器的基礎結構與手動變速器相同,只是通過電控系統、電機與傳感器等結構的升級實現自動換擋而已;而由於電控系統的存在所以此類變速器基本都是電子檔,類型有檔杆和旋鈕兩種。
重點:AMT換擋原理相同所以這種機器普遍存在換擋頓挫問題,升降檔積極性也比較差;所以這些車輛也會有M擋,其次還會預留出「S擋」的檔位或者按鍵,通過按壓切換實現車輛相對高效的加速超車或爬坡牽引。
高端類型_AT/DCT與單速減速器。這些類型的變速器同樣會使用檔杆與旋鈕兩種控制方式,只是設計總會精美的多。控制面板預留的按鍵也會有很多類型,其中最常規低等級的是L/S/M擋的切換,同時也有極少數車輛仍為P擋防誤掛的鎖止設計。高標準的按鍵多為運行模式切換,只是這些設計更多為混合動力汽車使用了。
總結:自動擋汽車的按鈕或按鍵主要功能如上所述,對於機械擋杆使用率最高的是鎖止按鍵,其他的運行模式與按鍵往往用不到,因為絕大多數道路都只需要用D擋自動控制。電子檔杆的功能性升級主要在於「容錯能力」的提升,即使檔杆沒有任何按鍵,在行駛中掛入P/R擋也只會退回空擋,TCU控制單元不會執行這種明顯的錯誤操作,就是這樣嘍。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