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指間味集」關注我們
餃子是中國東漢南陽醫聖張仲景發明的,它的歷史沿革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明朝末年張自烈做了很好的說明:「水餃耳,即段成式食品,湯中牢丸,或謂粉角,北方人讀角為嬌,因呼餃餌,偽為餃兒。」
我們在包餃子時,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慄子等包進餡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慄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今天,金牌主廚特為食素者整理出10種素餃子餡配方集合以及詳細製作方法,方便大家在家輕鬆製作自己喜歡的素餃子餡,美美噠!
白菜香菇餡原料:餃子皮800克,鮮香菇250克,大白菜6片,香油適量,鹽適量,醬油25毫升,白糖2克,五香粉3克,胡椒粉3克。
需要1000道經典菜譜、1000多種小吃和500道醬料配方的,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指間味集」即可自動獲得。
製作方法
第一步:大白菜洗淨開水焯燙;香菇去老根洗淨開水焯燙,大白菜剁碎,擠去水分備用;香菇也剁碎;
第二步:放入大白菜和香菇,攪拌均勻成為餡料,取一張餃子皮包入白菜餡料;捏成餃子生坯全部包好;鍋中水煮開下入餃子煮熟,隨醋碟一起上桌。
韭菜雞蛋餡原料:韭菜250克、雞蛋4隻、香油1匙、雞精1匙、蠔油1匙、姜粉1匙。
製作方法
第一步:鍋裡倒入多一些的油,熱後加入打散的雞蛋液,翻炒至蛋液凝固即可關火。然後再將大一些的雞蛋塊用鏟子鏟碎,晾涼待用。
第二步:韭菜洗淨後切成細碎狀,越細碎越好。雞蛋涼透後與韭菜拌在一起再加上調料就完成了。
薺菜香菇餡原料:薺菜350克,雞蛋3個,鮮香菇1把,蝦米30克。食鹽8克,雞精4克,蔥3根,料酒1大勺,糖2克,香油1大勺,植物油2大勺,鮮抽適量。
製作方法
第一步:薺菜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切碎,加植物油拌勻。鮮香菇洗淨切成碎末,雞蛋打成蛋液用炒鍋炒碎,下入香菇、蝦米和薺菜炒勻。
第二步:關火,放涼,取3根蔥切成蔥花。餡料放涼後加香油、鹽、糖、料酒、雞精、蔥花和鮮抽拌勻即成餡料。
酸菜餡原料:酸白菜500克、鹽3克、十三香15克、蔥花、薑末、醬油、花生油30克。
第一步:把酸白菜剁碎,攥出水分,再加熱水浸泡,再攥幹水(注意別攥的太幹)。
第二步:然後把剁碎的酸白菜放入盆裡,加入鹽、蔥花、味精、十三香、薑末、醬油和花生油攪拌均勻;最後放置15分鐘就可以了。
西葫蘆餡原料:西葫蘆兩個,雞蛋3個。木耳十幾朵,蝦米20克,生薑一塊。
製作方法
第一步:將西葫蘆洗淨切絲,放入適量鹽,醃製10分鐘,擠幹水分備用。將蝦米放入水中浸泡一刻鐘備用。
第二步:鍋中熱油,打入雞蛋做煎蛋,並放入蔥花,盛出備用。將蝦米和大蒜切碎,再把上面備好的食材放在一起,加入鹽和糖拌勻即可。
豆腐荸薺餡原料:荸薺15粒,油豆腐1塊,芹菜1根,鹽2小匙,糖2/3大匙,香油1/2大匙,白胡椒粉1大匙。
需要1000道經典菜譜、1000多種小吃和500道醬料配方的,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指間味集」即可自動獲得。
製作方法
第一步:將荸薺洗淨並切成末狀,將汁瀝乾;油豆腐切細丁;芹菜連葉切成細末備用。
第二步:將荸薺末、油豆腐細丁、芹菜末與調味料一起放入容器內攪拌均勻即可。
素三鮮餃子餡原料:韭菜600克,雞蛋6個,幹香菇10朵,粉絲100克,香乾5塊。鹽適量,麻油1大勺。
製作方法
第一步:幹香菇和粉絲泡發,韭菜和香乾洗淨。韭菜切碎後加麻油拌勻,再把香乾、香菇和粉絲剁碎放在韭菜裡,拌勻。
第二步:雞蛋下鍋炒散,放涼後也放在韭菜裡,包之前加鹽拌勻即成餡料。
白菜香乾餡原料:白菜300克,香乾200克,鮮香菇150克。食鹽4克,蔥末10克,薑末10克,蠔油10克,香油15克,調餡粉10克。
製作方法
白菜切碎後先加香油拌勻,再把香乾和鮮香菇切碎,放在白菜裡。加蔥末、薑末、蠔油和調餡粉拌勻,包之前加鹽拌勻即成。
傳統素餃子餡原料:香菜100克,幹馬齒莧50克,菠菜300克,粉絲100克,油麵筋150克,香乾350克,白菜半棵,乾菜花30克,黑木耳20克。芝麻醬100克,花生油100克,香油25克,精鹽1茶匙,味精1/2茶匙。
製作方法
第一步:泡軟的馬齒莧、菜花、木耳和粉絲擠淨水,切碎後放入餡料盆裡。香菜、菠菜和白菜洗淨剁碎,加花生油拌勻後放入餡料盆。
第二步:香乾洗淨切碎,油麵筋切碎,蔥姜切末,這些東西也都放入餡料盆。芝麻醬、香油放一起調勻,倒入餡料盆裡拌勻,包之前加鹽拌勻即成。
芹菜蘿蔔餡原料:芹菜1斤、豆腐皮1張(豆腐乾也可)、胡蘿蔔一個、姜一塊。
製作方法
第一步:芹菜摘掉老梗和老葉(部分嫩葉可以留下),洗淨後下到開水鍋中燙二十幾秒後撈出剁碎擠水;豆腐皮切碎,油鍋中加1大湯匙花生油先放入幾粒花椒爆香後撈出,將豆腐皮下到油中翻炒可滴入幾滴生抽,然後出鍋待用,姜切末;
第二步:將芹菜、豆腐皮、薑末倒入大容器中後放入鹽、少許糖、少許胡椒粉和花椒麵、蘑菇精均勻攪拌就可以了!
餃子製作關鍵要素和面
使用小麥粉用涼水。面與水的比例:四碗面,一碗水。在盆中揉成麵團後,放置20分鐘,讓麵團「醒醒」。
水偏多,和好的面偏軟,容易包,但煮的時候易破。水偏少,面硬,擀皮費事,包亦費勁。好的口感一般要求面要和的硬一些,有軟餅硬餃子之說。
擀皮兒
把醒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搓成直徑2-3釐米的圓柱狀長條。把柱條揪(或切)成高1.5釐米左右的一個個小柱——劑子。把劑子用手壓扁。再用擀麵杖擀成直徑適度(4-7釐米)的厚約0.5——1毫米的薄圓餅,中心部分稍厚些。是為餃子皮兒。擀皮時,案板上要撒些薄面,以防粘板。
煮餃子
鍋中放清水,旺火燒開後,放入生餃子,一邊放一邊攪動,以防粘鍋。沉在鍋下部的餃子層的高度與其上面的水層的厚度,以不超過3:2為宜。餃子過多,易破。加鍋蓋。整個過程保持旺火。
需要1000道經典菜譜、1000多種小吃和500道醬料配方的,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指間味集」即可自動獲得。
水又開鍋,此時餃子應當都漂在水面,加少許涼水,使翻滾的湯終止翻滾,攪動。水又開,再加少許涼水,攪動。水再開,即可用漏勺把餃子撈出。判斷是否煮熟的方法:用手指按一下皮兒沒有破的餃子肚,離開後又鼓起,熟了。
▶聲明:圖文選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上百種商用小吃技術文字+視頻教程任你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