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最新發布的X-T4雖尚未發售,但已經有很多人迫不及待要購入了。
也許你已經發現,富士X-T3到X-T4的升級操作,與索尼a6400到a6600驚人的相似!
但是,為什麼同樣升級了機身防抖和電池續航,富士X-T4卻比索尼a6600更受關注呢?
索尼a6600定位尷尬
國內攝影圈裡,很多索尼用戶有兩個比較顯著的特點:
相比拍攝體驗,更關注機器性能相信「底兒大一級壓死人」的說法索尼a6400是一款和富士xt30旗鼓相當、幾乎完全對位的成功產品,受到了市場的好評,銷量也很棒。
但是,6600隻在6400基礎上換了大電池,增加了原本在6500上就有的機身防抖,而在其他性能上沒有任何變化,6xxx系列全部同一塊「底兒」,這一點會讓非常看重器材性能的索尼黨比較失望。
在索尼用戶看來,「黑科技」才是影響其是否購買的最主要因素,而續航、操控等實際使用體驗是次要的。
第二個原因在於,索尼自家全幅微單的成功、尤其是入門級a73的火爆銷量,更是將自家的殘幅旗艦a6600「拍到沙灘上」。
索尼a6600並不是一款失敗的產品,但是它的售價卻非常尷尬。
索尼a6600的首發價近萬元!
在沒有實際「性能提升」的前提下,加近3000元升級6400,這對索尼用戶來說是不現實的。
而全畫幅「真香機」a73則只要11000+,多加2k就能上全幅,防抖、大電池什麼都不少,還是大底兒,豈不更爽?
可以說,索尼a6600這個「牙膏」擠錯了位置,定價也不太符合自家用戶的心理預期。
富士X-T4成最強殘幅機「完成體」
富士的機子向來優點突出:迷人的外觀、有毒的色彩、誘人的情懷,僅靠這些就圈了一波小眾粉。
然而,富士卻在不斷改進自己的短板。
從最開始的「龜速」對焦,到現在的高準確率追焦和眼控,確確實實補上了短板。
富士X-T3不僅做到了對焦提升,還一躍將曾經「不堪用」的視頻性能一口氣提升到apsc、甚至是消費級相機中的前列。
如果說X-T3作為曾經的apsc最強機還有什麼不足的話,就是沒有機身防抖了。沒有機身防抖不算缺點,但有了機身防抖,就是錦上添花。
富士X-T4增加了五軸防抖,讓已經十分強大的視頻性能得到更好的發揮,手持vlog也變得更輕鬆。
富士曾經被詬病的「傳家寶」電池,也在這一代得以提升,變為一款真正的「專業」相機。
此外,全角度翻轉屏更是意外驚喜。要知道,這種在佳能、松下很多機身上司空見慣的顯示屏設計,是索尼用戶未曾體味過的。
不僅人像、風光攝影構圖也會更為方便。哪怕是vlog,也不會有麥克風擋住顯示屏的尷尬場景了。
富士在升級產品時,嚴格遵循了「木桶效應」,不斷補足短板;而索尼更多的是「擠牙膏」,顯示屏、菜單、色彩、8bit視頻等缺點一再忽視。
富士X-T4和索尼a73價格對位,上全幅不更香嗎?
這是很多小夥伴的疑問。
確實,同樣的價錢,理論上講全幅更香。
不過,從預算的角度來講,索尼全幅的鏡頭要遠貴於富士apsc。
很多小白就是這樣被忽悠入了全幅,結果鏡頭超預算,開始轉接、或者購買廉價的手動頭,不僅麻煩,還完全無法發揮索尼強大的對焦優勢。
另外,索尼a73的「大底兒」確實能在暗光時提供更好的畫質,但是大部分情況下的日光拍攝,其實沒有太大區別。
如果有,也是富士的色彩加上有毒的膠片模擬,而索尼的偏色則會給後期帶來更大的工作量。
此外,視頻規格上的巨大差距,也是目前索尼要努力的方向。
曾經的索尼視頻是很多人的首選,如今松下、富士、甚至是尼康等廠商都在發力,10bit、422、4k60p、甚至是6k、raw格式視頻、乃至佳能傳聞中的8k視頻,都在參數上「碾壓」索尼,更別提色彩和操控上已有的差距了。
從目前的關注度來看,富士XT-4極有可能成為2020年最暢銷機型之一。
而索尼今年暫時還沒有新機發售,希望接下來推出的a74、a7s3等機型不再「擠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