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當官很危險?德黑蘭又損失一員大將,都是內鬼惹的禍!

2020-12-15 軍青十一處

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瓦解的,這句話用在伊朗身上一點都不過分。

近日,針對伊朗核彈之父法赫裡扎德被殺一事,伊朗政府進行了一系列調查,最終將目光鎖在了美國、以色列和內鬼身上。

相對於美國和以色列這樣的宿敵來說,內鬼或許才是伊朗政府面對的最大危險。當地時間11月30日,伊朗一名高級官員表示,一個反對派組織被懷疑與以色列一起殺害了一名著名的伊朗核科學家。「從恐怖活動現場收集的武器帶有以色列軍工的標識和規格。就能看出,以色列嫌疑很大。伊朗據此認為,以色列摩薩德和伊朗反對派團體『莫納費金』組織一起聯手製造這起刺殺案件。

據說,這個『莫納費金』組織是總部設在巴黎的「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NCRI)的一個專門詞,而NCRI是流亡海外的伊朗反對派團體的總稱,他們一直試圖推翻什葉派穆斯林教士的統治。

這也就能解釋,為何法赫裡扎德的行蹤被洩露了。根據伊朗掌握的細節看,當天參與刺殺計劃的大約有62人,其中50人專門負責後勤支持,12人經過高強度訓練,然後在「外國情報部門」的支持下,被部署到了德黑蘭以東50英裡的一個度假小城。這支刺殺小組在充分掌握了法赫裡扎德的活動規律後,埋伏在前往度假小城的一條道路中間的環島附近,然後在法赫裡扎德車隊經過環島時,先後用裝載了炸藥的皮卡,機關槍等武器,殺害了法赫裡扎德一行人。

從刺殺行動看,他們組織周密,安排得當,一次就完成了任務,如果不是專業人士,根本做不到這些。而且這次刺殺恰好發生在伊朗另外一名科學家被殺10周年的前幾天,伊朗人有理由懷疑這是以色列摩薩德和伊朗反對派聯手幹的。

在2018年一次記者會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就直言不諱地表示,法赫裡扎德是伊朗核研究的重要領導人,他要求記者記住這個人,這或許表明以色列參與了刺殺。不過這次事發後,以色列堅決否認,以「不清楚、不知道」為藉口搪塞外界。

這讓伊朗人著實氣憤,有人甚至出點子,應該對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進行軍事打擊,以此來報仇雪恨。不過,直到目前為止,伊朗教士集團除了說了一些狠話,號召國際社會進行譴責外,暫時還沒有報復以色列的打算。

為何伊朗要忍氣吞聲呢?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方面,避免上以色列的當。用魯哈尼的話說,以色列不會掉入以色列的陷阱。所謂「陷阱」指的是伊核協議因為伊朗發動戰爭而徹底作廢,這樣一來,上任後的拜登就無法緩和跟伊朗的關係了,只能繼續走川普的老路,對伊朗不斷用強。另外一方面,美軍已經將尼米茲號航母編隊派遣到了中東地區,試圖保護美軍基地和盟友,同時威懾伊朗不要輕易動武。

此外,伊朗在這次疫情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經濟下滑嚴重,國內物價暴漲,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支持一場大規模戰爭。考慮到這些因素,伊朗選擇了隱忍,但報復是一定的。不過這種報復只是為了平息民憤,維護教士集團的政權而已,因此報復帶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其規模也是有限的,不會對美國和以色列造成什麼真正的損失。可能真是摸準了伊朗的脈搏,以色列發起狠來一點都不顧忌,就算是以色列幹的,他也不會承認,這讓伊朗毫無脾氣!

事實上也是如此,就在法赫裡扎德被殺沒幾天,又一名伊朗將軍被殺害了。12月1日,路透社援引伊拉克地方官員的話稱,一名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遭無人機空襲身亡。當地民兵證實了這個消息。遭遇襲擊的將領據說是,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穆斯林·沙赫丹,空襲由一架無人機發動,具體時間是在11月30日清晨或29日晚些時候。目前還不清楚襲擊的發起者到底是哪一方,伊朗方面也沒有證實襲擊是否發生過。

這件事情大概率也跟以色列有關。因為以色列國防司令曾放話稱,不會停止阻止親伊武裝分子在敘利亞的行動。而在過去,以色列對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目標實施了上千次空襲,給伊朗造成了巨大創傷。

看來,在伊朗當官是極度危險的,隨時都有送命的風險。為什麼,伊朗關鍵人員頻頻被殺呢?一是,美以軍事能力強大,擁有強大的情報能力。二是,伊朗內鬼太多了,這些叛徒往往經受不住金錢等物質的誘惑,而出賣自己的領導。比如出賣蘇萊曼尼的叛徒和伊朗反對派內鬼都是潛伏在伊朗內部的蛀蟲,只要他們存在,那麼伊朗重要人物都存在生命危險。這兩點讓伊朗高官成了西方襲擊的活靶子,從中可以看出,伊朗是虛弱的,如果他真要跟美國打一仗的話,下場估計好不到哪裡去!

相關焦點

  • 伊朗出內鬼了?德黑蘭發現以色列國旗,寫著「感謝摩薩德」字樣
    最近,伊朗核科學家遭刺殺事件還沒有落下帷幕!據媒體最新報導,在伊朗首都發現以色列的旗幟。相信在該名核科學家被刺殺之前,很少為人所知,儘管身為伊朗重要人員,在伊朗有舉足輕重的位置,直到在德黑蘭被刺殺,伊朗多個高級人員參加葬禮才被大多數人所知。
  • 伊朗軍隊三號人物斃命,張召忠提醒以色列:千萬別把伊朗惹急了
    伊朗軍方三號人物死亡張召忠:惹急伊朗,以色列別想好過聯合國倡導全球停火之際,中東局勢卻開始升溫。12月17日據塔斯尼姆通訊社消息,就在近日,伊朗軍方高層的第三號人物突然「斃命」,德黑蘭政府沒有給出詳細的細節,只提到死亡的是「聖城旅」作戰部隊的第三號人物馬赫穆德巴迪,他在伊拉克境內執行任務之時死亡。
  • 伊朗揪出軍方內鬼,大批臥底連夜潛逃
    近日,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伊朗官方媒體發布消息稱,安全部隊已經確認了一部分暗殺伊朗頂級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的兇手,並且展開了逮捕行動,目前已有數名兇手被捕。伊朗軍方發言人還強調稱不會放過一個兇手,「他們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 兩員大將或將離隊,都是大合同惹的禍
    籃網後院起火,兩員大將或將離隊,都是大合同惹的禍!在本賽季的季後賽中,湖人隊的核心二人組詹姆斯和戴維斯展現出了極強的統治力,甚至有美媒將他們譽為湖人隊的新OK組合。可即便兩人還將合作兩年之久,卻依然沒有讓球迷感覺到NBA已經大結局。
  • 伊朗飛彈基地又炸了,德黑蘭陷入一片黑暗
    近期,伊朗國內頻繁發生嚴重的意外事故,包括核設施、飛彈基地、發電廠等多個重要目標接連爆炸,造成了嚴重的損失,並在伊朗國內帶來了嚴重的恐慌情緒。據以色列國土報7月10日報導,伊朗近期的「意外爆炸事故」連續發生了6次,而德黑蘭方面也已經證實,部分事故的背後有著以色列等敵對國家的影子,這使得雙方的關係再次陷入緊張對抗的危機之中。據最新消息,當地時間周五凌晨,伊朗首都德黑蘭以西的一處重要飛彈軍事基地發生了劇烈爆炸,緊接著臨近的首都德黑蘭也發生了大範圍停電,並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這使得當地人心惶惶。
  • 遊走熱血城市神秘伊朗 情迷多彩德黑蘭
    作為幾百年來的政治中心,伊朗的首都德黑蘭是一個充滿革命氣息的城市。它像一個矛盾的統一體,西化改革和伊斯蘭革命在這裡同時撒下了世俗化和宗教復興的種子,全球化的浪潮攪動了傳統和現代在社會的位置。世俗與宗教,傳統與現代,西方與東方,這些元素鬥爭著,融合著,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共存著,造就了一個多面的德黑蘭。
  • 在伊朗中國人講述:蘇萊曼尼回歸德黑蘭時,「人們都哭了」
    伊朗名將蘇萊曼尼的屍體回歸德黑蘭時,整個城市放假一天以表哀悼,幾十公裡長的街上全部擠滿了人。目之所及處,大部分的廣告牌,也變成了蘇萊曼尼的照片。這讓在伊朗德黑蘭工作的湖南人Leo印象深刻,「人們都哭了」。
  • 世界城市志;伊朗首都德黑蘭
    2018年德黑蘭人口約900萬(流動人口約200萬),面積658平方公裡,德黑蘭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伊朗的城市都建在山間平地及零碎的平原之上,城市附近都有河流經過。)(位於伊朗高原的城市德黑蘭。)由於政權不斷的更迭及地理上的原因,伊朗經常遷都,德黑蘭是伊朗第32個首都。1796年,卡扎爾王朝的阿迦穆罕默德汗加冕為王,同時德黑蘭成為了伊朗首都,直到現在。
  • 伊朗遊記:德黑蘭和設拉子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伊朗遊記:德黑蘭和設拉子的歷史往事。俄羅斯一位人士,對伊朗遊記:德黑蘭和設拉子,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2018年,我前往伊朗旅行,這是一個真正的突破。路線為在德黑蘭和設拉子之間往返。一、德黑蘭老城區,2018年春季二、德黑蘭老城區,2018年春季三、德黑蘭老城區,值得訪問。現代德黑蘭的建築,在山脈的背景下增添了魅力,看起來非常美麗。
  • 伊朗揪出「內鬼」,這回輪到美國擔心了
    1月份,川普下令"斬首"蘇萊曼尼後,伊朗便選擇了以牙還牙——伊軍大規模轟炸了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並對川普、蓬佩奧等"幕後黑手"發出最後通牒。德黑蘭強調,任何參與獵殺蘇萊曼尼的傢伙,都將為此付出代價,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11月27日,伊朗核專家遇難身亡,德黑蘭一口咬定稱,始作俑者就是以色列摩薩德,伊朗將以雷霆之勢發起報復。
  • 以色列大舉空襲不久,伊朗國內就傳來噩耗,重要基地附近火光沖天
    中東地區是全球最危險的火藥桶之一,除了域內國家矛盾盤根錯節外,域外大國尤其是美國的幹預和滲透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就在多天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凱利·克拉夫特就公然宣稱白宮不會坐視阿薩德政權在敘利亞內戰中取得軍事勝利。美國打著人權與和平的幌子幹預俄敘聯軍戰勝叛軍只會給敘利亞帶來災難。
  • 伊朗痛失兩員大將!蘇萊曼尼之後,又一軍隊高層遭暗殺
    進入新年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伊朗就接連遭受重創,在美伊對峙的關鍵時刻,其骨幹領導人先後被人幹掉,德黑蘭政權陷入風雨飄搖之中。據伊朗通訊社1月22日的報導,「巴斯基」民兵領導人阿卜杜勒·海珊·莫哈丹,在其胡澤斯坦省沙德根地區的家門口被不明武裝人員槍殺。
  • 伊朗見聞一:德黑蘭
    先後到達五座城市:德黑蘭、大不裡士、設拉子、亞茲德和伊斯法罕。基本上是以逆時針方向在伊朗的中西部劃了一個圈。 當時的感受很多。現在回想,已經有許多記不真切的地方了,畢竟過去這麼多年了嘛--嘿嘿,騙人的,伊朗的1395年是我們的2016年,因為伊朗使用的是太陽曆。當時帶著的兩本參考書(LP和走遍世界)全都找不到了,有一些照片,也找不到了。這樣下去,下一個丟失的,將會是整個記憶了。
  • 伊朗見聞之一:德黑蘭
    11天的時間,我、飛爸和胖飛完成了到伊朗的第一次旅行。先後到達五座城市:德黑蘭、大不裡士、設拉子、亞茲德和伊斯法罕。基本上是以逆時針方向在伊朗的中西部劃了一個圈。當時的感受很多。現在回想,已經有許多記不真切的地方了,畢竟過去這麼多年了嘛--嘿嘿,騙人的,伊朗的1395年是我們的2016年,因為伊朗使用的是太陽曆。
  • 核科學家被殺,伊朗準備和美國、以色列開打?他沒膽量對美動武
    近日,伊朗國寶級核科學家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被刺殺,這一消息徹底激怒伊朗數萬民眾的怒火,他們自發舉行抗議活動,高喊口號:"伊朗不讓步、伊朗不屈服、要和美國開戰"。並且,數萬群眾還堅持要讓伊朗政府驅逐那些監督伊朗核項目的國際核查人員。伊朗核科學家遇刺,對伊朗的損失是相當大的。
  • 伊朗輸油管道被炸成廢鐵,德黑蘭忍著不開戰
    伊朗輸油管道被炸成廢鐵,德黑蘭忍著不開戰眾所周知,就在不久前,伊朗剛剛損失了一位頂級核物理學家,然而還有倒黴的事情在後面。據外媒12月15日的報導,伊朗西南部突然發生巨大爆炸,一條重要的輸油管道被炸成了好幾段廢鐵,現場燃起熊熊大火。儘管消防人員及時撲滅了大火,但由於輸油管道受損嚴重,伊朗原本因制裁而損失慘重的採油業更是損失慘重。
  • 伊朗已經被滲透了?
    11月對伊朗來說,可謂是眼淚之月。2020年11月27日,伊朗的國寶級核武器專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的公路上遭到暗殺。僅僅2天之後,11月29日,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穆斯林·沙赫丹(Muslim Shahdan)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附近遭無人機襲擊身亡。
  • 伊朗孤注一擲,邁出最危險一步!俄羅斯:不要貿然行動
    伊朗將軍蘇萊曼尼被美軍炸死的事件還在繼續發酵,德黑蘭對美國的暴行採取了各種報復措施。除了伊斯蘭革命衛隊使用飛彈攻擊了美國在伊拉克的兩個軍事基地外,伊朗還進一步突破了伊核協議的限制,這引起了歐洲國家的強烈反應。結果伊朗的反應更強烈,揚言要邁出最危險一步,退出另一個重要條約。
  • 老照片:1976年的伊朗,開放的德黑蘭,穿著時尚的伊朗婦女
    1960-1970年間,伊朗在巴列維國王的統治下,發展迅速,整個國家呈現出了開放的氛圍,首都德黑蘭遍地拔起現代化的建築,重塑了城市的面貌,未來數十年的城市發展計劃也制定了出來,但是這一切均在1979年的革命中被迫中止了。圖為70年代的德黑蘭,電影院門外張貼著的美國電影海報。
  • 伊朗突然提高濃縮鈾豐度,事關核武,越南人:德黑蘭不是在開玩笑
    根據《央視新聞》在1月5日的消息顯示,自從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以來,美國就不斷對伊朗採取「極限施壓」,這在近幾年裡顯得尤為明顯。為了反擊美國的做法,伊朗開始逐步減少伊核協議的執行情況,並在近日將濃縮鈾豐度提高到了20%。這是自伊核協定籤署以來的首個最高峰值。需要注意的是,相關消息曝光之後,整件事在外界眼中,已經開始變得危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