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夏祥寧代表提出的重慶涪陵至明家灣、明家灣至韓公交車的提案已得到詳細答覆。
明家灣地區客運運營現狀由涪運集團下屬的城西公司經營,主要以農村客運形式運營。之前有16輛車,日運力75次,日客流量975人次,實載率70%。根據涪運集團提供的數據,現有區域內16輛農村客車的運力完全可以保證當地群眾的基本出行。
因此當涪運集團詢問控股公司雨潤集團是否同意將農業客戶經營調整為公共運輸運營時,雨潤集團斷然拒絕。
在之前的條件下,向韓國開放涪陵至明家灣或馬鞍至明家灣主要有兩個障礙
首先是李渡地區現有農村客運系統的限制。涪運集團運營的明家灣線共有16輛客車,其中12輛車的線路運營權將於到期(有效期6年),4輛車的線路運營將於到期。在該地區農民經營期間,如果要經營新開通公交車,就要解決現有16輛農村客車的退出問題,否則,將打破許可農村客運經營體制,擾亂運輸企業利益平衡,產生客運矛盾糾紛,引發社會不穩定。
為了提前將這16輛車退出李渡區域客運運營,預計賠償費用為188萬元。經諮詢區財政局和新城區管理委員會,明確財政資金不會用於補償費用。同時,涪陵公交企業由於公交運營利潤低,不願意通過獲得公交線路運營權進行補償。
二是建議公交線路運營不好。公交運營的特點是票價低、乘客密度高、公司公益性強。區交通局對涪陵高山灣經明家灣巴士開通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和評估,並嘗試開通代表們建議的公交線路。
之前,涪陵市區經新區大廈有122、123、125、127四條公交線路,其中,122路公交車5輛,日均發車65班,日均載客1.7萬人,每天40實載率40%;123路公交車7輛,每天84趟,每天3000人,實載率37%;125路10輛車,每天100趟,每天3600名乘客,127條線路的運力為12輛車,日發車頻率120次,日均客流量6800人,實載率60%。
統計數據表明,從涪陵城市到新區建築的乘坐率相對較低,在多條公交線路的影響下,如果涪陵至明家灣公交線路再次開通,運營的公交企業將不可避免地遭受嚴重損失,因此涪陵公交公司和涪運集團均明確表示不參與擬建線路的公交運營。
涪陵區交通運輸局將認真聽取代表們的建議,著力解決公交運營與農村客運專線運營權的矛盾,盡力推動代表建議的落實。
一是繼續動員有關單位解決李渡地區農民出境補償資金。這個問題是最重要之前阻礙明家灣和公交車發展的障礙,需要一段時間來爭取機會。
二是解決李渡地區農村客運專線經營權問題。即日起,區交通局將嚴格審批許可地區農村客運專線的經營權,逐步取消李渡地區農村客運專線的經營權,為明家灣公交線路的開通做準備。
三是爭取新開通公交線路獲得適當的財政補貼。如果明家灣公交線路開通,新城區管委會原則上同意對運營公交公司給予適當的運營虧損補貼。
我們相信只要李渡地區農民退出經營補償問題就可以解決,明家灣就可以開通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