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授旗並致訓詞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維護人民利益,全心全意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杭州上城警方正是秉持了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向改革、科技、民力要警力,全力打造了示範平安街區。
以湖濱步行街為試點打造示範平安街區杭州上城公安創建新型基層社會「智」理體系
精準施策,持續發力,創建新型基層社會「智」理體系,當好「重要窗口」忠誠守護者和奮力建設者。
8月9日,來自杭州上城區公安分局無人機警務隊的15名隊員剛結束為期10天的專業化培訓。這意味著,接下來,這些隊員將在上城區湖濱步行街規範化操作無人機開展平安空巡。
無人機空巡,是上城區公安分局在打造全國示範平安街區「組合拳」中亮出的一記特色拳法。此外,網格精管,將湖濱步行街劃分為7個網格,研發安防APP,在540多家沿街店鋪張貼報警「二維碼」,實現「一掃即應」;成立保安協會,讓保安員忙時增援、閒時練兵,甚至一改往日被動局面第一時間進行矛盾糾紛調解。重落實、爭一流、造樣板,這是上城公安在新時代書寫建設「重要窗口」的高分答卷。
榜樣引領 精密智控防風險
激揚時代精神,展現窗口擔當。
18.1平方公裡的上城區是杭州的中心城區,也是目前全省區域面積最小的區縣,卻實現了浙江省平安區14連創,奪得省平安金鼎。
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上城區公安分局以人民為中心,建設以「屯警街面、秒級響應、源頭處置」為核心內涵的「平安街區」,這一舉措與以「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為內涵的新時代「楓橋經驗」一脈相承。那麼,上城區公安分局為何選擇在湖濱試點打造示範平安街區、創建新型基層社會「智」理體系?原來,上城公安一直帶著思考從現實出發——
轄區面積僅1.6平方公裡的上城湖濱,承載著年均5000餘萬人次的遊客和2000多家商業體。它是全國著名的城市CBD,也是建設展示「重要窗口」風採進程中的一處「重要展示櫃」。其中,湖濱步行街被列入全國首批(11個)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一期於去年9月28日精彩亮相。但不同於周邊區域的是,上城湖濱屬於全開放、全時空、全要素區域,有別於傳統社區封閉式、靜態化的治安要素構成,具有鮮明的「一街一帶一圈」特色,日均人流量超15萬人。繁華之下,也具有活動安保多、防控壓力大、求助警情多、社會關注度高等治安特點。因此,亟待以「平安街區」建設為載體,構建契合街區治安特點的現代警務模式,實現湖濱步行街平安建設提檔升級。
而就在湖濱步行街亮相前,上城區公安分局抽調8名精幹警力,在去年8月成立了湖濱步行街巡邏防控大隊,專門負責湖濱步行街的街巡、重大安保和日常守護。今年1月1日,湖濱步行街女子巡邏隊正式出街,這是湖濱步行街上第一支女子巡邏隊。東起延安路,西至湖濱路,南起解放路,北至慶春路,這支女子巡邏隊負責著湖濱步行街周邊0.37平方公裡的日常巡邏、便民服務、緊急情況處置等工作。為了彌補人巡的不足,上城區公安分局又組建了無人機警務隊,實現無死角空巡,護航平安。
示範平安街區的打造,社會平安網的織密,除了融入人防,更需要技防。在湖濱步行街上,觸手可及燈柱上的湖濱智芯系統,如果遊客遇到緊急情況,可通過按鈕直接求助,而求助信息將直接反饋到湖濱派出所。此外,通過布建各類智能感知系統,將各類數據全部匯入「城市大腦」系統,實現人、事、物動態管控,快速發現風險隱患和矛盾糾紛,提高預測、預警、預防能力;依託最小作戰單元,讓矛盾糾紛實現秒級響應、源頭化解。
在上城區黨群服務中心,通過熱力圖等實時感知系統,可實時監測步行街所容納的遊客,當遊客人數上升時,安保等級也隨之調整。
深學篤行 精耕細作促改革
深學篤行,讓基層派出所從繁重的任務中解脫出來,向大數據要警力、戰鬥力才是王道。
上城區公安分局通過深化「小腦+手腳」勤務機制改革,創新提出「飽和式」社區警務模式,實現「任務明、去向明、提效能」。這樣一來,派出所警力得到有效解放,街面見警率和管事率得到有效提升。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可就近接處警。此外,依託「城市大腦」系統,在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實現精準布控,可實時顯示路面警力,以在最短的黃金時間內科學指令,作出最快的處置。
7月26日下午6時多,步行街巡邏民警史冬旭帶隊巡邏到平海路靠近音樂噴泉處時,發現一名男子昏迷倒地。史冬旭從這名男子的同行人員處得知,原來,倒地男子有心臟病史,當天到步行街遊玩,由於天熱,加上環境嘈雜突發疾病,同行人員束手無策。史冬旭立即按《湖濱步行街突發性疾病處置預案》進行「教科書」式處置:現場疏導人流,力保不圍觀的同時,打開換氣通道。同時,將這一情況上報110指揮中心,請求聯動急救力量。轄區湖濱派出所綜合指揮室收到信息後,立即指揮管委會安保力量打開救援通道並確保暢通,派出人員引導急救車輛。4分鐘後,救護車趕到,醫護人員對昏迷男子進行現場搶救,待男子生命體徵平穩後,再將他轉移送醫。
聯控聯創 精細協同嚴防控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風險聯控,問題聯治,平安聯創。
經民政部門批准,上城區公安分局於去年4月17日創建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杭州市上城區「保安協會」,下設6個分會,分會又設置一級、二級、三級聯動單位,其中加入的一級聯動單位基本涵蓋了本轄區最精銳、最協作的物業保安組織,如湖濱派出所就以醫院聯盟、商圈聯盟兩大平安聯盟為班底,組建一級聯動單位7家,以巡邏中隊警力聯合聯動單位保安力量,實現核心繁華區域的快速反應。此外,根據崗位的不同,讓保安員協助化解矛盾糾紛;聯合上城區司法局,成立「保安協會」及聯動單位調解委員會,對保安員隊伍中善於做群眾工作的積極分子進行培訓,通過考核後授予「人民調解員證」,並落實「以獎代補」政策,鼓勵保安員就近化解矛盾。
科技的觸角,同樣助力了安保力量向縱深發展。上城區公安分局依託安保星APP,整合全區域的安保力量(包括民警、輔警、保安、交警、志願者、城管等),實現風險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等。目前,在湖濱步行街,共有540多家沿街店鋪張貼安保星APP報警「二維碼」,報警人只要通過掃碼進入頁面,就可根據頁面提示的「一般報警」和「緊急報警」分類操作,實現「一掃即應」。
5月3日中午12時46分左右,湖濱派出所接110指揮中心指令:步行街仁和路知味觀後廚有人持刀砍人。收到指令後,綜合指揮室立即向步行街路面執勤警力下達先期處置指令,同時聯動社會安防力量進行外部管控警戒配合。路面警力第一時間呼叫聯動武警,同時組織警力攜帶警械裝備趕往處置,趕到時僅用1分32秒。快速了解情況後,民警陳建立即區分警力,作出合理部署,同步開展行動,並將處置情況上報綜合指揮室。待巡車到場後,將持械的後廚工作人員帶至派出所作進一步處理。
忠誠履職 精彩「楓警」優服務
忠誠履職,堅持服務優先,「楓警」這邊獨好。
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關鍵在體制創新,核心則在人。湖濱步行街巡邏防控大隊牽頭組織平安聯盟、公民警校「國際驛站」和「湖濱晴雨」志願者三支力量,共同開展路面巡邏防控、同步接處警、基礎要素管理、135應急處突、綜合治理聯動、大型活動安保等多項工作,共同握緊湖濱步行街的平安之舵,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如去年10月4日晚,改造一新的湖濱步行街迎來了客流高峰。志願者們在延安路口組成了一道最美人牆,疏導行人和車輛通行。
助力民生服務,提昇平安建設。街面警力依託自助設備、流動服務車、智能巡防機器人構建「人機協同」機制,提供遊客緊急救助、尋找走失人員、歸還撿拾物品等服務,自湖濱步行街去年9月28日開街以來,幫助遊客130餘次,找回走失人員80餘名,歸還群眾撿拾物品260餘起。
警務圍著民意轉,民警圍著百姓轉。湖濱派出所深入運行警民、警律、警媒「三聯調」矛盾糾紛解決機制,成功化解湖濱銀泰與哈泊公司房屋租賃糾紛、學士路48號步行街業態改造糾紛等一系列矛盾糾紛。
「平安」千斤重,安全掛心中。這些,便是上城公安打造示範平安街區的平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