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首播帶貨1.56億
5月17日在高鐵上看到手機某寶上彈出一個新聞,晚上八點整汪涵將在此購物平臺上首播帶貨。當時自己並沒有在意。回到了家中已經是將近九點,看到很少網購的老婆正在打開手機淘寶看汪涵的直播帶貨,問了一下,是在她的前同事XX的網絡直播間直播的嗎?她回答說看直播間有點不像,沒有這麼大。
因為當時自己有點累,看到彈幕比較頻繁,應該人氣很旺。只是偶爾聽到在進行賣茅臺和賣新能源車,好像銷量不錯。因為最近名人直播帶貨的人太多,沒有關注汪涵首播帶貨最後的銷量這個消息。
18日晚上老婆回來告訴我說,是前同事的直播團隊操作的,但是是在外面租的直播間,因為當天將車子開進了直播間。說是當天晚上買了1.56億元,其中賣某品牌的新能源車就賣了1.28億元。
1夜1.28億訂單被鎖定!汪涵首播帶貨就成了直播賣車的新標杆。此外還有5000多人下單試駕,進一步幫此品牌的線下門店增加了生意。
當然,還有更多國貨品牌在這次汪涵首秀中得到幫助,尤其汪涵還幫忙促銷了大量的農副產品。數據顯示,整場直播共計有2000多萬人次觀看;一共幫各個國貨品牌帶來至少611萬進店客流;新增了64.5萬粉絲;至少有15次售罄補貨,最終銷售數據為1.56億元。
據老婆說,他在直播過程將娛樂因素寓於賣貨之中,比其他主播更加風趣。汪涵的這場首播帶貨是非常成功的,對於平臺、直播商家、所賣商品以及汪涵本人都是非常好的,是一個多贏之局。
很多直播帶貨效果慘烈
很多人或者企業看到這些明星直播帶貨都這麼耀眼,覺得直播帶貨肯定非常不錯,因此很多廠家都紛紛上馬做直播帶貨。那麼直播帶貨真的這樣容易和亮眼嗎?
實則不然,據有媒體報導,某知名家具商的定金膨脹券,直播了30場卻只賣出0.43元,某知名電器品牌優惠券,直播30場卻也只賣出1.77元。
某企業的褲子拉鏈直播33場,卻只賣出97.6元。
還有人在網上看到可以直播賣影視卡,就拿了個市代理,一共花了8千多,結果直播後卡一張都沒賣掉。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可以說他們的這些直播的效果非常慘烈。
有人歡喜有人愁,直播帶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同樣是直播帶貨,那為什麼會形成這麼冰與火的差別呢?看看最近有名的羅永浩、董明珠、汪涵、劉濤等企業和演藝界明星在進入直播帶貨之後均出現過銷售過億的場次。為什麼他們可以做到這些呢?原因如下:
首先,他們均是名人,有自己固定的很多粉絲,他們進行直播帶貨的時候,粉絲們就是自己帶貨的最好的顧客,用網際網路上的說法就是自帶流量。而在網際網路上流量就是一切,而其他直播電商主播除了薇婭、李佳琦等頭部明星外尤其缺乏這個方面的流量。
其次,由於汪涵、董明珠、羅永浩、劉濤這樣的明星可以自帶流量,因此就成為各個電商平臺的爭奪對象,承諾給予他們的直播給予平臺流量支持。而普通的電商主播是很難有機會爭取到這樣的機會的。
第三,這些明星如果轉行或者兼職來做直播帶貨的話,一定是各個媒體,包括主流媒體和自媒體所關注的對象,從而將免費替他們宣傳,這個是普通電商主播根本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第四,這些明星自己有很多同樣有名氣的朋友,他們將為明星的直播帶貨進行宣傳,從而給明星的直播帶貨的流量錦上添花。而普通電商主播在這個方面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他們自己的朋友即使幫忙轉發也不能帶來什麼流量。
第五,明星直播帶貨,肯定將有很多大品牌要求進行合作,這些品牌自己也會幫忙進行宣傳。而普通電商主播除非是品牌自己培養的主播,否則很難找到大品牌進行合作的。
綜合以上幾點,我們就能夠理解直播帶貨為什麼有人歡喜有人愁了:有人一場銷售過億,有人幾十場銷售幾毛。
小編結語
在電商直播帶貨時,如果電商主播沒有自帶流量的話,估計很難做好。以後的直播帶貨應該會跟以前的電商店鋪一樣,只有少數的頭部直播主播可以做出業績,其他絕大多數的電商主播將會是陪太子讀書。
你的關注和轉發是對小編最好的支持和鼓勵
直播電商進入戰國時代:羅永浩直播帶貨,蘑菇街直播負責人離職
魔幻的一夜,羅永浩直播首秀帶貨就超1.1億!
真的拼了,繼廣告代言後,董明珠又要直播帶貨了!
電商成本高企,創業團隊僅靠藉助電商還有希望成功嗎?
適合在家做的兼職之電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