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是用什麼方法測量星星距離的?

2020-12-23 冥維空間

當你抬頭仰望天空中,看到一顆星星或者一顆天體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它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它是在我們太陽系內還是在我們的銀河系內,還是屬於另外一個星系。天文學其實和其它學科不同的地方在於,只能去被動觀測事物,但是不能實際拿一把捲尺來測量我們看到的星星或者天體到底有多遠,那我們如何知道一顆星星的距離呢?

宇宙距離尺度

在天文學裡面有一個叫「Distance Ladder」,也就是「宇宙距離尺度」,它其實就像一個標尺,不同的距離對應著不同的標尺觀測物。測量星星距離的方法有雷達測距法、視差法、HR圖、造父變星和標準燭光,具體它們都是如何的呢?

圖解:雷達測距法、視差法、HR圖、造父變星和標準燭光測量法

雷達測距法

在我們太陽系內,其實就可以用這個雷達測距的這個方法,去測量一顆天體的距離,它是如何工作的呢?

首先我們發出一個雷達波,比如說我們去測量金星的距離,我們發送雷達波到金星,然後金星就會反射我們發出的這個無線電波,我們收到這個無線電波之後,用間隔的時間以及光速就可以求出距離了

舉例說明:

中學裡面最常用的物理公式,我們測得時間差,已知光速它的距離是多少,當然了你還需要除以2,因為雷達波到了金星再反射回地球

但是受制於信號強度以及大氣的影響,這種方法只能測量比較近的物體,再遠的物體就必須要使用另外的方法了。

視差法

在天文學裡面,只需要藉助地球公轉就可以了,把非常遠的天體當作是背景,因為我們不管如何運動,這些背景其實它都是不會動的,因為它離我們實在是太遠了,因為公轉的原因,我們和近距離的天體就會有相對的運動,所以在天上的位置也會有改變。

舉例說明:

「三角學」就是告訴我們星星距離我們有多遠。 「ESA」歐洲航天局之前發射的那顆叫做「Gaia」的太空飛行器,它其實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去測量,天體之間的距離的,根據它所獲得的這些距離,它其實繪製了一張「天體三維地圖」,其實近距離的星星,這些天體都是在動的,所以根據這種方法去測量距離。

圖解:天體三維地圖

「HR圖」

它主要描述了天體從出生到消亡了整個過程以及這顆天體的亮度,是如何變化的。

下面的圖片,縱軸其實是代表絕對星等,絕對星等就是描述這個天體有多亮,但這個亮度不會隨著你與它之間的距離改變而改變。橫軸對應的是天體的光譜

舉例說明:

天文學家都會背這麼一個口訣:「Oh Be A Fine Girl Kiss Me」。而「OBAFGKM」就是不同光譜的級別,像是我們的太陽,在光譜中就是「G star」的類別,而大多數的天體,都會從圖中的右下部分,一直運動到左上的位置。

了解了HR圖,那我們就能測天體的距離了。

首先我們觀測一個天體的光譜,發現這張光譜對應的位置,我們就能看到它的視星等的和絕對星等,通過比較視星等和絕對星等的區別,我們就能算出它的距離是多少。

視星等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看到的亮度,越遠這個物體就越暗,越近這個物體就越亮,視星等的和絕對星等有一個距離的關係,從這個距離關係我們就能推導出來,星星到底距離我們有多遠。

造父變星

造父變星就是「Cepheid Variable」,使用這種測量方法的條件是,這種星星必須要非常亮,並且會存在於一些星系裡面,所以只在知道它的距離了,那麼就知道整個星系的距離了。

舉例說明:

星星的亮度是會改變的,並且這個亮度是呈現周期性的,而根據周期性,就能推算出它的絕對星等,根據觀測它的平均亮度,就可以推導它的視星等,我們知道了絕對星等和視星等這兩個條件之後,那麼距離也就能算出來了。

結語·標準燭光

有一種天體叫「超新星」,標準燭光可以去測量十億光年以外的天體

就是一顆星星爆炸之後,發出強烈的光,而且對於這種天體,我們也是知道它的絕對星等的,只要測量下它的視星等,根據數學運算,就能把它的距離算出來。

像這樣的天體,在天文學中,被稱為「標準燭光」Standard Candle,正是因為這些天體,告訴我們宇宙其實是在膨脹的,因為它傳遞了非常遠距離的這些信息給我們

相關焦點

  • 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如何測量?方法告訴大家
    1716年哈雷就提出利用不同地點觀測金星凌日來測量日地距離的方法。首先我們要解釋一下 金星凌日是什麼意思?金星軌道在地球軌道內側,某些特殊時刻,地球、金星、太陽會在一條直線上,這時從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個小黑點一樣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天文學稱之為"金星凌日"。
  • 行星的質量是如何測量出來的?科學家給出了幾種方法,每種都實用
    因此,實現這一任務的唯一方法是通過理論方法來測量。聽起來有點難……有多少求知慾強的人自願承擔這個宇宙任務?圖解:木星的大小比太陽小一個數量級(×0.10045),但仍比地球大一個數量級(×10.9733),大紅斑大約有二到三個地球大(數量級相同)。這個理論方法由物理學組成。事實證明,這個方法非常簡單,幾乎完全取決於地心引力。
  • 天文小科普:光年——天文學的距離測量單位
    ,科學家們必須使用一種可以和浩瀚的宇宙相符的距離單位來研究天文學。天文學中常用的距離單位是光年。光年是光在一年內所行走過的距離,即9,460,730,472,581公裡,約10萬億公裡。這個距離單位不是一夜之間產生的。首先要測量出光的速度,才能確定它在一年所傳播的距離。在1676年之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光會瞬間從一個點移動到另一個點。
  • 眯著眼看大拇指測量距離,是真的嗎?
    手指測量距離現在很多的高科技武器,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設置好了可以打多遠的距離,有一個最大值和最小值,也可以調節發射的角度,準確無誤擊中目標。其實這種用大拇指測量距離的方法,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這是在測量目標物的距離,在科學上將其稱之為眼跳法測距。 在天文學上,科學家也經常用市場法來測量星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
  • 科學家測量了一下:100億億億億億億噸!
    其實百科全書上已經記錄了科學家測量的一些數字:太陽系中的八顆行星每顆的質量是1024至1027千克,而太陽達到了1030千克。我們的星系質量約為1042千克,整個可見宇宙的質量達到了1053千克左右。 人類很難想像如此巨大的質量是什麼概念。然而,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卻一直鍥而不捨地繼續完善這一看似無法衡量和絕對不可想像的測量。
  • 我們是怎麼通過光譜對星星「查戶口」的?
    天黑時,我們仰望天空,可以看到無數的星星正在眨著眼睛看我們(當然,霧霾天、多雲的時候我們是看不到的)。那麼星星是什麼樣的呢?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呢?從最開始伽利略發明瞭望遠鏡,人們就開始不斷改造觀測設備,用來研究更遠、更多的天體。可是對於遙遠的天體,我們該怎麼研究呢?
  • 珠峰登頂測量前:有人在海拔6000米追星星
    高海拔地區溫度低、氧氣稀薄,惡劣的環境會削弱人的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他和隊友們要用熟練度來彌補。 作為2020珠峰高程測量交會組的成員,李科不需要登頂,而是和隊友們在珠峰腳下的六處測量點上進行三角高程和峰頂交會測量。這是珠峰高程測量中最關鍵的一環。
  • 經緯儀的測量原理 經緯儀怎麼測量距離
    經緯儀的測量原理 經緯儀怎麼測量距離經緯儀原理是什麼?經緯儀是常見的工程測量工具,具有兩條互相垂直的轉軸,以調校望遠鏡的方位角及水平高度,主要配合地面望遠鏡使用。經緯儀的測量原理是什麼呢?下面就來看看詳細介紹。
  • 科學家發現測量宇宙鋰含量新方法:有望解開大爆炸宇宙論鋰問題
    現實中,對宇宙中氫和氦豐度的測量結果和理論預言精確相符,唯獨鋰豐度只有理論預言的三分之一。關於宇宙鋰豐度問題,科學家們眾說紛紜。但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有望就解開這一宇宙之謎,它為測量宇宙鋰含量帶來了新方法。
  • 雷射測距儀測量原理以及方法
    雷射測距儀在工作時向目標射出一束很細的激 雷射測距儀光,由光電元件接收目標反射的雷射束,計時器測定雷射束從發射到接收的時間,計算出從觀測者到目標的距離。若雷射是連續發射的,測程可達40公裡左右,襯氟蝶閥並可晝夜進行作業。    若雷射是脈衝發射的,一般絕對精度較低,但用於遠距離量,可以達到很好的相對精度。
  • 「光」跑的這麼快,它的速度是如何測量的?
    光在一秒鐘內前進的距離大約就可以繞地球赤道7圈半,也就是說,幾乎一眨眼的時間光就可以毫不費力的環遊世界。從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約為38萬公裡,光打個來回也僅僅需要兩秒多(事實上,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準確距離就是計算雷射來回所花費時間得到的)。而人類在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花費了三天多的時間才到達月球,由此可見光速有多快。光速是目前人類已知速度的上限,沒有什麼東西能運動的比光速還快。
  • 揭曉NASA測量北冰洋海冰厚度的方法!
    「ICESat-2的非凡精度和全年測量能力提供了一個令人驚喜的新工具,使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導致這些變化的機制,以及這對未來意味著什麼。」北極海冰,有海脊和裂縫科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的ICESat-2號衛星測量了北極海冰的厚度,以及冰上積雪的深度。在這裡,北冰洋的海冰形成了海脊和裂縫。
  • 在建築測量中用GPS進行測量的方法
    在建築測量中用GPS進行測量的方法 鑑於人工測量種種不足以及GPS測量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在建築測量終於有GPS技術能夠彌補人工測量的不足之處,改善建築測量的測量現狀,全面提高測量效果和測量效率。 選擇合適的GPS測量點。
  • 類星體宇宙學距離:光學幹涉測量
    距離測量是天文學研究中的一項基本但十分艱難的工作,特別是對宇宙學距離的測量直接決定了對宇宙幾何和膨脹歷史的測量。以直接的三角視差方法測量銀河系內天體距離為基礎,天文學家利用天體物理性質發明了多種測量方法。涉及不同距離尺度時,測距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同時精度各異。
  • 為什麼測量珠穆拉瑪峰的高度?這有什麼用?
    珠峰測量首先環境就很艱難,對於走南闖北的測量人員來說,什麼惡劣的環境沒遇到過?但是珠峰也可以算得上其中最困難的。因為珠峰是高海拔地區,而溫度會隨著海拔的升高而下降。珠穆拉瑪峰的高度到底是什麼?這次測出的8848.86釐米是珠峰的雪面高度,嚴格點說,是雪面海拔高。所謂海拔高,就是某一點到地球靜止海水面的高度,但因為真實情況下,海水受到潮汐力和風的作用而不停波動,所以不知道靜止海水面的位置,我們用平均海水面取而代之。
  • 殘肢長度及圍長測量方法詳解
    眾所周知,購買矽膠套之前需要對截肢者殘肢的長度及圍長進行測量,並根據測量結果為其挑選最合適的產品。那麼,測量的標準是什麼呢?如何測量才最準確呢?我整理了一些測量方法及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到你們。假肢矽膠套尺寸矽膠套殘肢長度指殘肢起點與其末端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殘肢大於15cm控制力較好,小於5cm較難發揮其功能,其測量方法如下(測量時需將肢體放鬆,用軟皮尺測量即可)。
  • 引力的傳播速度是光速,科學家是如何測量出來的?
    按照牛頓的經典力學來說,引力是瞬間作用的,不過愛因斯坦卻認為引力波與光速一致,而後來終於有科學家們證實了引力波的速度,與光速達到了一致。 什麼是引力?
  • 我們怎麼知道星星有多遠?
    首先讓我們看一看測量方法的大致分類:針對銀河系內較近的恆星,我們可以使用三角測量原理來計算距離。根據恆星的顏色,我們能夠推出其實際有多亮。我們能夠通過比較恆星實際的亮度和看上去的亮度來推定距離。對於較近的星系,除了其中恆星顏色與亮度的關係,我們還要用到星系中的脈動變星來推測距離。遙遠的星系可以利用出現在其中的超新星為基準亮度來推測距離。極其遙遠的星系離我們的距離可以由其遠離我們的速度來推測。
  • 什麼是秒差距?專家:以為只是眨眼功夫,其實相差3.26光年!
    關於距離的描述,你一般可能聽到的是千米公裡的單位,天文學上用的最多的是光年,其實還有一種天文學單位將秒差距。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他也是我們最古老的一種測量恆星距離的方法,科學家表示,秒差距是一種長度單位,通常一個秒差距,約為三十點九萬億公裡,或者代表3.26光年。從他代表的距離就可以直接看出秒差距用於測量非常大的距離,並且他是最標準的。為什麼這麼說,參考一下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
  • 肩寬是怎麼量的 肩寬的測量方法
    肩寬是怎麼量的 肩寬的測量方法 2018-05-14 14:40:47 來源:全球紡織網 肩寬是怎麼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