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落筆驚豔,讀一次感動一次

2021-01-13 處笙歌落塵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五代十國期間有名的詞人。其詞素材廣泛,用情至深誠懇,含義深沉。對後世詞壇引起了重大的影響,具有「千古詞帝」之稱。《清平樂·別來春半》是李煜的一首懷人詞,基本抒寫了李煜對小弟李從善的懷念之情。

據歷史資料描述,公元971年秋,李煜叫他的小弟李從善去宋朝上貢,不曾想到被扣壓在汴京多年未還。而這首詞則是李煜在其小弟入宋的次年春季,睹物思人所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詞的一開始兩句話「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李煜便寓情於景,道出了鬱抑內心的愁思別恨。這兩句話意思是說,自打道別之後,春季早就過了二分之一,這盡收眼底的美景使我柔腸寸斷。從這兩句話,都可以看得出李煜了解小弟沒辦法順當回來後的心緒,觸景傷懷。

那麼李煜歸根結底看到了啥子美景呢?

隨後從「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兩句話,我們可以了解,李煜可以看到的美景,是晚開的白梅花正猶如雪花飛舞一般紛亂的飄上了階梯下,和他的手上。故此李煜才說了剛把一身的落梅拭去,又落滿了一身。

這兩句話主要是對李煜愁情的勾勒。1個「亂」字道出他的心事重重,而後的「拂」字和「滿」字,則充分體現李煜直面愁情想要抑制卻又無能為力的糾結心態。

下片兩句話「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則是李煜以中國古代大雁傳書的故事,來表明對小弟的懷念之情。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李煜看到了飛回來的大雁,卻還沒有看到家書。他便設想能夠和弟弟在夢中重逢,但又怕跋山涉水,在夢中的人也不易歸來。

最後兩句「離恨恰如寸草,更行更遠還生。」則是緊承以上兩句話的句意,闡述即便在夢中的跋山涉水,但李煜依然要前行,只不過是這一走,他便得知內心的離恨就猶如那到處繁衍的寸草一般,無能為力走得多麼遠,它總是漫無邊際的存在著。

這兩句話和李煜另一首詞中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給人一種愁思別恨源源不斷的體會,讀上去顯得回味無窮。

每當讀完這首詞,腦海中就會浮現李煜無助的身影,假如你面對的境遇和他一樣,你會怎麼辦呢?

即使現已過去上千年,但我們依然可以從詩詞中找到力量,感受到那時李煜的心情,不僅是李煜,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納蘭性德等等這些,哪一個不是有感而發?

他們的詩詞中涵蓋著人生,涵蓋著愛恨情仇!這就是詩詞偉大的力量!

讀李煜,體會人生百味

李煜的詩除此以外還有很多,例如《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

近期在看1本《李煜詞傳》,裡邊收錄了李煜的詩詞,讓我們以詞為媒介,去感受李煜被歷史塵封的過往。

繁華落盡,不問世事,唯有他的詩詞,依然在綻放美麗。

此外還有《蘇軾詞傳》,蘇軾為人豁達,他的詞更加是豪放,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1個蘇軾,風雨在所難免,一任蓑衣,只管前行,沒有患得患失的顧慮,即便到了也無風雨也無晴,也沒有過多的在意,欣喜,這一份平常心,也許是蘇先生,最豁達人生的詮釋吧!

《納蘭容若詞傳》不同於以往的傳記,它以1種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以納蘭容若的詞為主線,以納蘭容若的"情"為框架,以納蘭容若的"愛"為血肉,以詩化的語言,戲劇般的場面,將我們帶進了納蘭容若的繁華生活、真誠性情、詞的巔峰,愛的痴心。

這套書一共有6本,在其中還包括有《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讀辛棄疾的詞,讓人奮發;讀李清照的詞,可以感懷,總有一些人,繡口一吐,便點綴了中華文化史上燦爛的星河。

我們不妨來一場浪漫的古典行,與詩人們來一場浪漫的約會,體會他們的人生,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總結:全詞看得出李煜抑制內心的愁思別恨,讀上去誠懇感人。尤其是這首詞的最後12字,更是以出神入化的比喻,將李煜心中無法排遣的離愁別恨體現的淋漓盡致。更讓人讀上去既為李煜的愁思別恨而感慨,同一時間又為李煜寫作水平超群,而讚不絕口。

相關焦點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隨便拿一句皆是千古名句!起筆優美,落筆驚豔《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作者·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無言」二字活畫出詞人的愁苦神態,「獨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樓的身影,孤獨的詞人默默無語,獨自登上西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絲喻愁,新穎而別致。前人以「絲」諧音「思」,用來比喻思念,如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絲」來比喻「離愁」,別有一番新意。
  • 李煜的一首封神之作,句句都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就這樣,將曾經一心沉迷於詩詞的李煜推上了皇位。當時的南唐內憂外患,每日的繁雜政務讓這位文人皇帝非常的煩,只能用詞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感,於是寫下了一曲《蝶戀花》,用來訴盡衷腸。在他所寫的眾多詞中,有一首詞是他的封神之作,這裡面的每一句我們都非常的熟悉,可謂是起句漂亮,落筆驚豔,這首詞就是《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一首詞,以及當時李煜的心境。
  • 李煜的一首名作,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四句都是名句
    而今,作為國君的李煜,溫爾文雅、一介書儒,難不成還能用一支墨筆去對付北宋數十萬的金戈鐵馬嗎?據史書記載,其實當時的李煜還是有所作為的,只是歷史統一的趨勢已然選擇了趙宋,一切的作為都是徒勞。在他寫過的眾多首詞中,有幾首是大家很熟悉的,還有一篇可以說是封神之作,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四句都是千古名句。
  •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南唐後主李煜,在歷史上知名的亡國之君,若只論開疆闢土的專業能力,李煜基本上處在最後的水準,不然南唐不會導致滅亡。時光是把殺豬刀,刀刀催人老,在李煜的內內心,時間並不可以痊癒創口,反倒給予他更為哀痛,不只是容貌的變老,也是內心的難熬。人生道路將要來到終點之前,李煜從夢中醒來,感慨萬千寫出一首詞,在他的那一些名作當中,這首詞稱得上冷門,但在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給人黯然落淚。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能確定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多首,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僅有這幾千字,字數和一篇散文差不多。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有人說,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比蘇軾、辛棄疾牛。不管這個說法對不對,筆者始終認為有些詞,蘇軾、辛棄疾、柳永都是寫不出來的,因為他們體會不到李煜內心這別樣的愁苦。不信?
  • 李煜很「大膽」的一首詞,刻畫約會時的妙齡女子,最後5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大膽"的一首詞,刻畫約會時的妙齡女子,最後5字令人心動那首古詩詞的寫作絕非易事,必須注重每一個字斟句酌的反覆推敲,每一個押韻,這一些全是融合私人感情與日常生活實質寫作出來的藝術。在歷史時間諸多皇上中,李煜的詞作水準肯定是首位,生要如夏花般絢爛,李煜針對愛情的描述也是赤裸的,是不言而喻口直心快的。他曾經寫作過那首古詩詞就是《一斛珠》,這首詞敘述了他與女子的一次約會,為了更好地寫下女子的美,他絞盡腦汁寫下女子最美的部位。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李煜臨終前一首詞,短短4句,道出悲的高境界,你讀過麼?
    然而,李煜正是用這些加起來僅有幾千字的作品,將自己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其中,最經典的一首莫過於李煜臨終前寫下的絕筆之作——《虞美人》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上闕,春花秋月代指光陰如水無休止,什麼時候會時光停滯呢?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幾句卻催人淚下,成就名篇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煜一首深藏不露的詞,全文無一怨字,卻寫出了痴情人最深的怨念
    但在銀河的另一邊,有一顆最閃亮的星,他是獨立於宋代詞壇的存在,他那麼光芒四射,讓人無法忽視,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這個生在七夕死於七夕一代詞帝,因南唐最後一位帝王的身份,備受世人關注。愛他的人迷戀他的敏感、痴情和憂鬱,畢竟作為詞人,他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至今仍是多少人心中的經典。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也就是由於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因此 他也被後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被毒殺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的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就是其亡國後寫下的那篇《虞美人》,令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後慘被毒殺。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為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此詞很冷門,卻感人至深,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什麼樣的詩詞才算得上是一首好詩詞?好的標準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上,多數讀者都喜歡那些看起來很美、讀起來很動聽的詩句。如果一首詩只是讀起來很漂亮,卻沒有很深的內容在裡面,詩裡面感情的真實程度也不夠,那麼,它就算不上是一首成功的好詩。一首成功的好詩,不僅要讓人有感動的力量,而且還要把這種感動的力量表達得恰到好處。前者需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後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積累。
  • 李煜十首經典詩詞:滲透到骨髓裡的悲哀與絕望,讀一次心痛一次
    李煜十首經典詩詞:滲透到骨髓裡的悲哀與絕望,讀一次心痛一次後人對李煜的評價很高。納蘭性德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之作及永叔、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柏楊說:「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詞學的造詣,空前絕後,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超過用在治國上。」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史稱後主。
  •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儘管李煜不善於施政,但其文化藝術才氣卻非常出色。他熟練掌握六經,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善古詩詞文章。這當中以詞的造就最高。李煜現有的三十餘首詞作中,基本上首首經典。後代也是尊他為「詞中之帝」。
  • 李煜的「封神」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詞中道出他無盡愁苦
    的確如此,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首作品,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也只不過幾千字,但是就是這區區的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最的地位!聽到小編這樣誇李煜,是不是覺得他比蘇軾,辛棄疾牛多了。不管是不是小編誇得有點大了,但本人始終認為李煜的有些詞確實高於他們。因為他們無法體會李煜的內心的那種苦楚,比如:李煜的《相見歡》!
  • 蘇軾水平很高的詞,4句共有兩個千古名句,其中7字驚豔900多年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蘇軾的一首豁達之作,詞名《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是蘇軾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全詞4句共有兩個千古名句,其中「一蓑煙雨任平生」7字更是驚豔了900多年。這首詞大家可以不背,但定要讀一次,讓大家見識什麼是真灑脫:《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李煜很牛的一首詞,僅27個字共有3個千古名句,其中一句家喻戶曉
    李煜晚年的詞作,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洗盡鉛華。他後期的詞作最大的特點是:極少用典、極少用生僻字、極少寫長詞、極少湊字數。所以當年上學時,筆者最愛的便是背他的詞。他的詞就像白開水,但讀來卻讓我們懂得,真正的好水是比加了上好的茶還要香醇的。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有四大有才的皇帝:李隆基善譜樂,宋徽宗的書法,朱由校的木工,還有就是李煜的詞。這些都堪稱是經典。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愧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