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用這種方式尋求幫助,別人會更願意幫助你

2021-01-09 我的家啊

不需要人的賈芸

人們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有些麻煩是我們自己解決不了的,因此我們總是尋求別人的幫助。

在《紅樓夢》的第24章中,賈芸想到了卜世仁叔叔想給王熙鳳一些禮物和找份工作。因為卜世仁趁著照顧父親葬禮的機會釣了一大把,此外,他還開了一家香水店,最初有冰片和麝香作為禮物。

看到卜世仁,賈芸似乎是合理的:「有件事求舅舅幫襯:要用冰片、麝香,好歹舅舅每樣賒四兩給我,八月節按數送了銀子來。」

結果,卜世仁不僅拒絕信用,還批評賈芸吃得好,甚至,他也沒有留下侄子吃飯。

事實上在尋求幫助時,大多數人,比如賈芸,都會尋找最親近的人,那些經歷過自己恩惠的人,總是覺得他們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幫助自己,事實上事實並非如此。幫助過你的人往往比幫助過你的人更有可能再次幫助你。

他們沒有請求幫助,整個家庭都毀了

當二戰,希特勒命令搜索德國中的所有猶太人,猶太人賈迪·波德決定向德國非猶太人尋求幫助。

經過仔細考慮,他挑選了兩個人,一個是銀行家金·奧尼爾,另一個是木材商人拉爾夫·貝內特。金·奧尼爾是賈迪·pomade幫助的人,因為他的支持,金·奧尼爾成了德國著名的銀行家。

拉爾夫·貝內特是一個幫助過賈迪波德mo的人,賈迪波德正是因為拉爾夫·貝內特的支持,賈迪波德才有了非凡的事業。

賈迪·波德請他的兩個兒子向拉爾夫·班納特和金·奧尼爾尋求幫助。

結果金·奧尼爾不僅沒有提供幫助,還打電話給有關部門,說一個猶太人闖進了房子,結果,賈迪波瑪德和他的妻子,以及去尋求幫助的兒子的家人,被埋葬在奧斯威辛集中營。

是拉爾夫·班納特的兒子去找拉爾夫·班納特

艾森·波德莫在拉爾夫·班尼特的幫助下,逃出日本並救了他的命。

艾森·波德死於美國,他留下了回憶錄。回憶錄中有一個句子:

根據許多人,贏得他人友好的最好方法是給予他們恩惠。其實,這是對人性的誤解,實際上,真正對你友好的人是那些給你恩惠的人。

劉奶奶,一位彬彬有禮的外婆

曾經幫助過你一次的人會比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更願意再次幫助你。如果你想得到一個人的支持,特別是那些圈外的人,你應該先找到他幫個忙,事情就會好轉意想不到。這個神奇的現象叫做「富蘭克林效應」。

《紅樓夢》中最聰明中的人是劉奶奶,她的智慧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洞察人性,了解人類「富蘭克林效應」。

當女兒女婿和家人急需幫助時,劉奶奶想到了王夫人。她沒有直接尋找王夫人,而是先找到了周瑞家。

第六次,周瑞家遇到了劉奶奶,「便已猜著幾分來意」,滿口答應:「姥姥你放心。大遠的誠心誠意來了,豈有個不教你見個真佛去的呢。」,立馬向小丫頭詢問鳳姐的下落。

當聽說小丫頭返回「二奶奶在太太屋裡」,周瑞家迅速帶著劉奶奶去找鳳姐,因為她知道「若遲一步,回事的人也多了,難說話。再歇了中覺,越發沒了時候了。」

在周瑞家的介紹下,劉奶奶如願以償地遇到了鳳姐,這對劉奶奶是個很大的幫助。周瑞家並沒有停止幫助。

事實上這對劉奶奶來說是一個難得的「要錢」機會,但是劉奶奶卻已經過時,禮貌了:「也沒甚說的,不過是來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親戚們的情分。」

聽了周瑞家後,我真的很擔心劉奶奶,我想我有勇氣踢她,我很快湊過來說:「沒甚說的便罷,若有話,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樣的。」甚至「遞眼色與劉姥姥」。這時劉奶奶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

這時,劉某讓奶奶幫她吃飯。

劉奶奶找了成功,因為她找到了合適的人,她請周瑞家幫個小忙,讓自己認識王熙鳳,在「富蘭克林」效應的影響下,周瑞家接二連三的作用越來越大,最終,劉奶奶被王熙鳳的20兩銀子和一滴錢救了出來。

尋求幫助的訣竅

羅振宇在《奇葩說》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上個世紀,美國吸塵器推銷員必須挨家挨戶地銷售上門。在他退休的那天,一位多年的銷售冠軍宣布了他的成功的秘密:

這是你在銷售上門時說的話:女士,我是吸塵器的推銷員,你能給我五分鐘時間介紹一下我們的產品嗎?

他們當然說他們不需要謝謝。關上門就結束了。

我從不這麼說,我說的總是三部曲:

首先,你好,女士,我剛路過。

第二,你的花園保存得很好。

第三,我只是口渴,你能給我一杯水嗎?

簡短的三句話包括寒暄,讚美,破冰,減壓和社交。尤其是當最後的請求幫助時,誰會因為一杯水而不幫助口渴的人?

當這位女士回到房間時,她摔倒在一杯水。當銷售冠軍喝水時,他有五分鐘時間介紹他的吸塵器嗎?他出賣了冠軍的表演,所以他做到了。

最後,羅振宇得出結論:當一個人幫助你一個小忙時,他往往會以更大的方式幫助你。

這不是利用彼此的善良,因為人是社會動物,互利是人類的本能。

因此美國政治評論家克裡斯馬修斯曾經說過:如果你想交朋友,請他幫你一個忙。

那麼,你學會了求助的技巧了嗎?也就是說,請另一方幫助一個小忙,然後請求更多幫助。

相關焦點

  • 怎麼樣讓自己做個,讓別人最願意幫助你的人
    我們一生當中,總會遇到別人請求你的幫助!而你也會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那我們如何能讓自己成為哪個,讓別人願意幫助的人呢?前幾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向我講述的說。他在做工作的時候,做得不好時特別想找人請教,但他們就是不肯教我,怎麼辦?
  • 當你困難的時候會去尋求誰的幫助?
    另一個朋友站出來說,這就是人性,當你困難的時候,不要去找那些你曾經幫助過的人,而要去找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我問:為什麼?朋友說:你上門請求幫忙,你覺得是在尋求幫助,別人認為你在討要人情,甚至是攜恩圖報,你以前幫助他的恩情不但被他給抹殺掉,還會認為你的出發點就是一種投資。
  • 一次尋求他人幫助的經歷,刷新了我的認知
    所以,哪怕自己做一個事情做得很辛苦很累的時候,我都不願意請求別人的幫助。但是這件事讓我看到:原來請求他人幫助是這麼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一個小男孩在院子裡搬一塊石頭,父親在旁邊鼓勵他:「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來!」
  • 拒絕幫助一個你不願意幫助的人有多難
    其實,我想拒絕,不願意幫助的呀。發現自己真的好蠢,不願意幫的人,但會幫。事後,又後悔自己不懂拒絕。情商太低,太笨。總是把好給了不值得的人,然後,又生自己的氣。在《恍惚人間》書友群聊到這個問題,看看大家怎麼說。陌柒柒:別人好意思為難你,為什麼你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呢?下次的話就注意一點,反正如果說幫她,自己不開心的話,那就不幫唄。嗯,不是這個,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善良。
  • 學會感恩幫助過你的人,用你的行動去踐行,給與一些人幫助
    學會感恩幫助過你的人,用你的行動去踐行,給與一些人幫助對於任何人來說生活都沒有心裏面想的那麼的容易,其實有些時候也挺簡單的,只要每天好好的不浪費每天的時光,開開心心的就可以了,不必把生活想得那麼的複雜,生活得好不好,很多時候取決於你自己的心,心態好了對一切都很積極,一切事情在你眼中那都不是事兒
  • 鬼谷子:想要別人幫助你,牢記這三條規律,遠比討好更有用
    也可以說,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一個人幫人的社會,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而且掌握的資源之後也需要幫助別人,在這種互利互惠當中推動自己人生的進步。那麼在這種時候溝通的技巧就無比的重要了,如何在與別人溝通的時候更妥當地提出自己的需求,使對方欣然接受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 求人辦事的時候,學會說這3句客套話,對方才會心甘情願幫助你
    在工作場所工作的時候,其實很多員工都有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所以他們肯定會在第一時間想到身邊的領導和同事,或者親戚朋友。在尋求幫助時,也有許多年輕人根本不知道如何與對方交談,所以小編建議你應該學會說下面三個禮貌的句子,這樣對方就會願意幫助你解決問題。
  • 職場中,我們該如何向老大尋求幫助呢?——杜拉拉升職記淺析9
    滄海·鏡在《男子高效法則》上講:尋求幫助也是一種力量,在這個世界上,獨自一個人事無法生存的,只有依靠大家的力量,才可以做出更加出色的事情。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給大家分析了,職場新人不被別人重視的時候,該怎麼做。除了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努力尋求更好的做事情的方法之外。還要放下自己的玻璃心,學會多向職場中的前輩和領導尋求幫助。
  • 羅織經: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這幾個方法,比討好更有效
    我們每個人都有尋求對方幫助的經歷,其實成功不僅要靠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別人的幫助,一個人單槍匹馬去闖肯定會艱難一些,若是有貴人的幫助會讓事情簡單不少。但討好往往只是得到同情和不走心的敷衍,勉強別人得來的幫助並不是真正的幫助。但是在《羅織經》一書中就提到了這些方法,比討好更加管用有效,能讓對方心甘情願的來幫助你。1. 不時去麻煩別人在《羅織經》一書中有這樣一個詞叫「與人添煩」,懂得這一點我們就能獲得對方的幫助。給別人增添麻煩又為什麼能獲得別人的幫助呢?
  • 想得到別人幫助,牢記這三條天規,遠比討好更有用
    有句俗語說的好「求人矮三截」,如果你想要別人幫助你的話就要拿出對方可以獲得的好處來交換,不然別人不會輕易地幫助你;再有你在求別人幫助你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語言的說話技巧,不然的話別人不但不會幫助你自己還會丟了面子。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既可以讓別人愉快的答應幫助你,又能避免丟面子呢?
  • 高情商的人求人辦事,學會這三招,不僅會獲得幫助還能收穫人脈
    4、不求回報的付出如果有人主動為你付出,還不要求你回報,那這就會給別人留下很深的印象。情商高的人就是願意為別人著想,這使他們能夠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低調一點,表現出自己的誠意,這樣別人才會願意聽你的訴求。一旦別人同意幫你,就要相信別人的能力。不要以為有了別人的承諾,你就隨便發號施令,亂指揮。這樣只會損害相互信任的基礎,以後很難共事。3、要感恩,保持謙虛別人願意幫你,無論發生什麼,你都應該心存感激,保持謙遜。記住別人的好,待人如己。
  • 尋求他人的幫助,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人際交往技巧
    每個人都渴望被需要,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別人一定樂意幫你一把,對幫助者而言,這也是一種快樂。父母都是教育我們:沒事不要麻煩別人,自己能完成的事件儘量自己做,社會上也一直為這種觀念為正確的導向。因此很多善良的人,事情都自己處理,幾乎不會請求別人幫忙,認為麻煩別人是錯誤的。然而,這類「好人」的人緣關係,卻都不太好。
  • 怎樣高效尋求他人幫助,你還在犯這些錯誤嗎?如何少走彎路……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向周圍的人尋求幫助時,我們總是期待得到他人的憐憫,尤其是當我們尋求的對象是我們的家人或者朋友的時候。我們認為他們之所以應該幫助我們,是因為我們曾經幫助過他們,或者僅僅是因為彼此之間的關係確實很近。看起來非常好,但是很遺憾,它並不總是有效。大多數時候沒有得到你所指的幫助。
  • 要想得到別人幫助,牢記老祖宗的「3句話」,遠比送禮討好有用
    人是社會動物,要想在社會上求得發展,施展才華有所作為,就一定會需要別人的幫助,沒有誰是可以脫離任何人自己獨立成功的。求得別人的幫助,也需要一些方式方法的,你不能用命令的口吻讓別人來幫助你,因為別人沒有這個義務。
  • 孩子玩具被搶,你會怎麼做?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會影響孩子性格
    在學校被人欺負,告訴父母,得到的不是父母的幫助,而是被質疑:是不是你自己惹人家了,他怎麼不欺負別人,單單欺負你呢。 後來比如,摔破膝蓋,回家也會裝作正常走路,生怕被父母發現。之後很多事情,都儘量不讓父母知道,或者是父母最後一個知道。
  • 如何走出遭遇的「問題」 尋求神的幫助?
    我們知道生活中的很多哲理,也知道信仰的真實,但是一旦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就真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了,所以學會聆聽別人的建議,是你找出問題的一條線索,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學會去明白神的心意。我們是否也看到了大衛作為一位君王,他是一個能夠聆聽別人話語的人,一位君王縱然有過失,恐怕也沒有幾個人膽敢用這樣的比喻來刺激王的神經。中國有句話叫做伴君如伴虎,所以在王的面前需要三思而後行。而作為君王的大衛聽了先知的話,不但沒有怪罪於先知拿單,反而立刻醒悟到自己的罪,並且能夠在耶和華神的面前認罪悔改。
  • 對話第15天 幫助別人美夢成真,就是幫助自己心想事成
    智者:對,你說得很對。孩子,接下來我要給你分享另外一個成功的秘訣——幫助別人美夢成真,就會幫助自己心想事成。那些大師之所以擁有頂尖人脈資源是因為他們都知道,要想「得」必須先「舍」,他們都懂得先幫助別人得到別人想要的,當他能幫助別人得到別人想要的,他就會擁有他自己想要的。大部分人怎麼思考?
  • 總是一味奢求別人幫助,就會沒有自我主見,不要太依賴旁人
    在生活當中不要一味去強求別人,也不要總是等著別人去幫助你,這樣時間久了你就會變成一個非常沒有主見的人,所以生活裡不要太依賴於旁人,在生活當中作為成年人一定會在生活裡遇到困難,遇到困難時,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尋求別人的幫助,有的人會尋求父母的幫助,有的人會尋求朋友的幫助,很少有人會自己想辦法
  • 張雨綺一句話霸氣回絕藍盈瑩:你沒有義務一定要幫助別人
    李斯丹妮即便把全部的時間都用在自己的團裡,都不一定能排練好,哪還有多餘的時間去幫助別人。若不是張雨綺站出來幫她解圍,李斯丹妮就是一個人分成兩半也完不成任務。生活中我們都有可能陷入李斯丹妮的困境,卻很少有張雨綺的乾脆。
  • 心理學:憑直覺選出一雙手,測出什麼貴人願意去幫助你
    A:B:C:D:答案分析A:願意幫助你的貴人有很多。其中就有你的老師、同學、上級領導、朋友,還有你的家人。也許你並不願意去麻煩別人,很多時候你都是一個人默默的抗事。其實你自身的善良與溫暖、執著與努力、坦蕩與豁達、自信與勇敢,早已打動並影響了你熟知的那些人。只要你願意開口,那麼你肯定會多出很多的機遇來。因為你在他們心裡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如果你得到了這些人的幫助,那麼你未來的命運肯定會變得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