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出現反酸、燒心,這種現象你是否出現過?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我國,正常人群中大約有5%-10%的人都或輕或重地出現過胃食管反流的症狀。
其實,胃食管反流是臨床上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它的發生與食管胃動力障礙有關,一些危險因素容易導致這個疾病。
危險因素一:肥胖
近些年,在全球的很多地方肥胖症的患病率顯著增加。通常,身體質量指數(BMI)增加,發生胃食管反流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此外,肥胖還可導致激素異常和胃腸動力障礙,如胃排空率延遲和食管酸清除時間延長,這些也是導致反流的原因。
危險因素二:吸菸
菸草是導致胃食管反流的中等風險因素。吸菸導致胃食管反流的機制在於顯著降低下食管括約肌壓力,且可使口腔分泌的唾液中碳酸氫根含量減少,降低中和胃酸的功能。
危險因素三:飲酒
酒精導致胃食管反流的嚴重程度受攝入的酒精含量和濃度的影響。酒精可降低LES壓力,從而誘發反流事件;同時,還可損傷和致敏食管黏膜,加重反流症狀。
此外,有研究表明,酒精可抑制胃排空,通過刺激促胃液素釋放增加胃酸的分泌,這些因素都可以導致和加重胃食管反流。
危險因素四:食物
目前,食物與胃食管反流的關係還不確切,部分患者反映咖啡、巧克力、洋蔥、檸檬水、辛辣食物可誘發胃食管反流的症狀,但這些缺乏交叉研究證實。
危險因素五:胃排空異常
胃排空延遲使胃長時間保持充盈,胃內壓超過LES壓力,容易發生餐後反流。一般胃排空延遲可由迷走神經切除術、特發性胃輕癱、幽門功能障礙和十二指腸運動障礙等引起。
危險因素六:遺傳
遺傳因素在胃食管反流發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有證據表明,胃食管反流的症狀有家族群聚現象,但需進一步證實。
小貼士
預防和改善胃食管反流,生活飲食調理很重要。肥胖、抽菸、喝酒等都會加重反流,因此患者應當控制體重,避免吃得太多、太快,不要吃完飯就躺下,晚上睡前三個小時避免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