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位於福建南部,地處閩、粵兩省交界處,土地面積約1.26萬平方千米,下轄2區8縣、代管1個縣級市,2019年常住人口516萬人。漳州原為縣級市,隸屬於龍溪地區,1985年漳州升為地級市,縣級漳州市改為薌城區,地級漳州市轄原龍溪地區9縣及新設立的薌城區。
1996年5月,析龍海部分行政區域設龍文區,之後,漳州行政區劃設有發生過較大變化。漳州地處福建經濟最發達的閩南地區,是「廈門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已逐漸成為福建第四大城市。隨著漳州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漳州市區毗連的長泰縣有望撤縣設區,成為漳州的市轄區。
長泰,位於漳州東北部,地處漳州、廈門兩市交界處,東、北與廈門毗鄰,西與華安、薌城、龍文相連,南與龍海為鄰。長泰土地面積912.67平方千米,轄4鎮1鄉,2019年常住人口22.87萬人。長泰是福建經濟強縣,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7.7億元,境內有省級重點開發區之一的長泰經濟開發區。
長泰縣城坐落龍津溪畔,南距漳州市中心僅約19千米,有銀泰西路、聯十一線、國泰路等主幹道直達漳州市區。從地形來看,從漳州市區往北一直到長泰巖溪鎮之間地形以平原為主。從經濟來看,長泰緊鄰漳州市區,與之一體化發展是必然趨勢。總之,長泰未來撤縣設區的可能性很大。
長泰也是一個讓人嚮往的地方。長泰西、北、東三面環山,南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兼有起伏平緩的丘陵,長泰「母親河」龍津溪自北向南流經全縣,其沿線地形從山峰林立的山區到人煙稠密的平原。長泰屬於海洋性顯著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緯度、海拔雖較低,但有海洋的調節,使這裡四季怡人,適宜居住。
作為「千年古縣」之一,長泰有許多名勝古蹟,如天成山、天柱山國家森林公園、古山重、文昌公園、中國慢客村、鼓鳴巖、伯公庵、長泰文廟等。天成山位於長泰縣城東南約11千米處,地處長泰、龍海交界處。天成山為戴雲山餘脈,是漳州與廈門之間的「屏障」之一,這裡遍布奇形怪狀的石頭,有天成山寺、佛字崖、布政學堂等諸多景點。
對於長泰縣,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