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說丨張平院士:中國應用5G技術進行數字基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2020-12-14 澎湃新聞

張平

張平: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致力於移動通信理論研究與創新。

創新移動通信技術,使能我國新基建

5G等數位技術在國家經濟轉型中的重要性

中國應用5G技術進行數字基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高度重視產業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這使得中國信息產業發展快速穩定,在全球產業格局中具有重要影響。

中國智能電視、智慧型手機、平板顯示等產能位居全球第一,網際網路產業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二。

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達50餘家,製造業企業也大力推動數位化轉型升級,從製造、運輸、產品等方面加速發展工業網際網路。

中國的移動通信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態勢健康,還對國民經濟其他行業起到了帶動和滲透的作用。

預計2020—2025年,5G商用將帶動超過8萬億元消費,並增加更多的新型就業機會。

對當前中國發展5G/6G的看法與建議

5G技術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增強現實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將連接人和萬物,成為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

首先,5G將為用戶提供超高清視頻、下一代社交網絡、浸入式遊戲等更加身臨其境的業務體驗,促進人類交互方式再次升級。

其次,5G將支持海量的機器通信,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為代表的典型應用場景與移動通信深度融合,預期千億量級的設備將接入5G 網絡。

更重要的是,5G還將以其超高可靠性、超低時延的卓越性能,加速如車聯網、移動醫療、工業網際網路等垂直行業應用。

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數字基建突破了「鐵公基」和房地產為代表的模式,聚焦領域傾向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一代數位技術,更著眼於「新」,有著更豐富的科技內涵,具有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特徵,體現當今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趨勢與內在需求。

5G是近一階段全球產業競爭的關鍵領域,已成為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引擎。

產業發展進程不斷加快,中國進入第一梯隊:

01.5G標準化進程良好,R15標準已正式凍結,R16即將凍結,R17版本標準已正式啟動規範制定;

02.中國和美國已成為全球5G專利申請聚集地,中國5G標準必要專利佔比超過30%;

03.世界各國高度重視5G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70個商用網絡,中國5G基站部署量超過15.6萬個,年底將超過60萬個。

但是,中國發展5G目前還存在以下3個方面問題:

01.共性技術仍有待突破。如基於SA獨立組網的技術、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以更好地支持5G低時延高可靠和廣覆蓋大連接場景需求;

02.目前5G仍處於技術驅動階段,市場需求培育仍需要一定時間,除消費類業務之外,垂直行業需求的激發和培育也是5G產業發展的重點;

03.5G商業模式和應用發展仍在探索過程中。5G的發展和應用離不開相關技術的發展及人力、財力等投入,人工智慧、高清視頻、AR/VR等支持5G融合應用發展相關的技術成熟度仍不高,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大量產業投入。

當前,對中國發展5G有以下4個方面的建議:

01.支持5G網絡快速部署。支持小基站、ORAN開源等新型網絡技術建設;

02.支持5G與垂直行業的共性技術研究,如工業控制、邊緣計算、智能車聯等,推動典型示範應用的規模化發展;

03.加強產業引導和宣傳,激發行業企業5G應用需求,從行業角度推動5G垂直應用創新與規模發展;

04.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如支持企業上市、加大社會資本投入、舉辦創新應用大賽等。

此外,隨著5G加速邁入商業化進程,6G研究的序幕已在全球徐徐拉開。

2018年,諾基亞、奧盧大學和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合作開啟「6Genesis」項目,其在2019年9月發布的白皮書提到「6G Humanity」,展望6G將助力教育創新、社會服務、城市化、工作生活轉變、公平性和可持續發展等人類關切。

2019年2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基於對6G頻譜、無線超大容量和頻譜創新應用等3大類關鍵技術的預測,開放了太赫茲頻段用於6G實驗。

2019年11月,國家科技部會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成立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正式啟動和部署我國的6G研究工作。

2020年2月,國際電聯(ITU)啟動了面向2030年及未來6G的研究工作,標誌6G正式納入國際標準化組織研究計劃。

來源 | 科技導報

歡迎關注

科普遼寧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院士說丨張平院士:中國應用5G技術進行數字基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4G改變生活 5G改變社會 6G將改變世界
    原標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4G改變生活 5G改變社會 6G將改變世界   據國內媒體報導,在日前舉辦的2020
  •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5G改變人類社會 6G則將改變世界
    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5G及6G總體專家組專家張平做了《5G創新應用為產業發展使能》主題演講。張平提出5G對我們帶來的變化,如5G的駕駛車、遠程醫療等。目前,中國的5G建設位於世界第一梯隊,表現在我們的標準和專利都是三分之一以上,我們的市場非常遼闊,我們的產業鏈關鍵環節有自己的完整產業鏈。
  • 14位院士雲集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 金鑫科技應邀參加
    12月9日至11日,由中國通信學會、中國電子學會主辦,中國通信學會物聯網委員會、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家委員會、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分會、南京郵電大學等15家單位承辦,近30家產學研單位聯合協辦的2020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CIoT 2020)在南京成功召開。
  •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6G將改變世界
    據國內媒體報導,在日前舉辦的2020網易未來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5G及6G總體專家組專家張平做了《5G創新應用為產業發展使能》主題演講。他表示,4G改變生活,5G改變了社會,6G將改變世界。張平表示,中國從5G進入世界第一梯隊,表現在我們的標準和專利都是三分之一以上,我們的市場非常遼闊,我們的產業鏈關鍵環節有自己的完整產業鏈。張平表示,5G為各個行業和全社會的拓展發展了新的空間:一是提升生產經營管理效率,二是提升產品的質量和價值,三是促進商業模式的創新。他暢想,未來6G技術將會使能智慧世界。
  • 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李德仁院士演講速記
    可快速關注我們導讀:第十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組委會榮幸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先生擔任開幕式嘉賓,並在智慧城市高峰論壇做了題為《新基建時代地理信息產業的機遇與挑戰》的精彩演講。
  • 智博會丨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未來五年數字經濟總量15.2萬億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尹浩以《新基建浪潮下的工業網際網路》為題作主旨報告。什麼是「新基建」?尹浩開篇先回答了這個問題,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主要包括了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七大領域。其中,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尹浩說,數字經濟是發展的核心,新基建就是數字經濟的基礎的保障。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談5G「新基建」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日前接受了《中國電子報》專訪,對5G「新基建」寄予厚望,並談了自己對中國5G建設的分析。5G基建是數字基建一部分王江舟認為5G新基建這三個方面,當前建設重點是第一部分,即基礎網絡的建設。「新基建就是數字基建,5G屬於數字基建的一部分,是高科技的基礎建設。
  • 數字中國研究院(福建)執行院長何昌垂院士應邀來訪北京理工大學...
    隨後,他從四個方面介紹了數字中國研究院(福建)的職責和使命:一是開展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戰略研究,在數字中國發展方向、發展戰略、政策舉措以及國際合作等方面為有關部門提供諮詢;二是組織開展數字中國建設的標準規範研究、開展相關科技研發,為數字福建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三是推動數字中國建設成果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提供系統工程諮詢、規劃設計,承接各類信息系統工程建設,開展數據資源挖掘共享和應用服務;四是推動產學研用融合發展
  •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新基建釋放「數字紅利」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新基建釋放「數字紅利」(科技名家筆談)王堅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不同,包括工業網際網路在內的「新基建」突破了「鐵公基」和房地產為代表的模式,201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深入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數字中國。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首次提出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數字紅利」大規模釋放時代。促進數據要素參與價值創造和分配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
  • 姚建銓院士:第五次科技革命為我國帶來創新發展機遇
    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在2019國際智慧城市創新發展論壇中發表演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瀟瀟/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天津5月17日訊 「中國復興是一項世紀偉業,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挑戰,有三個歷史機遇值得高度關注,首先就是當前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產業革命帶來的創新機會。」在今日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2019國際智慧城市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在演講中表示。
  • 共話5G中高頻,助力產業創新融合——5G中高頻產業技術創新發展論壇...
    論壇以「共繪中國中高頻產業藍圖,賦能數字經濟時代新機遇」為主題,共同探討跨產業協同創新機制,圍繞5G中高頻關鍵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以前沿思維,尋找創新動力源泉,旨在加速5G中高頻段產業成熟與發展,發揮順義區在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平臺作用。
  • 王江舟:5G在垂直行業還有技術挑戰 有些應用還要等到6G
    大會上,國際著名通信專家、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發表了《新基建 新勢能》的主題演講。王江舟表示,新基建現在國內很火爆,新基建是數字基建,5G是新基建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說人工智慧、大數據。數字基建實際上是高科技的基礎建設,目標是建成像高鐵、高速公路、機場、地鐵,這樣一個非常完善、高質量的基礎設施。
  • 普天技術攜手德清打造5G數字產業園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中心主任鍾南山,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陶雄強等通過視頻聯動的方式為德清站臺推介。德清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敖煜新主持大會,湖州市市委書記馬曉暉宣布開幕。普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成暐與敖煜新縣長在線籤約共同打造德清百億「5G數字產業園」。普天技術副總裁閆淑輝參加了在線籤約活動。  陶雄強在推介會上表示,德清山清水秀、人傑地靈。
  •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搞好數字經濟必須打好技術基礎」
    「要搞數字經濟必須要打好技術基礎,沒有堅強的技術基礎,數字經濟就成為了空中樓閣。」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說。9月19日,由經濟日報社與廊坊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數字經濟大會」在河北廊坊市舉行。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發表了《數字經濟與數字孿生——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演講。譚建榮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四個特徵:一是由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到物聯網技術。二是由虛擬實境技術發展到增強現實技術。三是由網格計算技術發展到雲計算技術。四是由機器學習技術發展到深度學習技術。在這些技術基礎上,產生了幾個典型的交叉領域,例如智能製造,混合現實,大數據,人工智慧等。
  •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將出席2020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大會
    屆時,國內外科研專家、政府高層、業內領軍企業高管等行業領袖將齊聚一堂,深度交流數字經濟產業各大重要領域話題,分享數字經濟下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國內知名機械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已確認將會出席本次大會,為現場嘉賓、觀眾帶來主題為《數字經濟與轉型升級: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演講。
  • 2020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在南京召開
    線上線下14位院士聚焦探討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線下線上22場峰會覆蓋物聯網從理論到應用的各個領域,一場學術及行業合作交流的盛會,圍繞數字經濟、智慧生態、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交通、智慧健康、物聯網安全、應急物聯網技術、智能高等教育等熱點主題,讓現場會人員及廣大在線聽眾共享了一次物聯網饕餮盛宴。
  • 2020網易未來大會6大院士領銜 馮侖樊剛等同臺主講
    大會由中國移動總冠名,以「洞覺 未見」為主題,匯聚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大會將進行三天的頭腦風暴、涵蓋了預見未來、新基建、人工智慧、區塊鏈、潮商業、UP生活以及和文化等論壇。最科技:全球頂尖頭腦開講2020網易未來大會嘉賓陣容超級豪華,將有六大院士領銜,馮侖、樊綱等重磅嘉賓參會,給出他們的預見與精彩觀點。
  • 譚建榮院士:新基建為產業發展開「良方」
    如今「新基建」正立潮頭,5G信息江河匯聚、AI企業崛起為峰,智能世界變得無比開闊。新基建的背景下,各行業還會有怎樣新的發展、新的機遇?本期《大咖薇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為我們解讀…… 本期嘉賓: 中國工程院院士 譚建榮 特約主持人: 安徽斯百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聯合創始人 吳鑫坤
  • 中科院院士姚建銓:實現民族復興 要抓住這三個歷史機遇
    ,我國正處於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產業革命進程中,是實現復興的關鍵歷史機遇。 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在演講中表示,中國復興是一項世紀偉業,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挑戰。其中,有三個歷史機遇值得高度關注,首先是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產業革命帶來的創新機會,其次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產業革命創造的領先機會,以及世界現代化和文明轉型的趕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