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張平: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致力於移動通信理論研究與創新。
創新移動通信技術,使能我國新基建
5G等數位技術在國家經濟轉型中的重要性
中國應用5G技術進行數字基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高度重視產業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這使得中國信息產業發展快速穩定,在全球產業格局中具有重要影響。
中國智能電視、智慧型手機、平板顯示等產能位居全球第一,網際網路產業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二。
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達50餘家,製造業企業也大力推動數位化轉型升級,從製造、運輸、產品等方面加速發展工業網際網路。
中國的移動通信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態勢健康,還對國民經濟其他行業起到了帶動和滲透的作用。
預計2020—2025年,5G商用將帶動超過8萬億元消費,並增加更多的新型就業機會。
對當前中國發展5G/6G的看法與建議
5G技術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增強現實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將連接人和萬物,成為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
首先,5G將為用戶提供超高清視頻、下一代社交網絡、浸入式遊戲等更加身臨其境的業務體驗,促進人類交互方式再次升級。
其次,5G將支持海量的機器通信,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為代表的典型應用場景與移動通信深度融合,預期千億量級的設備將接入5G 網絡。
更重要的是,5G還將以其超高可靠性、超低時延的卓越性能,加速如車聯網、移動醫療、工業網際網路等垂直行業應用。
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數字基建突破了「鐵公基」和房地產為代表的模式,聚焦領域傾向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一代數位技術,更著眼於「新」,有著更豐富的科技內涵,具有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特徵,體現當今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趨勢與內在需求。
5G是近一階段全球產業競爭的關鍵領域,已成為加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重要引擎。
產業發展進程不斷加快,中國進入第一梯隊:
01.5G標準化進程良好,R15標準已正式凍結,R16即將凍結,R17版本標準已正式啟動規範制定;
02.中國和美國已成為全球5G專利申請聚集地,中國5G標準必要專利佔比超過30%;
03.世界各國高度重視5G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70個商用網絡,中國5G基站部署量超過15.6萬個,年底將超過60萬個。
但是,中國發展5G目前還存在以下3個方面問題:
01.共性技術仍有待突破。如基於SA獨立組網的技術、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以更好地支持5G低時延高可靠和廣覆蓋大連接場景需求;
02.目前5G仍處於技術驅動階段,市場需求培育仍需要一定時間,除消費類業務之外,垂直行業需求的激發和培育也是5G產業發展的重點;
03.5G商業模式和應用發展仍在探索過程中。5G的發展和應用離不開相關技術的發展及人力、財力等投入,人工智慧、高清視頻、AR/VR等支持5G融合應用發展相關的技術成熟度仍不高,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大量產業投入。
當前,對中國發展5G有以下4個方面的建議:
01.支持5G網絡快速部署。支持小基站、ORAN開源等新型網絡技術建設;
02.支持5G與垂直行業的共性技術研究,如工業控制、邊緣計算、智能車聯等,推動典型示範應用的規模化發展;
03.加強產業引導和宣傳,激發行業企業5G應用需求,從行業角度推動5G垂直應用創新與規模發展;
04.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如支持企業上市、加大社會資本投入、舉辦創新應用大賽等。
此外,隨著5G加速邁入商業化進程,6G研究的序幕已在全球徐徐拉開。
2018年,諾基亞、奧盧大學和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合作開啟「6Genesis」項目,其在2019年9月發布的白皮書提到「6G Humanity」,展望6G將助力教育創新、社會服務、城市化、工作生活轉變、公平性和可持續發展等人類關切。
2019年2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基於對6G頻譜、無線超大容量和頻譜創新應用等3大類關鍵技術的預測,開放了太赫茲頻段用於6G實驗。
2019年11月,國家科技部會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成立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正式啟動和部署我國的6G研究工作。
2020年2月,國際電聯(ITU)啟動了面向2030年及未來6G的研究工作,標誌6G正式納入國際標準化組織研究計劃。
來源 | 科技導報
歡迎關注
科普遼寧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院士說丨張平院士:中國應用5G技術進行數字基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