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好久不關心足球話題了,我對足球淡忘得如此徹底,好像這項我曾經以青春年華去熱愛的運動與我從來沒有關係。
現場觀看世界盃足球預選賽的記憶,依舊停留在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預選賽亞洲區F組的比賽。那是1993年4月11日的日本東京國立競技體育場,日本8:0孟加拉國。當時我和孟加拉國的朋友一起去觀看,隨著比賽進行,孟加拉國的朋友臉色難看,非常尷尬。我當然能夠理解他的心情,因為中國足球的發展歷史,更是讓球迷們心酸和無法理解。
炎熱的夏日,正是高考曬狀元的時節,看到很多男女狀元喜歡踢足球的新聞,我的足球記憶被喚起,不禁想起1982年那個激情燃燒的夏天,仿佛又聽到了宋世雄那短促高昂的語調。
1982年6月13日至7月11日的西班牙世界盃,央視第一次對世界盃進行了直播,成為很多中國球迷對世界盃的最初記憶。自此,世界盃與央視在中國球迷心中深深地捆綁在了一起。
對於經歷過那個年代的球迷來說,提到那一年的世界盃,無不感慨萬千,因為那一年發生的事,對中國足球運動的發展和中國球迷對足球的認識都是一個重大轉折。
中國人開始看到足球世界盃是1978年的世界盃。央視對阿根廷隊參加的半決賽以及阿根廷和荷蘭的決賽進行了錄播,還不是現場直播。即將初中畢業的我就在這兩場世界盃足球比賽轉播中領略了足球的魅力,從此迷上了這項運動。那時電視信號是無線模擬傳播,信號會不穩定,電視畫面會出現雪花和噪音,家裡的黑白電視機是12英寸的屏幕,觀看足球比賽時,常常看不清楚射門的動作,但這些都不能把足球從我心裡趕走,它已經牢牢佔據了我稚嫩的心靈,此後我對足球運動情有獨鍾。
轉眼4年過去,迎來了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足球賽。已經被上屆的錄播完全調動起來的球迷已經不能滿足,大家想看更加鮮活的世界盃比賽。於是,央視決定加大對本屆比賽的轉播力度。不過,由於這一年國際足聯把報導權的價格定得很高,所以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電視臺就只能採取聯合轉播的辦法。央視的解決之道就是通過亞廣聯購買報導權,央視的報導小組前往香港進行解說轉播工作。
由於西班牙的時差,每逢比賽之日,整個報導組根據從西班牙直接傳過來的畫面,北京時間夜裡23點15分錄第一場,凌晨3點錄第二場,凌晨4點15分錄第三場,白天通過航空從香港快遞到北京後播出。
有過一次解說經驗的宋世雄再次成為扛鼎之人,他和同事孫正平在內的4人提前趕到香港。當地的報紙上有很多參賽球隊的資料,他們就利用空閒時間拼命搜集並且整理成冊,對著電視畫面開始解說。
這一屆世界盃,央視轉播了22場比賽,除了決賽是直播,其它場次全是錄播,9個小時的時差以及錄製的過程讓比賽成了「隔夜飯」,但球迷仍然覺得能夠看到多場世界盃比賽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能夠準時觀看錄播,省去了時差之困,反倒對吸引觀眾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一些球迷為了不在賽前知道比賽結果,不準身邊的人聽每日必修的電臺「新聞和報紙摘要」。
1982年的世界盃足球賽,中國足球隊作為亞洲一流球隊,參加了預選賽,踢出了3勝1平2負的好成績,尤其是3:0亞洲冠軍科威特的那場比賽,令人迴腸盪氣,至今想來仍興奮不已。
1981年10月18日,中國隊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迎戰西亞勁旅科威特隊,中國隊此役踢出了高水平。第21分鐘,中國隊中場核心,老將容志行接隊友劉利福傳球,單腿跳起頭球攻門,一個反彈球,攻破了科威特隊大門。
這粒進球極大的鼓舞了隊友的士氣和無數球迷。場內場外、電視機前的觀眾的情緒,像火山爆發一樣噴湧而出,大家歡聲雷動,欣喜若狂。
可是,剛過了兩分鐘,風雲突變,中國隊被判罰點球,觀眾們的心被提到嗓子眼。中國隊門將李富勝穩穩地站在球門線上,眼睛死死盯著那隻足球,科威特球員助跑、起腳、射門,只見李富勝像猛虎撲羊一般,將皮球撲住死死地壓在自己身下,球場內外又一次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三分鐘後,前鋒古廣明突進小禁區,門前一腳勁射,皮球「嘭」的一聲打在球門橫梁下沿,彈地而入,2:0,中國隊領先。下半場,前鋒沈祥福單刀赴會,再下一城,中國隊3:0拿下科威特隊。
在已經穩獲出線權的情況下,中國隊放了大假,準備養精蓄銳去西班牙踢決賽。卻不料慘遭沙特「鹹豬腳」,他們居然五球敗北,讓本來只有理論出線機會的紐西蘭,獲得了與中國踢附加賽的資格。
毫無準備的中國隊倉促上陣,在身高體壯的紐西蘭隊員的衝撞下,技術優勢無從發揮,結果以1:2敗北。就這樣,中國足球隊在一隻腳已踏進世界盃決賽圈的情況下,與世界盃痛失交臂。
看完比賽,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多少球迷呆若木雞,多少球迷仰天長嘆。
本來球迷對這次失利雖然痛心,卻也沒糾結太久,畢竟勝敗是常事,無非下次再來。以中國隊當年在亞洲的實力,晉級世界盃絕不是一個夢。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中國足球從此墮入深淵,連續多次在世界盃和奧運會足球賽預選賽的關鍵場次,出現「黑色三分鐘」的現象。
儘管中國足球隊沒有出線,讓我鬱悶了一陣子,但這絲毫也不能影響我對本屆世界盃的熱情,世界盃開賽後,一切煩惱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雖然那時足球資訊很少,但我還是通過有限的報紙信息和電視花絮以及道聽途說,了解到很多超級球星的奇聞佚事,對他們崇拜得五體投地,他們是我心中的神。想到馬上就能看見他們在比賽中的英姿了,我激動地簡直難以自持。
北京時間1982年7月12日凌晨二點半,世界盃足球賽決賽開始,也是央視第一次世界盃足球賽現場直播。90分鐘內,義大利隊3-1擊敗西德隊,奪得了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冠軍。
如果說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盃對中國球迷承擔了啟蒙作用的話,那麼1982年世界盃則是一劑催化劑,讓更多的人體會到足球的樂趣,而這種樂趣是第一時間的。
觀看足球比賽的興趣,自然有了踢球的願望。當然我的足球水平只能是業餘中業餘,速度和勇猛還算可以。
揚州當時有兩個標準足球場,一個是在我的母校揚州中學,一個是在江蘇農學院。81年高考前複習功課的晚上,有時我和同學會來到學校的足球場,他是守門員,我們練習點球射門,月亮高掛在天空,看著我們兩人球來球往,讓汗水帶走一點點壓力。
1982年世界盃足球賽,是足球中場隊員全面爆發的時代。一代巨星濟科、蘇格拉底、魯梅尼格、普拉蒂尼等都處於鼎盛時期,他們都是中場核心,在賽場上的表演精彩絕倫。在我的認知過程中,是先知道了巴西中場蘇格拉底,然後知道這個姓氏也屬於那個希臘的偉大哲學家。當我得知這位球星還是一名醫生時,我對他的敬仰更是無以復加,而他那不用助跑,原地一蹴而就的罰點球技巧,幾乎讓我的眼球都蹦出來了。
由此,我喜歡中場隊員,喜歡他們技術全面、嫻熟,頭腦冷靜,處理球穩中有序,有著出眾的大局意識和出色的控球能力,不僅能帶動球隊整體攻防,個人也擅長突破,傳球及時準確,射門有力。
我也開始嘗試踢前衛的位置,喜歡傳球給前鋒,記得有一次小型業餘比賽,我帶球突破對方的防守,在底線傳中,被我的同學隊友頭球破門成功,他誇我球傳的很到位,頭球很舒服。
1982年世界盃足球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球星們的球技,還有他們的瀟灑和帥氣。
當年很多球星都是一頭飄逸的長髮,跑動中更顯得超級灑脫。
從那開始,我和夥伴們的頭髮總是在變長,我們開始追風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