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豆
1994年,朱婷出生在周口市鄲城縣秋渠鄉朱大樓村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農民家庭,在五姐妹中排行老三,出生時家裡因超生問題被罰了款,家裡的環境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朱婷的成績也並不好,讀初一的時候,爸爸對朱婷說:「你就別上學了,跟姨媽去廣州打工。」
朱婷哀求父親:「我想讀書,以後放假去地裡撿玉米棒掙學費。」
當時的班主任建議,要不讓朱婷去搞體育看看?
於是,朱婷開啟了她的體育生涯,那個時候的她已經長到1米78。
那個時候的朱婷,一個月的生活費也就只要12元,每到飯點,便會買個饅頭,加一毛的鹹菜,摻和著吃。
除了長高,她幾乎就不長肉咯,看上去竹竿一樣,一撞就倒下。
她參加選拔,最熱門的籃球組教練嫌棄她太瘦,不經撞,拒絕了她,接下來,皮划艇組也拒絕了她,理由是「缺乏力量,沒有肌肉」。
最後,體校排球組留下了她,因為體校的教練對朱婷的身高非常滿:「朱婷是我見過的最有天賦的排球苗子,這個孩子我們要了!「
排球訓練漫長而又異常辛苦,相信看過電影《奪冠》的觀眾都可以感受得到。
雖然年代不一樣了,可是訓練的本質都離不開累和苦。
朱婷更慘,因為瘦,相當於用骨頭去撞擊,身上淤青越來越多。
不少的姐妹們因為訓練太苦了,走著走著就堅持不住放棄了,朱婷也一樣,也曾想過放棄,爸爸讓她再堅持一下下。
於是朱婷咬著牙挺了下來,因為這條路是她自己選擇的。
退一步說,不打排球,還能做什麼呢?這已經是她可以走的最後一條路了。
一個人被逼到了絕境時,要不潰不成軍,要不變得更強。
無疑,朱婷讓自己變得更強。
朱婷成了體校訓練最刻苦的孩子,每天起跳、揮臂扣球達400餘次;雙休日,別的同學回家休息,朱婷經常一個人在訓練館練習掂球、發球,球技突飛猛進。
2010年,朱婷進入國青隊,2013年4月,郎平出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將朱婷列入國家隊大名單。
和電影的差不多,郎平見到朱婷的時候,朱婷並不起眼。
營養缺乏的她,顯得弱不禁風,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在郎平眼裡,這孩子雖然「特有天賦」,但「又特別軟」,是「國內30年才出一個的排球天才」。
結果證明,郎平的眼光,真準。
2013年6月初,朱婷隨國青隊出戰瑞士精英賽,那時候的她,初出茅廬。
半個月後的世青賽,國青隊獲得冠軍,她包攬最佳得分、最佳扣球以及MVP。國際排聯官網稱她為「未來巨星」。
2013年8月,世界女排大獎賽澳門站,郎平將朱婷的放進首發陣容,那一次,是朱婷的國家隊首秀。三戰下來,朱婷均拿到全場最高分
2013年,朱婷在國內年輕一代女排隊員中嶄露頭角,而中國女排正處於復興之前的困難階段。
但其實2013年的朱婷,其實還不是真正的厲害。作為主攻,她的殺手鐧是高點強攻,可是她太瘦了,沒有力量,瞬間這個殺手鐧就出現了漏洞,而且身高優勢在防守時變成劣勢。這,都是她當時的短板。
郎平要讓朱婷全面均衡,那就註定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她不僅對朱婷進行針對性對上肢力量訓練,還特意買了蛋白粉送給她(這一點,電影中也有體現)。
郎平還不遺餘力地指導她打出不同線路,不僅要手法豐富,還有懂得「迷惑」對手,擅用吊球、抹球,打她們一個猝不及防。
2014年5月的瑞士精英賽,郎平安排朱婷主接一傳。其中有好幾次,朱婷的表現都不如人意,可是郎平都沒有換人的意思。
郎平就是要在比賽中訓練朱婷,因為好的一傳,不僅技術過關,心理素質好才是根本。
郎平寧可不要成績也要把朱婷的魄力和信心建立起來,朱婷也沒有辜負郎平的期望。
2015年女排世界盃,對於中國女排來說,也是困難重重,當時隊隊長惠若琪因手術不能參賽,其他兩位老將相繼受傷,當時壓力一下子就壓到了主攻手朱婷身上,能怎麼辦,既然不能逃避,那就硬著頭皮上。
最終,中國女排戰勝了韓國、俄羅斯,戰勝了日本,拿到奧運會入場券。
而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終於獲得了冠軍,而朱婷「王之蔑視」的表情包更讓人看得直呼過癮。
有了郎平的精心栽培下,加上朱婷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短短不到不到4年時間,朱婷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女排運動員,變成了萬眾矚目的體壇明星。
「 有時候明知得不到冠軍,我們也會竭盡全力!不在乎勝負,這種信念一直都在,從來沒有改變過。」在朱婷的心裡,這就是中國女排的精神。
朱婷一直記著郎平曾跟她說過很多次的一句話:「你不僅要做一個世界頂級的排球選手,最重要的是要做一個優秀的人。打球也是做人,你是如何打球的,也能反映出來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盛名之下,初心可貴。
很多人在有了金錢、有了名利之後,漸漸地就會迷失了自己 。
朱婷還和以前一樣。
她除了在老家給爸爸媽媽買了一套房子,買了一條小轎車,讓家裡的環境更好了一些外,她還是當年的那個女孩。
穿著普通的運動衣,拿著普通的袋子,永遠是一副低調、謙遜、沉穩的樣子。
雖然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了,她的內心時刻都保持著危機感。
朱婷仿佛永遠是那個一往無前的攀登者。
她說,她希望自己的低估可以來的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