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曼城和利物浦碰面,我總會回想起2017-18賽季那場驚心動魄的4-3。然而事實卻是,時光帶來了獎盃也帶走了那些二愣子的激情,兩隊現如今都是成熟的冠軍,所以近兩年我們期待的曼徹斯特vs默西塞德的表妹撕逼大戰大多數時候都是以茶話會的方式和平收場。
因此,當克洛普搞出一套罕見的4前鋒陣容時,利物浦球迷開始暗暗搓手手。至於這陣型該怎麼排?開場之後,渣叔很快給出了答案。
A.常規體系是4-2-3-1,薩拉赫突前,菲爾米諾前腰串聯,馬內和若塔分居左右。
B.高位逼搶體系是4-4-2,菲爾米諾位置前移和薩拉赫組成搶劫二人組,邊路跟進策應。
C.反擊體系是4-2-4或者2-4-4,只有亨德森拖後當草紙,其他諸位都往前衝。
更可怕的是,這四大前鋒都有拉邊和代打中鋒的能力,位置飄忽、轉化隨機、高位逼搶直接切斷對手的中前場聯繫,然後就地反擊神獸附體……曼城表示:這特麼誰頂得住啊。
是的,由於範戴克倒下之後還帶走了一大批陪床的,現在利物浦中後場連U21的壯丁都快告罄了,所以克洛普乾脆擺出了一套四前鋒陣型搶開局。然而,曼城開局顯然還是按照茶話會準備的——比如,羅德裡和京多安對突然的瘋狗流準備不足,幾次出球都因為拖沓被斷;比如,託雷斯、斯特林和熱蘇斯的位置太高,中場防守沒人幫忙。
於是利物浦四叉戟在開場之後撒丫子狂奔,雖然菲爾米諾延續了狀態的低迷,但架不住沃克推的誇張無比,馬內倒的也足夠借力用力……
開場十分鐘,客場1-0,搶開局計劃,捅。
然而,球員適應新陣型並不比適應駕駛位從左變到右簡單。紅軍用30%的體能條憋了個十分鐘的大招之後,各個位置上都開始水土不服。
其一,利物浦已經習慣了鋒線三叉戟配搭中場三個工具人,現在後腰位置只剩下亨德森和維納爾杜姆,倆人幹仨人的活兒,分工的改變和額外的覆蓋都是個體力活兒。
其二,中場2v3需要前腰回撤幫忙防守,但菲米的防守能力擱在前鋒堆裡是個盾,擱在腰子群裡就不夠看了。
其三,打好4-2-3-1的邊前衛承擔著邊路補防的重任,但馬內當了五年邊鋒,一看就反擊機會就搶先往前跑,「我實在是控幾不了我技幾。」
在領先之後,利物浦自己漸漸的未戰先亂,多次出現踩隊友腳後跟或者左右順拐等新兵症候群,瓜帥一看,感情你們也就是紙老虎圖一痛快,所以很快做出三項調整——高位逼搶增加利物浦的出球難度,邊後衛內收到後腰保護中路,以及,熱蘇斯回撤增加中場拿球點。這麼一折騰,只要利物浦邊路全衝上去,中場立刻會變成2v5……
於是,利物浦的防線很快變成了多米諾骨牌:馬內位置太高——羅伯遜也得跟著上——被斷球反擊馬內回不來——維納爾杜姆就得往邊路補——中路一共就倆腰子隊長還得伺候著服侍太子——菲爾米諾仍在前方高串聯——中場、中路、弧頂、心臟、核心地帶一片中空——曼城腰板一挺,露出了丁丁。
默西塞德表姐妹,本周在面對曼徹斯特雙雄時都犯了同樣的問題:B費和德布勞內,已經很久沒享受到如此空曠的防守了。至於熱蘇斯拿球轉身連停帶過戲耍阿諾德……我只能說,小耶穌你複習深了,阿諾德的防守能力根本不值得你用這麼高級的過人動作。
就這樣,曼城在開場半小時之後拿回了比賽的主動權,而且德布勞內的表演還遠未結束。第32分鐘曼城反擊,杜牧再次補防到邊路,丁丁在弧頂拿到遠射機會;第40分鐘曼城又來一波,杜牧提前中路橫走,丁丁馬上切換邊路模式,一腳傳中準確砸到戈麥斯的手臂,然後鄭重的拿球走向了點球點……
下面,請大家結合圖片回答這道選擇題。
問:以下哪個選項造成了德布勞內點球罰失?
A.丁丁是兒軍夢,現在正是投軍之時。
B.丁丁同情那些需要用木葉村忍者姿勢來避免手球的後衛,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果斷踢偏。
C.昨天是世界踢飛點球日。歐洲主流聯賽判罰的21個點球踢飛了10個,萊斯特城、霍芬海姆、皇家社會、維森吉特、沃爾夫斯堡、澤尼特都入群,不跟上潮流就不是一個合格的TFboy。
總體來說,上半場兩隊踢出了極高的技戰術水平,雙方你來我往看爽了深夜的東方。於是中場休息時各路球迷都開啟了自嗨模式,「來吧,下半場讓我們看看三前鋒vs四前鋒的對捅,沙奇裡和福登的後手,用英超最高水平的對攻流,引領耶穌與穆罕默德的宿命一戰!」
然後兩隊走出更衣室又帶了10分鐘的高節奏……再然後……Zzzzzz……
——利物浦用沙奇裡換下菲爾米諾打了中場的位置,兩個邊鋒加強了回撤防守力度。邊路的進攻不再犀利,但中路的防守厚度卻加強了。
——曼城忌憚利物浦死亡三小搭配沙奇裡的反擊,也一直不敢投入太多進攻兵力。京多安和羅德裡在進攻投入不夠,導致德布勞內大部分時候都要單挑利物浦倆腰子,下半場僅完成了五次成功傳球。
再加上阿諾德的受傷、雨戰的影響、熱蘇斯和斯特林的快樂,兩隊本著「都不敢玩命,也都不想輸」的戰術默契,最後30分鐘裡傳傳倒倒,時間竟然就這麼默默的過去了……
沒法子,兩支球隊都太累了。曼城20天7戰,利物浦22天7戰,都已是強弩之末難入魯縞。最後時刻,兩支擅長絕殺的球隊甚至連睡獅猛醒、鳳凰涅槃、瀕死階段突然打開了主角光環著一part都省了,以一個極為和平的任意球處理結束了正常比賽。
最終,曼城1-1和利物浦握手言和。兩支球隊帶來了火星撞地球的上半場,但經過了一個中場休息雙方的雄偉形象一起轟然倒地,下半場就像川普vs拜登,看著挺熱鬧,但要在倆人選個更好的你還真是不知道該選紅還是藍。
當然,對於利物浦來,四個賽季以來首次在伊蒂哈德拿到積分已是勝利。而對於曼城來說,本場比賽鞏固了迪亞斯的防線中堅地位,找到了最佳左後衛坎塞洛,京多安的表現也不值得開會,唯一輸給利物浦的是……
「咳咳,紅軍啊,你們的四叉戟是挺好的,但我們更羨慕你們陣中能有兩個省心的點球手——比如,大米,比如,老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