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乾燥拉不出來怎麼辦?話說,每個新手爸媽都是「便便研究生」。
同一坨便便,媽媽們總能有10086種解讀方法。
尤其是添加輔食後,很多寶寶的便便會發生細微改變,甚至會出現大便乾結、排便困難的情況。
大部分媽媽們在「研究」時,往往都會陷入一個誤區:多喝水,能排便!
但實際上......
01—喝水不能緩解大便乾結
先表著急打我!聽我慢慢給大家解釋!
舉個慄子,咱今天喝2升水,明天喝4升水,結果會是,我們只會增加上廁所的頻率,但卻不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
排便困難、便秘多喝水,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是一個道理。
寶寶喝進去的水會在結腸上端就全部吸收到血裡頭了,會通過腎臟排洩出來。
而結腸下一端的水分,是纖維素被細菌敗解後產生的水,跟喝的水沒有直接關係。
便便裡的水主要由腸道中的細菌敗解纖維素而獲得的,極少量來自我們攝入的水分。
所以,喝再多水,不補充纖維素,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便秘問題!
那纖維素從哪裡來呢?
大部分來自於蔬菜和水果。
不同月齡的寶寶,每天攝入量可參考下圖。
此外,不同月齡的孩子添加蔬菜、水果,也需要遵循由單一到多樣,由稀到稠的基本原則。
美國兒科學會還建議,1歲以下都不建議喝果汁(包括鮮榨果汁)。
不同性狀的蔬果,營養價值優先級如下:
02—亂吃益生菌,不能有效緩解便秘
寶媽們可能又要反駁了:
纖維素靠細菌來敗解,那我為啥給娃補了益生菌,還是不見效果呢?
咱先好好回想一下,有沒有忽視這幾個問題:
1 量夠了嗎?
益生菌的量是以「億」為單位來計算的!
醫生的推薦是:每次應該吃50~150億個益生菌。
尤其是對孩子來說,更得注意「量」。
如果服食的量過少,真正到達腸道發揮作用的益生菌就所剩無幾了,當然也就不足以起到應有的效果。
2 衝服水溫合適嗎?
作為活菌,而且又是在人體內存活,益生菌的最佳生長溫度和人類腸道正常溫度相近,約為37℃。建議把益生菌製劑衝水時,水溫不超過40℃。
3 避開這幾個益生菌「殺手」了嗎?
益生菌就好像一個「嬌俏」的「小姑娘」,害怕很多東西。
尤其是氧氣、抗生素、消毒劑。
它是厭氧菌,接觸空氣太久,很容易就「嗝屁」,所以益生菌製劑,隨衝隨喝;
它雖是「良民」,但其本質仍是細菌,一旦遇到敵我不分的抗生素,也容易被「誤殺」,與抗生素同服,需間隔2小時以上;
濫用消毒劑,對寶寶也不是好事兒,一旦小手沾上殘留的消毒劑成分,再被吃進肚子裡,也會引發腸道菌群失衡,沒有足夠的益生菌敗解纖維素,也會導致大便乾結、便秘。
4 有沒有搭配纖維素?
纖維素是益生菌賴以生存的食物。
在治療便秘時,若只服用益生菌,卻沒有給孩子增加蔬菜、水果、或乳果糖等纖維素成分,就無法產生水,自然就起不到治療便秘的作用。
03—有效緩解便秘的方法是......
所以,想要緩解寶寶便秘,就需要在攝入足量益生菌的同時,補充足夠的纖維素,二者相輔相成,才會「所向披靡」啊~
益生菌的選擇也有講究,一定要選擇國家批准的這12個菌株。
便秘是個長期過程,治療便秘可不要「見好就收」,一見效就停!一定要按醫囑,吃夠劑量和療程。
以上就是美好蘊育對寶寶大便乾燥拉不出來怎麼辦相關知識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