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裡堡市場要搬到唐王?新時報記者探訪當地:有蔬菜市場項目正在徵地

2020-12-23 濟南時報

11月17日上午,一條「七裡堡批發市場有可能要搬到唐王片區」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新時報記者探訪歷城區唐王街道大徐家莊村,該村已張貼擬徵收土地補償安置公告。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部分功能擬搬遷的消息得到了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工作人員的確認。

唐王將建蔬菜批發市場項目,正在徵地

18日上午,大徐家莊村涼亭內的四五名老人都表示,知道村內有土地即將徵收的消息。他們說,在大徐家莊村委會門口見過和網上一模一樣的公告。「聽說是七裡堡批發市場要搬過來,土地凍結了。」村民提到,約10天前,他們見到了前往村裡丈量擬徵收土地的工作人員。

大徐家莊村即將徵收的土地

「七裡堡真搬過來,我們往外賣菜方便,流轉出去的土地準備收回來。」一名村民說,公告明確,擬徵收土地用於建設蔬菜批發市場,這將帶動村裡的產業發展。即將徵收的土地在大徐家莊村的西北角,其中部分土地上近兩年栽了桃樹,部分閒置。

新時報記者在大徐家莊村公示欄見到了《土地徵收啟動公告》和《關於大徐家莊村擬徵收土地補償安置公告》,落款分別為10月26日和11月13日。公告稱,擬徵土地東至大徐家莊村集體土地、西至濟高高速、南至大徐家莊村集體土地、北至荷花北路,徵收土地總面積9.2998公頃(相當於139.5畝),其中絕大部分是耕地。

此次擬徵收土地用於唐王蔬菜批發市場項目建設,擬於10月27日至11月26日由相關部門勘測界定和清點確認。公告還明確了補償標準和安置意見。一徐姓村民證實,他們了解補償安置的內容,最快本月將收到補償款。

南北走向的老陳路穿過大徐家莊村。多名村民稱,擬徵收土地位於老陳路西側,這條路距離濟高高速約800米。大徐家莊村靠近歷城區與章丘區交界處,該村與白雲湖景區直線距離約4公裡,騎行距離不過5公裡。

大徐家莊村村委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得到的消息是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將搬遷至擬徵收土地,「村民不用出遠門打工,村裡的閒置土地也能利用起來。」在工作人員看來,批發市場落地後,將給該村和周邊村莊帶來極大利好。一名工作人員翻看筆記後說,項目或命名「濟南市農產品創新產業園」。目前,網上暫時無法檢索到該產業園的信息。

翻閱近兩年唐王街道籤約的大型項目、歷城區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唐王鎮鄉村振興》規劃,都未提及計劃在大徐家莊村建大型蔬菜批發市場。

七裡堡綜合市場商戶暫未接到搬遷通知

不同於大徐家莊村村民對新項目的期待,對於市場可能搬遷的消息,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的商戶更多是迷茫和觀望。19日上午,新時報記者採訪市場內的4家商戶,他們均表示沒有明確接到市場搬遷的通知,但每個人對市場搬遷後都有不同的計劃。

一名經營茶葉的商戶稱,去年聽鄰近的商戶聊起過市場搬遷,「如果市場真搬了,我不打算搬過去,在市區其他地方也有門店,搬到太遠的地方去,這個店就變得可看可不看,不打算要了。」

另一個在市場上經營蔬菜批發的商戶表示,他在自媒體平臺看到了市場可能搬到唐王的信息,「聽說七裡堡之前也去唐王考察過。一個新市場養起來,至少需要三五年時間,如果只有一兩塊錢的差價,開餐館的客戶可能就在市區進貨了,不願意去那麼遠的地方進貨。」該商戶表示,如果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確認搬往唐王,他不打算跟著搬過去。

大徐家莊村集正在徵收的土地

在地圖上,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距離大徐家莊村超過36公裡,白天駕車需1小時,騎電動車至少2小時。

業戶陳先生表示,聽說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將保留一個便民市場,「聽說之前和蓋家溝籤過合同,但沒去成。這次在唐王規劃的一期面積150畝,是個綜合市場。」陳先生說,多年前曾聽說過市場外遷的消息,市場遠離市區會影響進貨、送貨,有一個陣痛期,但他能夠理解,距離遠近對新址的所有商戶來說都是公平的。但他並不認為這次搬遷一定會成功,「畢竟還沒籤約,沒到最後,誰也不好說是不是真的要搬。」

一名經營肉類的商戶表示,多數人都在觀望,市場外遷的事提了一兩年,一直沒有實際行動,「搬過去對生意肯定有影響,小的客戶可能就不過去進貨了。我們在附近安了家,唐王離家太遠。」該商戶表示,如果唐王的新市場建設得好,他也會考慮搬過去。

搬遷的信息讓網友分為兩派,支持者認為,市場搬遷有利於洪家樓片區整體環境提升;反對者認為,市民買菜、商家進貨的便利度降低,最終成本將轉嫁到普通消費者身上。

採訪中,多數商戶的困惑在於,網上有了市場搬遷的謠言,他們卻難以確認消息真偽。

七裡堡綜合市場或搬遷批發功能

對於七裡堡綜合市場搬遷的消息,主管部門給出了較為明確的答覆。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僅表示「有可能會搬遷」。

新時報記者以七裡堡批發市場商戶身份詢問了洪家樓街道辦事處、唐王街道辦事處和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洪家樓街道辦事城管科工作人員表示「可能搬、不好說」;唐王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詢問負責人後稱,建議諮詢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歷城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貿科工作人員稱,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將遷走批發功能,暫定前往唐王街道大徐家莊村,地塊目前正在徵地,還要辦規劃、走手續,尚不能確定搬遷時間。「零售區域怎麼安排不好說,七裡堡批發市場現址要提升改造。」

濟南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處的職能包括指導「大宗商品批發市場和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建設與發展」。該處工作人員婉拒了關於七裡堡市場搬遷信息的採訪。

「誰說的(要搬遷)?沒有規劃,最近幾年搬不了。」新時報記者採訪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唐王是他們的新項目,正在考察的新項目。該工作人員表示,好多人詢問搬遷的事情,實際上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不搬」。

19日晚,記者採訪該市場另一工作人員時,對方說,市場有搬遷的可能,目前尚未籤約,具體的搬遷時間要看進度,「不好說,我們這裡沒法正面答覆,最好詢問主管部門。」對方表示,可以確認的是擬搬遷位置發布了徵地公告,100多畝地。市場搬遷涉及許多方面,需成立專門的工作組解決各種問題。徵地面積與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現址面積相仿。

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擬搬遷唐王的消息並非空穴來風。歷城區政府官網的信息顯示,今年3月,歷城區工信(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帶隊,召集七裡堡批發市場管理團隊、唐王街道相關負責人等到唐王街道辦事處韓西地塊進行實地考察,「隨著城鎮化推進的進程,七裡堡市場所在位置由城市郊區逐漸發展成為城市中心區域。出於環保、交通等方面的壓力,順應濟南市大型批發市場搬遷至外環路以外的規劃布局,經區委、區政府決策,實施七裡堡市場改造提升暨部分功能外遷,結合消費提檔升級要求,形成打造現代農產品加工物流配送中心暨冷鏈物流中心。」

據了解,歷城區在今年3月就已成立七裡堡市場搬遷工作領導小組,並多次召集七裡堡市場管理團隊赴董家街道謝家屯村、前二舍村、濟鋼集團翼板公司、唐王街道等多處地塊實地考察選址。此前,一名商戶接受採訪時也提到,市場考察過濟鋼片區。

公開信息顯示,七裡堡市場是輻射整個濟南東部及周邊鄉鎮的大型綜合類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市場佔地八萬平方米,業主約2200多戶,年交易額超過43億元,經營品類三萬餘種,是濟南市的「菜籃子」和「米袋子」。工商信息顯示,濟南七裡堡市場有限公司的兩個股東分別為廈門信地集團有限公司和廈門合信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吳迪的大多數房地產公司、體育文化有限公司布局在長江以南。

「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搬遷的話,很難。我們也聽說了它要搬的消息,給了土地,但需要投資數億元。」一名長期鑽研濟南專業市場外遷的人士表示,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不算專業的批發市場,任何市場搬遷都需要考慮投資回報比。

新時報記者:杜林

相關焦點

  • 記者探訪濟南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商戶絕大多數已經復工
    點,當記者來到濟南七裡堡綜合批發市場時,這裡的人們早已忙碌起來。這個有著1600多家商戶的綜合市場,每天向濟南市民供應近2000噸蔬果糧油。城市裡最有煙火氣的地方,莫過於農貿市場。他們的戰疫經歷又何嘗不是這個城市戰疫的縮影。如今,這裡的商戶絕大多數已經恢復正常經營,熟悉的生活也正在回歸。
  • 新時報記者探訪濟南市場:冬季電熱毯熱銷,有市場售低價「三無」產品
    對此,新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濟南部分市場,發現部分低價電熱毯不帶有任何商標,還有些則查詢不到廠商和生產許可證號。「那個電熱毯是我父親用的,家裡有暖氣也有空調,但是老人就喜歡用這個。」趙先生告訴新時報記者,若不是那天家裡有人及時查看,後果不堪設想。「這種需要加熱、充電的東西,質量竟然這麼不過關,實在是太讓人生氣了。」趙先生說,事情發生後他們立馬找售賣電熱毯的超市討要說法,超市方予以了一定賠償,事情才算平息。
  • 記者探訪濟南三文魚銷售情況 多數超市已停售 部分日料店仍在售
    新時報記者孟天宇 吳聖男 攝  北京已連續發現多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6月13日起,北京等地的主要商超下架三文魚。那麼,濟南的情況如何?13日下午,新時報記者探訪了濟南海鮮市場和各大超市及日料店,發現大多數超市已停止售賣三文魚,但仍有日料店在售生鮮三文魚。
  • 新時報記者探訪濟南「冰工廠」:日產10噸食用冰,冷庫...
    為了在酷暑中尋求一絲涼意,新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濟南長清區一家「冰工廠」。工人同一動作重複萬次,生物冰車間其實「不冰」27日上午,新時報記者來到位於長清區的濟南東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透過食用冰車間的窗戶,記者觀察到有兩名佩戴口罩、帽子,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坐在車間內,正將冰塊裝入袋中。食用冰車間內的溫度要低於室外溫度,且光線也較為幽暗。一名工作人員坐在椅子上,手中拿著一個無菌的包裝袋,只見她輕踩腳下的踏板,冰塊就從機器中「哐啷哐啷」地傾瀉出來,進入袋中。而袋子的下方放著一個電子秤。
  • 學校、醫院、市場、賓館、車站等重點區域防控現狀如何?來看記者探訪
    在隔離病區前,記者看到了好似一個大貨櫃的方艙CT。CT技師許智豪告訴記者,每接待完一位患者,CT室都要進行一次消毒。「換床單,用酒精噴灑地面,再擦拭CT臺,最後打開門保持通風。」 航天醫院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航天醫院探訪。
  • 探訪濟南口罩市場:現貨充足,購買人數有所增加
    10月13日,記者探訪市區15家商超、便利店和藥店,發現口罩供應充足,多數藥店和大型超市口罩可以保證現貨供應。目前,市面口罩現貨售價基本每隻2元左右,袋裝十片口罩從6元到10元不等,市民購買人數較多。此外,從品種上看,兒童口罩在漱玉平民大藥房、平嘉大藥店等專業藥店均有售賣。
  • 「小蔬菜」有了「大舞臺」 幹壩子村農產品交易市場建成
    「小蔬菜」有了「大舞臺」 幹壩子村農產品交易市場建成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9-28     來源:這裡仁和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記者探訪勾莊批發市場:有魚有肉有菜 杭城「菜籃子」供應充足
    >早上9點多,記者來到杭州蔬菜市場,想要進門,必須佩戴口罩,還要接受體溫檢測。走進市場,記者看到,葉菜、蘿蔔、玉米、洋蔥、大蔥等蔬菜在不同的攤位上堆放著。市場裡不斷有大貨車拉著貨進來,也有小貨車裝著蔬菜離開。
  • 一場蔬菜批發市場裡的辣椒種收博弈
    10月14日,遼寧北鎮市窟窿臺蔬菜批發市場,辣椒的收購已經快結束了,不少收購商已經走了,椒農們賣菜的壓力也變得有些大了。一車尖椒正在市場裡卸貨。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去年4塊,今年4毛中午十二點半左右,趙庸談妥了價格,將一袋袋尖椒直接傾倒在攤位處的地上,堆成了一堆,然後開車去稱車重。
  • 濟南第8家大潤發門店明天開業,新時報記者探訪
    據新時報記者了解,該門店面積達到15000平方米,商品超過30000種,為大潤發華北區體量最大的門店,也是華北區第一家大潤發新零售店。據該門店工作人員介紹,在線下,「新零售」在動線設計、貨架擺放等方面與以往有了較大提升;在線上,後期將上線「大潤發優鮮「「淘鮮達」等平臺。此前,歷下店已在原基礎上進行了「新零售」的提升。
  • 記者實地探訪廣州部分大型超市及肉菜市場:麵條、蔬菜、速凍食品等...
    同日,為了一探究竟,記者來到廣州小區的超市、勝佳超市、高端超市TASTE以及位於廣州越秀區的登峰肉菜市場、東川肉菜市場,發現超市裡被搶購最多的就是蔬菜、掛麵、雞蛋、速凍食品、消毒型洗手液及方便麵,有些超市甚至連飲料和礦泉水都沒有貨了;而在肉菜市場,記者發現蔬菜、糧油、大米的供應還較為充足,但豬肉就沒有了。
  • 蔬菜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雲南最大蔬菜批發市場見聞
    新華社昆明2月7日電 題:蔬菜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雲南最大蔬菜批發市場見聞新華社記者浦超大白菜要3噸、四季豆要2噸、黃瓜要900公斤、番茄要800公斤……凌晨3點,昆明市王旗營蔬菜批發市場裡人頭攢動
  • 記者實地探訪宏進市場:進入市場需經「三步曲」
    玉林宏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是玉林的大型市場,人流、車流量大。在疫情防控期間,宏進市場採取多項舉措加強疫情防控工作,有力地規範農貿市場秩序,為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保障生活供應創造良好的環境。▲請點擊觀看視頻記者李偉旗「現在我所在的位置是宏進市場的西門。
  • 實地探訪東營市民「菜籃子」:蔬菜、肉、蛋均有保障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2月18日訊(記者 李乃馨 陳麗偉)「前兩天蔬菜的品種還比較少,這幾天特別全了。」2月18日,東營市民王女士在勝大超市錦華店選購蔬菜,貨架上琳琅滿目的菜品讓她安心不少。「不用再像前幾天那樣囤菜了。」
  • 黑馬市場眾業戶全力保障蔬菜充足供應
    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石秀秀土豆每公斤3元、大白菜每公斤3元……1月29日,在德州黑馬農貿批發市場東區,五六家業戶正在門前空地擺攤銷售。業戶王玉峰今天共運來5萬公斤白蘿蔔,他表示:「疫情當前,作為一名蔬菜批發商也要全力以赴,保證蔬菜供應量充足,而且絕不漲價! 」「菜價確實便宜,甚至比春節前賣的價錢還低,很實惠。」
  • 石家莊蔬菜供應充足 商超、小店線上線下忙---記者走訪市場見聞
    新華社石家莊1月10日電 題:石家莊蔬菜供應充足 商超、小店線上線下忙----記者走訪市場見聞新華社記者白明山、範世輝10日早晨,記者經過測溫、掃碼、登記後,進入石家莊裕華區石門小區。離社區大門不遠處有兩個小區超市,門外韭菜、西紅柿、豬肉等擺放在顯眼位置,居民正有序購物。
  • 新時報記者組團玩跨界,體驗「職業趕集人」,猜猜賺了多少
    於是,新時報趕集體驗四人團正式成立,帶你親身體驗趕集人的日常。1月13日,小樂子在刷抖音時找到了我們趕大集的第一種貨源——糖果。她通過微信下單,以7.5元一斤的價格購買了60斤散裝糖果,同時以4元每個的價格購置了20個裝糖的大盒子,以1元每個的價格購置了50個裝糖的小盒子。
  • 記者探訪"五一"南京眾彩市場,試吃報告來了!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南京眾彩蔬菜批發市場每天的交易量在3000噸左右。  南京蔬菜市場供應足、品種多,隨著氣溫升高,菜價普遍回落。南京眾彩蔬菜批發市場經營戶査澤金告訴記者:「這兩天溫度高,菜長得比較快,量就大了,價格就便宜了。」
  • 新發地市場休市 一天數萬噸蔬菜如何從河北運到北京?
    「今天上午能摘出2000多斤,都要送到清河沿果菜批發市場,當天就能到北京。」鄭亞男告訴記者,之所以沒有提前摘,就是要保證蔬菜新鮮,「為了供應首都『菜籃子』,我們菜農也得出一份力」。  鄭亞男所說的清河沿果菜批發市場位於灤南縣姚王莊鎮,是國家定點蔬菜批發市場,日交易量約為400噸,主要銷往京津、東北等地。
  • 高碑店新發地市場雨後馬路成"泥湯"回覆:路面正在硬化
    在園區東側的一塊空地上,已經有批發蘋果和哈密瓜的商戶入駐。該區域地面並未做硬化,雨後路面泥濘不堪,有路段淤泥嚴重堆積,深度達10釐米,嚴重影響通行。現場有大量工人和多輛鏟車正在進行清淤作業。有商戶向河北青年報記者反映,一下雨就這樣,"昨天根本進不來,全都是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