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冠疫情在2020年侵襲世界足壇,各大賽事紛紛停擺。目前看來,歐冠即便複賽也要等到盛夏。在沒有各大聯賽群雄逐鹿的日子,聽聽歐冠那過去的故事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從歐冠改制的1992年說起,筆者將用淺顯的筆墨帶你感受歐冠賽場的風雲際會。
從形式上看,1992年歐冠改制是這項偉大賽事的分水嶺;但如果從實際效果看,1995年頒布的博斯曼法案真正地讓歐洲足球分層。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之前,來自五大聯賽和荷甲葡超之外的球隊還能撐起歐冠風雲的一片天空,而在那之後,大球會壟斷了榮譽的市場——一個顯著的事實是,1995年之後,只有波爾圖一支非五大聯賽球隊歐冠折桂。
歐冠改制後的歷屆冠軍,1995年是分水嶺
歐冠擴軍以及大聯賽球隊的不斷湧入當然是歐冠變局的一個主因,但真正導致足球兩極分化的則是博斯曼法案。而在那之前的1994/95賽季,一支朝氣蓬勃的巔峰阿賈克斯踏著米蘭王朝的屍體登頂歐洲,他們最終沒能鑄就又一代賈府王朝,卻改變了整個足球世界。
【背景:什麼是博斯曼法案?】
在講述阿賈克斯的傳奇故事之前,我們還是先聊聊博斯曼法案。
讓-馬克-博斯曼,是一名比利時球員的名字,他並非職業球員中的天皇巨星,卻永遠被記錄在足球的史冊中。1990年,法國球隊敦刻爾克想要從比利時球隊RFC列日引進合同到期的博斯曼,後者當時要價1200萬,前者覺得這是漫天要價,交易擱置。此後又經歷一系列波折,博斯曼只能留隊。
球員時代的博斯曼,籍籍無名
博斯曼只能接受大幅降薪繼續效力RFC列日,並且只能為預備隊踢球的局面。對於一名職業球員來說,這是十分尷尬的事情,於是他聯繫了一名叫杜彭特的律師,幫助他向法院提起訴訟,控訴比利時轉會系統的合法性,指控歐足聯違背了《羅馬條約》第48條,「關於歐盟各國公民有權自由選擇居住地和自由擇業」的規定。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俱樂部都在轉會市場佔據著主導權,球員合同到期前如需轉會,新東家需要支付一筆轉會費,如果價格談不妥球員就只能留隊,因此很多球星像籤訂「賣身契」一樣長期效力一支球隊。博斯曼的訴訟是在向傳統秩序發起挑戰,戰線自然拉的很長——直到1995年12月15日,才最終「蓋棺定論」。
在那歷史性的時刻,歐洲法院做出了有利於博斯曼的裁決,其中涵蓋兩項重要規定:歐盟國家俱樂部之間,球員進行自由轉會無需支付任何轉會費;俱樂部中的歐盟球員名額不再受限制,歐盟球隊可在場上派出任意數量歐盟國家的球員。
博斯曼
這樣的決議是劃時代的,從此轉會市場的天平開始向球員傾斜,合同到期讓他們可以成為自由球員選擇自己的未來。這就讓現代足球有了軍備競賽的空間,為了籠絡人才,轉會費和球員收入水漲船高,超級經紀人開始湧現,財大氣粗的豪門球隊則有足夠的資本籠絡球員。隨之而來的是足球商業的不斷發展,以及兩極分化格局的形成。
也難怪弗格森會說道:「這改變了一切!」確實,博斯曼法案改變了足球,第一個受到巨大影響的球隊就是巔峰期的阿賈克斯。
【綜述:攻防足球的又一次會師】
1994/95賽季,歐冠連續第四年調整了賽制。1991/92賽季,八強中增設了小組賽;1992/93賽季,增加了附加賽;1993/94賽季,恢復了單場定勝負的半決賽;而到了這一年,賽制變化巨大,16強球隊從一開始分成四組廝殺,從8強層面才開始淘汰賽——這也是如今歐冠賽制的雛形。只是在當時,參賽的依然只有聯賽的冠軍球隊。
1994/95賽季歐冠小組賽戰果,當時是兩分制
不過,歐洲足球的主流格局還是沒有改變,大聯賽球隊有著更多的話語權。除了曼聯在小組賽中爆冷出局之外,其餘四大聯賽的代表均進入八強,由於羅馬裡奧和斯託伊奇科夫的雙子星與克魯伊夫始終不睦,曾有夢之隊美名的巴薩止步1/4決賽,另一邊的德甲霸主拜仁則依靠客場進球淘汰了一鳴驚人的哥德堡。
到了決賽層面,故事的主角仍舊是攻防兩派的代表,AC米蘭展現了王朝時代最後的掙扎,阿賈克斯則用華麗酣暢的場面為攻勢足球正名。結果是荷甲豪門笑到最後,自1973年之後,他們再次君臨歐洲。
1994/95賽季歐冠淘汰賽歷程
【大巴黎的「黑珍珠」】
米蘭和阿賈克斯是1994/95賽季歐冠的主角,喬治-維阿同樣如此,這個從CCTV5走到CCTV1的男人,幫助大巴黎創造了隊史最佳歐冠戰績。
大巴黎時期的喬治-維阿
至少那個時代,法甲球隊在歐洲足壇還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馬賽兩次進入歐冠決賽一次捧杯,摩納哥也曾進入四強。職業生涯早期的維阿,是足壇名帥溫格的弟子,先後輾轉摩納哥和大巴黎。1994年時,28歲的維阿已經兩次成為非洲足球先生,「黑珍珠」早已橫空出世。
1994/95賽季的歐冠小組賽完全是屬於維阿的表演,他6場比賽打進6球,幫助大巴黎六戰全勝雙殺拜仁,以小組第一身份強勢出線。1/4決賽首回合作客諾坎普,又是維阿在逆境之中為球隊扳平比分,為最終淘汰巴薩奠定基礎。
維阿一己之力單挑拜仁防線
很多人對於1995年維阿能獲得金球獎感到不解,畢竟這位來自賴比瑞亞的球星,沒有歐冠,沒有聯賽冠軍,但人民忽視了他的高光——他是1994/95賽季的歐冠最佳射手,以一己之力率領賴比瑞亞殺進非洲杯決賽,並且無縫銜接地成為米蘭城的新偶像。
1994/95賽季歐冠射手榜
【米蘭王朝進入尾聲】
1995年的米蘭,確乎是需要新偶像的。此時三劍客已經解體,卡佩羅的實用主義足球失去魔力,整個1994/95賽季,紅黑軍團都籠罩在大廈將傾的悲觀氛圍之中。事實上,在1994年歐冠決賽歷史性地擊敗巴薩之前,米蘭王朝即將終結的聲音就已經不絕於耳。
整個賽季的歷程則映襯著媒體的言論,1994年豐田杯,米蘭0比2完敗於阿根廷球隊薩斯菲爾德,意甲中則被宿敵尤文雙殺。球隊的防線完全無法與前一個賽季相比,最終只名列意甲第四。
1994/95賽季意甲積分榜
只不過,瘦死的駱駝依舊比馬大,此時的意甲畢竟是小世界盃,米蘭雖然跌跌撞撞,還是成功從歐冠小組賽出線。淘汰賽中,他們展現了意式防守的強硬,1/4決賽總比分2比0淘汰本菲卡,半決賽總比分3比0雙殺大巴黎。決賽之前紅黑軍團10場比賽只打進11球,完全無法與另一支決賽球隊相比。
【阿賈克斯的黃金時代】
上世紀70年代,擁有克魯伊夫的阿賈克斯引領了一個時代的足球潮流,一代王朝就此誕生。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後,範加爾治下崛起了又一支現象級的球隊,他們繼續秉承傳統,身體與技術雙管齊下,始終高舉進攻大旗。範加爾的阿賈克斯,主體框架是由年輕本土球員組成的青年軍,最終出現在歐冠決賽舞臺的球隊中,有九名荷蘭本土的球員,而其中的大多數都出自俱樂部世界一流的青訓營。
之前在義大利取得成功的裡傑卡爾德重回球隊,而球隊在9年前從鹿特丹斯巴達引進了老布林德,25歲的德波爾兄弟和範德薩都算是「老大哥」,雷齊格、戴維斯和奧維馬斯當時都只有22歲,但他們已經有過多年合作的經歷,當時的西多夫也才只有19歲,從博格坎普手中接過10號球衣的芬蘭球星利特馬寧同樣青春正好。
「依靠一群孩子,你什麼贏得不了」是足球界的一句名言,但賈府青年軍偏偏要說不。1994/95賽季歐冠小組賽,他們不僅昂首以小組頭名出線,還雙殺衛冕冠軍米蘭,兩個2比0讓紅黑軍團毫無脾氣。1/4決賽,弗蘭克-德波爾梅開二度,阿賈克斯3比0淘汰斯普利特哈伊杜克,半決賽中,坐鎮主場的他們5比2羞辱了德甲巨人拜仁,利特馬寧成為主角。
進攻足球的信仰配上青春風暴的激情,這樣的一支阿賈克斯讓人眼前一亮,他們擊碎了歐洲足壇暮氣沉沉的氛圍,重現綠茵場的浪漫主義。這樣的球隊,註定要在足球歷史留下永恆而光輝的痕跡。
【阿姆斯特丹的朝霞擊敗米蘭的夕陽】
永恆的故事發生在1995年5月24日,地點是奧地利的維也納。小組賽兩次輸球的米蘭主帥卡佩羅一改常態地說道:「荷蘭人不了解真正的米蘭,小組賽失敗的我們已經不存在了。我的球員經驗豐富,知道在決賽中該幹些什麼。」——這樣的話語是不是十分熟悉,一年之前,決賽失利的巴薩主帥克魯伊夫也是如此自信滿滿。
1995年歐冠決賽,阿賈克斯首發
但真正的勝負,還需要在球場上見分曉。阿賈克斯一如既往地展現對足球的控制技巧,米蘭沉著應對,上半場比賽雙方均沒能打破僵局。下半場比賽,範加爾先後換上卡奴和克魯伊維特,這樣的決定改變了比賽的走向。賈府青年軍漸漸掌握主動權,米蘭只能疲於奔命。歷史性的時刻在第84分鐘到來,昔日米蘭三劍客之一的裡傑卡爾德送出精確傳球,初生牛犢克魯伊維特完成致命一擊!
克魯伊維特致命一擊
是的,或許當18歲的少年天才擊碎巴雷西領銜的紅黑防線,已經宣告了一個王朝的倒下。朝霞總會取代夕陽,這一次朝霞升起於阿姆斯特丹,而紅輪西墜米蘭城。範加爾無法掩飾自己的快樂,這一次攻勢足球取得了勝利,他驕傲地說道:「足球就該是這個樣子。」
青春易逝,但青春永遠美好。最有活力的球隊獲得了冠軍,年輕、戰鬥精神、雄心壯志,這是1995年那支阿賈克斯展現的美好一面,他們以不敗姿態站上歐洲之巔,原本可以創造的一代王朝,卻因為博斯曼法案戛然而止。不過在散落四海之前,賈府青年軍的大多數仍會繼續為夢想戰鬥,一年之後,他們開啟了又一段徵程……
那些球星,散落在天涯......
(南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