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毀於這次總統選舉嗎?

2021-01-13 明白

1月6日,本來是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召開聯席會議,認證選舉人團票結果的日子。

但在會議期間,數千名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國會被迫緊急休會。

場面極其混亂。

當晚,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警察局代理局長康蒂(Robert Contee)召開新聞發布會說,這次暴力衝突事件已造成4人死亡,至少14名警察受傷,52名示威者被逮捕。

川普支持者站在國會警察的裝甲車上,其他人湧進了國會大廈。圖片來源:2021 CQ-Roll Call

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內部。圖片來源:Reuters

這次衝突,為總統權力能否和平交接,蒙上了一層陰影。

2020年美國大選,為什麼爭議頻頻,始終無法塵埃落定?

一位川普支持者,在國會舉著內戰時期聯盟國的旗幟。圖片來源:Reuters

直接原因,是因為川普始終沒有宣布敗選,而是不斷向支持者宣稱,存在廣泛的選舉舞弊和違規行為,導致自己的勝利被「竊取」。

除此之外,這次大選也暴露出美國選舉制度本身不完善、有爭議的地方。

今天,我們來重點談談選舉人團制度在大選中暴露出的利弊。

01

得票數多,卻不一定當選

2020年不僅是美國的選舉年,也是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年。每個州在國會中的代表人數也會相應變化,而選舉分區也會產生變化。

但在十年間,由於選舉人團制度,選舉總統的「最終」票數卻是固定的。

即使是現在,很多人仍認為選出的總統不是「人民選出來的」總統。

在這次大選前,美國民眾對於選舉人團制度的質疑就已經不少。

由於選舉人團制度中的「贏者通吃」原則,2016年,也就是美國上一次大選,川普打敗了希拉蕊,當選總統。

可是在那一年,希拉蕊得到的總選票數比川普多出了將近300萬張,超出了2%。

只是,由於像佛羅裡達州、俄亥俄州、北卡羅來納州這幾個搖擺州倒向了川普,使得川普最後贏得了選舉,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五位普選票數少,卻仍然勝出了的候選人。

在「贏者通吃」的設計中,更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可能會在選舉人團投票中落選。圖片來源:Wikipedia

2020年大選前夕,民調分析師西爾弗(Nate Silver)做出一項調查。調查顯示,如果拜登能夠以700萬張選票的優勢打敗川普,那麼他就能夠當上總統;如果這個數字是450萬張,他就還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落敗;當這個數字僅為300萬張,那麼川普連任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如果只是150萬張,那拜登幾乎沒有獲勝的希望。

也就是說,即使拜登選票超過川普,也有很大可能失掉選舉。

當然,最終拜登拿到了8127萬選票,川普拿到了7421萬選票,兩人都創下了得票數量的記錄。拜登拿到的選票比川普多了700萬張。

但這仍然提醒人們:在美國,如果一個候選人得到了更多民眾的喜愛,他仍可能當不上總統。

這便是選舉人團制度被廣為詬病的一點。

這一點,美國的開國元勳之一麥迪遜(James Madison)在1823年就談到:

「各州使用『贏者通吃』的原則是『一串串珠子』,無法反映其公民的真正政治多樣性。」

開國元勳之一詹姆士·麥迪遜圖片來源:Wikipedia

那些「少數」的選民,他們的投票在「大眾民意」面前消失了,它不是被打敗,而是被吞噬了。

在一個州中,如果它是民主黨的地盤,那麼,不管支持共和黨的選民多麼努力地投票,最後這個州都會歸民主黨勝利;反過來,也是如此。這是選舉人團值得反思的第一點。

02

「千瘡百孔」的制度?

選舉人團制度值得反思的第二點,是被固定下來的538張選票。

參議院的100個席位,眾議院的435個席位,加上華盛頓代表特區的3個席位,總共538個席位。

選舉人團擁有的票數不變,可美國的人口卻在不斷增加。雖然,每十年進行人口普查之後,都會根據各州之間相對人口的變化來調整選票比例,但往往變動不大。

比如說,2000年佛羅裡達州的人口數為1533萬,到了2019年達到了2148萬人。

2000年的人口普查後,佛羅裡達州的對應選舉人團票為29票,每一張選票背後代表的約為53萬民眾。

可是將近十年間,這個州的人口增加了615萬人,但可能增加的席位只有1~2個。這就相當於,在可能增加的選舉人團票裡,每張選票可能代表著300萬以上的選民。

因此,固定下來的選票數與不斷增長的人口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對於那些人口大州來說,選舉人團票沒能跟隨人口的增長速度,一起大幅上漲;

對於那些人口較少的州來說,手中握有的選票卻具有「更高價值」。

這個現象最極致的表現在於,不論一些州人數再怎麼少,比如懷俄明州、蒙大納州,這些州在眾議院中至少會保有一票,加上參議院的2票,就會有3票保底。

這就意味著,人口小州所擁有的的選舉人團票數,相對於自身的人口比例來說,有些過多;而那些人口大州的選舉人團票數,相對於人口來說,又過少,他們的權利被忽略了。

雖然人口普查每十年就會進行一次,也會根據人口的變化來調整選票比例,但仍然改變不了在不同的州背後,選票代表的人數不同、背後所附帶的價值不同這個事實。

這樣的不平衡,讓民意與民意之間有了高下之分,原來為了民主而產生的制度,卻將民意分出了高低,這是選舉人團制度最大的問題所在。

同樣,在《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二款中,要求:

「每三萬人中需選出的一名眾議員,每州至少須有一名眾議員。」

(The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s shall not exceed one for every thirty Thousand, but each State shall have at Least one Representative.)

這一條憲法本是華盛頓為《美國憲法》留下的為數不多的貢獻,但卻沒有提到眾議員數量是否要隨著人口增加而增加。

後來,麥迪遜也曾提議眾議員數量應該隨著人口增加,並提出提案,但沒有通過。

如今,麥迪遜的擔憂變成了現實。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眾議院席位的確增加了,只是遠遠趕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這也造成了民主被「稀釋」。

第三,由於選舉人團制是一種間接選舉制,選舉人作為民意的代表去投出自己神聖的一票。但人非機器,這就導致了「失信選舉人」的存在。

當某些選舉人背棄民意,以自己的主觀想法來投票,問題就出現了。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這類選舉人的選票是否合法?

如果不合法,選票以及最終總統當選的比例是否也應當相應調整?

第四,選舉人團制度可能會使更多操縱選舉的現象發生。

每次人口普查後,每個州會依據數字變化以及分到的議席來劃分選區,進行投票。

既然可以自行劃分選區,為了能夠贏得選舉,便會有人從中設法。

最典型的便是1812年,美國麻薩諸塞州州長格裡(Elbridge Thomas Gerry)為了自己的黨派能夠勝利,將選區劃分成歪七扭八的樣子,使得敵對黨派都集中於少數幾個選區。

因為他所設計出的選區劃分奇形怪狀,長得像一種兩棲動物「蠑螈」,之後,人們就將這類不公平地劃分選區、以操縱選舉的行為稱為「格裡蠑螈」。

1812年,描繪麻薩諸塞州選區劃分的諷刺漫畫。圖片來源:Wikipedia

這樣看來,選舉人團制度似乎漏洞百出,如同哈佛曆史學家基薩爾(Alexander Keyssar)所言:

「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模仿我們的選舉人團制,這絕非偶然。」

這樣看起來「千瘡百孔」的制度,為什麼會存留至今?

03

會有一個更好的選舉制度嗎?

選舉人團制度能夠沿用至今,有一定的道理,眾多捍衛者也提出了很多論據。

比如,選舉人團制度能夠減少政治亂局,當「贏者通吃」的原則定下後,候選人之間的票數會更為集中。這可以減少計票成本,也可以防止選票分散。

而且,一定程度上,選舉人團制度可以減少暴民政治的產生。

最初,選舉人團制度是先由大眾選民投票,再由「選舉人」這些政治精英作為中介去投出最終票,有這些政治精英作為緩衝帶,迎合大眾的暴民政治家出現的機率就降低了。

選舉人團制度其實是大眾政治與精英政治的結合體,有效地減少了直接選舉和國會選舉兩者的弊端。

同時,選舉人團制度涉及到州與州之間的利益。一個州擁有多少選舉人團票,就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話語權大小。因此,由於目前的制度有利於各州發揮各自的影響力,想要改變這個制度,需要超過三分之二的州投票通過,這在現實中難以實現。

至於「失信選舉人」和普選票多數總統未能勝選的情況,在美國歷史上是個例,並不足以說明選舉人團制度不合理。

總體上來看,選舉人團制度仍是經過很長歷史檢驗的制度。

不過,一些人仍堅持認為,以人民直選來取代選舉人團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推崇此法的人們將其稱為「全國民眾投票制」(National Popular Vote,簡稱NPV)。這種制度中,所有的選舉人選票可以分配給任何候選人,這些票數也不會因為「贏者通吃」的原則,將你的選票「整合」。

這當然是我們很熟悉、世界上也有許多國家在使用的選舉方法。

另一種可能的做法是擴大眾議院的規模。

印第安納州的代表克魯姆帕克(Edgar Broompark)就表示:

「如果我們使每位選舉人代表的人數過多,代表制的概念就會變得模糊而不確定。選民對選舉人的意義變得越來越不重要,我們可能會失去我們代表制政府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如果眾議院的規模擴大,代表人數增多,就可以促進整個眾議院的分工,專業化程度也會提升,也有更加充足的人手來進行行政監督。

眾議院開會現場。圖片來源:Bloomberg

不幸的是,眾議院擴大規模這件事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前人口普查部主任普雷維特(Kenneth Prewitt)就是其中之一:

「擴大眾議院可能會創建一個更加公正的系統,而該系統的可管理性將降低,而且我不確定美國是否會保持領先。」

選舉人團制度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提出的其他方案也是如此。

關於選舉人團制度的爭論,歸根結底是對於直接民主更好,還是間接民主更好的爭論。

雖然選舉人團制只有美國有,且無其他國家模仿,但不代表它是落後的制度。相反,幾乎沒有人會認為,採取直接民主的一些非洲或中亞國家在民主程度上會超過美國。

選舉人團制度「下防暴民,上防暴君」,毫無疑問是巧妙的政治制度設計,也是代議制的體現。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人口增加,選舉人團制度暴露了弊病。在保守主義政治學家拉塞爾·柯克看來,這一制度無疑也會引發「黨爭」。

選舉人團制度不是完美的,但也絕不是「千瘡百孔」的。

正如美國從來不是完美的國家,而是「最不壞的國家」一樣,選舉人團制度也是這個國家中「最不壞的制度」之一。

美國想要迎來更好的制度,不在於廢除選舉人團制並採取普選,而在於回到其立國的最初精神之中。

選舉人團制之所以設計「巧妙」,正因為它不是某個人在某一時間中運用理性設計而來。

相反,它是各種理念和各種立場相互爭執下的妥協產物。不同的思想理念、不同的立場和利益之間平等地商量、爭吵和妥協才是美國的力量之源。

在這種力量下產生的結果,如果還是出現了問題,也同樣需要運用這一力量解決。這也許才是美國精神之所在。

一個制度出現問題不會毀掉美國,足以毀掉美國的,更可能是對其立國精神的背離和遺忘。就像林肯所說的:

「美國永遠不會被外界摧毀,如果我們動搖了並失去了自由,那只可能是毀於我們自己。」(America will never be destroyed from the outside. If we falter and lose our freedoms, it will be because we destroyed ourselves.)

相關焦點

  • 熱點問答:美國會推遲總統選舉日期嗎
    熱點問答:美國會推遲總統選舉日期嗎徐劍梅 孫丁 鄧仙來美國總統唐納·川普7月30日提出推遲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日期的可能性,理由是郵寄投票將使選舉結果「不準確」和「具欺騙性但隨後他又稱不希望推遲選舉。川普這番表態所為何在?美國會推遲選舉日期嗎?川普說了啥?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宣稱,郵寄投票是一場災難,是外國幹預美國選舉的一種簡單方式。他聲稱,以廣泛的郵寄投票,「2020年(總統選舉)將是歷史上最不準確和最具欺騙性的選舉。這將使美國非常難堪。」
  • 誰會是下一任美國總統?美國的總統選舉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
    我相信很多看官也可能比較關心美國的大選!川普和拜登的PK。我個人認為:2020年美國大選,川普獲勝的可能性要比拜登大很多!!有的看官可能會問:6月10日時,民意調查拜登支持率55%,高於川普的41%!拜登沒有勝算嗎?關於美國的總統選舉,辛鐵給各位看官科普+分析一下。什麼時候開始選?
  • 法律纏訟會影響到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嗎?王健:川普的掙扎「太晚了」
    法律纏訟會影響到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嗎?央視網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2日 13:09 央視網消息:美國總統大選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最新情況 美國總統選舉對股市影響
    拜登周六宣告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略佔多數的選民們拒絕了現任總統川普的領導,接受了拜登抗擊新冠大流行、修復美國遭疫情蹂躪的經濟的承諾。  在拜登贏得競爭激烈的賓夕法尼亞州的20張選舉人票後,其票數達到了290票,超過了贏得大選所需的270張選票,促使所有美國主要電視網都宣布他獲勝。
  • 歷屆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美國歷史上選舉人票數最接近的五次選舉
    這次選舉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它暴露了美國憲法原始條文中的一個缺陷。按早期憲法規定,每位總統選舉人投下兩張總統選票,得票最高者當選總統,次高者當選副總統。民主共和黨原本計劃讓一名選舉人將其中一票棄權,只投一票給傑斐遜,這樣可以使得傑斐遜比競選搭檔阿倫·伯爾(Aaron Burr, Jr.,1756-1836)多得一票,使他們分別成為總統與副總統。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時間表 美國大選什麼時候結束?
    就在多家美國主流媒體宣布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贏得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之際,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川普卻堅持不願承認敗選,堅稱「自己贏得了大選」。美國選舉過程中,沒有權威機構正式宣布獲勝者,在大選結果出爐後,兩位候選人都宣布自己獲勝,這種情況在美國總統選舉史上較為罕見。  美國總統選舉採取「選舉人團」制度,由代表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538名選舉人組成,各地選舉人票數不等。除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外,其他地區實行「贏者通吃」規則,即贏得選民票最多的候選人獲得本地區所有選舉人票。
  • 美國選舉人團今日選總統,會有意外嗎?拜登團隊:已做好準備
    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將進行投票,最終確定美國下任總統人選。目前,全美各州及哥倫比亞特區都已確認了選舉結果。據《紐約時報》報導,如果選舉人按照各自州的認證結果投票,拜登將以306票比232票的官方結果「鎖定勝局」,成為第46任美國總統。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時間表 美國總統選舉對美股影響
    周日隔夜交易道指期貨上漲365點,意味周一開盤道指可能上漲約350點。  「在共和黨掌握參議院多數席位的情況下,拜登任總統時不太可能出現增稅,這可以說是此前投資者對拜登上位的最大擔憂,」Invesco全球市場策略師Brian Levitt周日在一份說明中表示。「拜登擔任總統可能意味著貿易政策更回歸傳統、更可預測,可能會導致市場波動降低。」  民主黨預計將保持其眾議院多數席位。華爾街仍在密切關注,因為參議院的控制權仍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
  • 美國選舉人團今日投票選總統,川普暗示將提起上訴
    美國大選的「最後一章」? 「拜登時代」會開始嗎? 在美國總統大選日之後的一個多月,仍然不確定在拜登和川普之間在驢象辯論中誰能贏得勝利。雖然拜登本人和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拜登贏得大選,王牌尚未承認失敗。 2020年12月14日,美國選舉學院將投票,這可能使這次選舉的結果「塵埃落定」。
  • 歷屆美國總統選舉結果:美國歷史上選舉人票數最懸殊的五次選舉
    2006年,林肯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名。英國《泰晤士報》2008年組織專家委員會對43位美國總統分別以不同的標準進行「最偉大總統」排名,亞伯拉罕·林肯排名第一,華盛頓和富蘭克林·羅斯福排名第二和第三。 三、1936年第20屆總統選舉:富蘭克林·羅斯福 PK 阿爾夫·蘭登
  • 美國選舉人投票正式選舉拜登為總統
    美國選舉人投票正式選舉拜登為總統 出處:北京商報
  • 美國選舉人團投票正式確認,拜登鎖定勝局當選美國總統
    拜登發文致謝570萬民眾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共538位選舉人按照各州選舉結果投下選舉人票,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票,確認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成為下屆美國總統。
  • 美國選舉人團投票正式確認 拜登鎖定勝局當選美國總統
    ,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票,確認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成為下屆美國總統。  選舉人團投票傳統上是一種「例行公事」,但由於川普陣營聲稱大選存在舞弊,因此今年的選舉人團投票變得備受矚目。此次拜登終於鎖定勝局,標誌著川普陣營推翻大選結果的努力受挫。  美國總統選舉的  「選舉人團」制度  美國總統並不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實行選舉人團制度。
  • 美國大選!美國司法部長:未發現會改變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大規模...
    事關美國大選最新消息!據美聯社(AP)報導,美國司法部長巴爾當地時間周二說,司法部還沒有發現會改變2020年總統選舉結果的大規模選民舞弊的證據。    上個月,巴爾向全國各地的美國檢察官發出指令,允許他們在2020年總統選舉之前對投票違規行為的任何「實質性指控」進行追查,如果這些指控存在的話。
  • 美國總統是選舉產生的,美國副總統是怎樣產生的,副總統有何作用
    近兩天美國總統大選進行的如火如荼,很多人都關注這件事。畢竟這件事是決定美國下一屆總統是誰。可能很多人對美國總統產生的產生方式都了解好呢。不過,對於美國副總統的產生,很多人聽不清楚。我們今天看一下美國副總統是怎樣產生的,副總統有何作用?其實,美國副總統也是選舉產生的。
  •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稱挫敗美國破壞選舉的圖謀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稱挫敗美國破壞選舉的圖謀 央視網消息:委內瑞拉本月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三問」
    總統選舉、國會選舉以及多個州和地方選舉同日舉行,而最受關注的無疑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喬·拜登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唐納·川普之間的爭奪。  【為何「搖擺州」至關重要】  美國總統選舉採取「選舉人團」制度,由代表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538名選舉人組成,各地選舉人票數不等。
  • 美國選舉人團今天將投票選舉美國總統和副總統
    按照美國大選程序,當地時間14日,選舉人團將投票選舉美國總統和副總統,然後在明年1月6日的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清點並公布結果。獲得多數選舉人票的總統候選人將最終贏得大選。當選總統將於2021年1月20號,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
  • 美國新任總統何時上任?美國總統選舉與股市的關係
    美國總統選舉與股市的關係  核心結論:過去歷次大選時短期市場漲跌無明顯規律,這次「郵件門」事件使得大選不確定性增加,避險情緒升溫,黃金、VIX指數上漲。回顧30多年曆屆總統周期,新總統的政策對市場影響偏中長期,與當時的經濟背景相關,利率和基本面決定市場趨勢。
  • 美國選舉人團今日選出總統 「拜登時代」將開啟?
    當地時間11月7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支持者聚集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慶祝。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那麼,為什麼大選投票已經結束,選舉人團還要投票?此次投票後,下一任美國總統正式入主白宮,還需哪些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