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6月10日訊(記者 鄭晶晶 通訊員 譙玲玲 薄雲娜)一到夏天,不少市民便容易患上隱翅蟲皮炎、足癬、多形性日光疹、手部汗皰疹等常見皮膚病。那麼,這些皮膚病有什麼特點?在辨別和治療上容易出現什麼誤區?楚天都市報記者對武漢多家醫院的皮膚科專家進行了採訪。
手臂起紅疹當皮炎治
女子竟患多形性日光疹
上周,35歲的周女士在穿著無袖裙子外出郊遊拍照,回家後發現,她的手臂上露肉的地方以及耳朵後面遍布了小的丘疹,瘙癢難耐。她以為自己出現了皮炎,自己抹了點含有激素的藥膏,誰知老是不見好。日前,她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就醫,醫生告訴她,她是患上了多形性日光疹。
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曾憲玉表示,多形性日光疹表現為暴露在外的面部、雙前臂、頸脖鎖骨V字區、耳後等部位長紅疹、風團、起水皰,並伴有瘙癢,一追問,患者都是在太陽底下呆了較長時間的,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對紫外線過敏,還有一部分人本身患有光敏性皮炎溼疹,日曬後出現症狀加重。
曾憲玉表示,多形性日光疹好發於初夏,皮膚白皙的中青年女性最容易中招。避光一段時間,病情可自行緩解,但如果再次日曬,這種皮膚病很容易就會復發而且病情會加重。
她建議,市民預防多形性日光疹,在夏季最關鍵的是做好避光防曬。市民在戶外活動時應該注意穿防曬衣、打傘、戴寬簷帽、戴墨鏡。此外,需在出門前半小時塗擦防曬劑,並且每隔幾小時再補擦一次。皮膚較敏感的人,推薦使用物理防曬,應避免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外出,在戶外行走、工作時應打傘、戴寬簷帽和太陽鏡,套件淺色的防曬衣,以棉質為佳。過敏體質人群,平時最好別吃光敏性食物,如莧菜、芹菜、芒果、菠蘿等。
患足癬自己胡亂治
爹爹雙足滲液行走困難
一到夏天,武昌市民劉爹爹的腳就容易患足癬,脫皮、紅疹、水皰。前不久,癢到抓狂的他,自己去藥店買了點治足癬的藥,將大蒜水煮開,加入藥水後用來泡腳,以為這樣可以殺菌。誰知幾個月後,劉爹爹不僅沒治好足癬,反而出現雙足滲液、難以行走的情況。日前,他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就醫,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覃莉診斷他是因治療足癬不當,導致雙足出現了感染。
覃莉告訴劉爹爹,不少患上足癬的市民喜歡用開水燙洗足部,但是開水是燙不死真菌的。還有些人自己尋找偏方治腳氣,譬如各種「廚房療法」:有往泡腳水裡加油、鹽、醬、醋的,還有自製生薑、大蒜、花椒水泡腳的,但其實也沒啥作用。還有一些人嫌上醫院麻煩,自己去藥店買上各式各樣的藥膏塗,結果因不對症,越抹越嚴重,腳變得又腫又痛,甚至還發展成了丹毒。
她提醒,足癬的臨床分類很多,市民如果得了足癬,建議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藥物,像咪唑類、三氮唑類、烯丙胺類抗真菌藥物,治療足癬的效果都不錯。而對於水皰型、角化型、浸漬型這些不同類型的足癬,醫生選擇的藥物也會不一樣。足癬很容易復發,患者治療期間,需要足量足療程用藥,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如何科學地預防足癬的發生?專家提醒,首先要讓雙腳能自由呼吸,尤其在夏季,要穿透氣的鞋,勤換鞋襪。並且,注意個人衛生,不和他人共用鞋襪、毛巾、澡盆,公共場合尤其要注意。在外面遊泳池遊泳、泡溫泉時,自備拖鞋、浴巾可以減少被傳染的機會。
小夥雙臂又癢又疼
原來患上隱翅蟲皮炎
29歲的漢陽小夥小王前幾天醒來發現,自己的兩隻胳膊火辣辣的,又癢又疼,他仔細一看發現,兩隻胳膊布滿了紅色斑痕,還起了水泡。他以為自己患上了帶狀皰疹,趕緊來到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就醫。皮膚科主治醫師蔡翔經詳細檢查和詢問後,診斷他患上了隱翅蟲皮炎。經過該科中藥製劑冷溼敷消腫和抗炎,配合口服藥物治療,小王的症狀明顯有了緩解。
蔡翔表示,隱翅蟲皮炎,是由毒隱翅蟲體液中的毒素與人體皮膚接觸引起。通常是由於人將隱翅蟲拍打後,毒汁溢出,粘染皮膚和手,手再去撫摸它處皮膚時,導致多處皮膚受害。隱翅蟲皮炎的發生,常伴有紅斑、腫痛、局部不適、癢、水皰、發熱、化膿等症狀,重者劇痛等。
蔡翔提醒,隱翅蟲長得像帶翅膀的螞蟻,碰到這種蟲子一定不要拍打,只需輕輕抖落即可。若不小心接觸蟲體,切勿再觸碰身體的其它部位,應立即用大量肥皂水清洗,若出現皮炎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市民平時要注意搞好環境衛生,安裝紗門、紗窗或掛蚊帳,尤其是要避免開窗開燈睡覺,以免毒蟲的侵入。
手上長小水泡以為是手癬
女白領原來患上汗皰疹
手部出現多個亮晶晶的小水泡,還瘙癢難耐,家住漢口的女白領沈林(化名)總是不自覺的抓撓手,以為自己患上了手癬,她自己在藥店買來治療手癬的藥膏塗抹,誰知塗抹了一段時間還是不見效果,日前,她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就醫,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覃莉經檢查後診斷,沈林患上了手部汗皰疹。
覃莉表示,汗皰疹又稱出汗不良性溼疹,是發生於手掌、足底、指趾側復發性水皰性皮膚病,常伴手足多汗。多發於春末夏初,夏季加重。汗皰疹多認為是一種非特異性皮膚溼疹樣反應,與個人體質、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精神因素,如緊張或抑鬱可能成為本病的誘因;汗皰疹也可能與手足局部皮膚受外界環境因素刺激有關,包括氣候變化、化學製劑的刺激等。
覃莉說,汗皰疹一般是雙手對稱發病,手癬一般是單側發病,二者在治療用藥上大不相同,市民如果出現手部長水泡、瘙癢的情況,最好到醫院找專科醫生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用藥,切勿擅自胡亂用藥。一些患者愛不停搔抓患處,這可使得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使得愈搔愈癢,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病程延長。
如果市民被診斷患上汗皰疹,可用溫水清洗手足,遵醫囑外用水楊酸甘油酊和軟性激素藥膏,瘙癢劇烈也可遵醫囑口服抗組胺藥。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比如肥皂、洗衣液、橡膠製品等。充足睡眠,適當運動,緩解精神壓力等。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