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正處休賽期,離下賽季開賽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各支隊伍的引援也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各支隊伍的球迷也都關注著自己隊伍的班底的變化。但是,作為十冠王的廣東隊在引援市場上據說是很不如意,理想對象像範子銘、吳冠西等實力內線都沒有像傳言的那樣加入廣東隊。
不過,廣東宏遠隊通過更換隊名在輿論上火了一把,順口的廣東東莞銀行已然成為歷史,來自雲南的大益茶走進了人們的視野,這也引起球迷們的調侃。
最近這幾天,CBA的一個大新聞莫過於十冠王廣東隊更換隊名這一大事了。
兩天前,也就是9月16日,廣東宏遠男籃正式結束了與東莞銀行12年的合作,轉而與雲南大益茶業集團籤約,球隊更名為廣東東莞大益隊。
這消息一出,媒體、球迷紛紛關注。球迷更多的是不舍,東莞銀行見證了宏遠隊的輝煌,也有人在探究雙方姻緣結束的原因。
據專業人士介紹說,CBA全新出臺的CBA2.0商務規定,俱樂部與銀行類的商業合同結束後不能續約。這是由於,中國人壽成為了主贊助商,而廣發銀行大股東是中國人壽,也就是說,根據規定各支球隊的贊助商、冠名商不能與CBA公司的主贊助商、冠名商有同質化,因此,雙方只好和平分手。
在廣東宏遠和大益茶合作儀式上,除了赴美治療的阿聯和國家集訓隊的隊員,其他球員們基本上悉數盛裝出場。朱芳雨作為俱樂部總經理,他在致辭時表示,希望能讓全國的茶友,都成為宏遠隊的球迷;也期待著宏遠隊的球迷們,都能愛上大益茶。
對於新隊名,有球迷調侃說,東莞銀行已經叫順了口,一時半會改不過來,還是很桑心的;也有球迷說,「大益」在粵語中和「第一」諧音,這也是一個好的預示,宏遠隊有可能又開啟一個新的王朝。
新賽季開始,廣東宏遠隊將進入廣東宏遠大益茶時代。
廣東宏遠隊新賽季將更換隊名徵戰,也從另一個層面說明我們的聯賽的職業化進程還並沒有完成。可不要小瞧一個隊名變化,因為這是走向真正的職業化必須要經歷的過程,也是塑造品牌和百年俱樂部的關鍵一環,更是培養球迷忠誠度的真正意義所在。
目前,CBA球隊存在著一個現象,就是球隊贊助商換了,隊名也就跟著換了。有時候球迷都有一種錯覺,難道這個省又出現一支新球隊?自己曾經熟悉的球隊哪去了?一度有球迷吐槽,這名字亂七八糟,讓人極度不舒適。球迷也就失去了歸屬感。
球隊名字跟著贊助商換來換去,確實讓人感到混亂和奇怪,不職業被暴露無遺。比如廣東隊一開始叫宏遠,後來叫東莞銀行,到現在叫東莞大益隊,廣東隊知名度相比較而言能夠讓球迷們了解;但有些隊一定會把球迷搞得暈頭轉向,比如山東男籃,從一開始金斯頓到永安,又到黃金,一直到現在的西王,所以球迷就只能以山東男籃稱呼了。
還有比這更奇葩的,就是現在的北京紫金勇士(原北京北控),他的變更歷程不亞於一部電視劇,球迷應該不會陌生,它的名字一度被冠上「山西中宇北京北控」的名字,這怎麼能讓球迷有歸屬感呢?
隨著,CBA職業化進程,各支球隊也按照要求更改球隊隊標和隊名,但是某種程度上還是不徹底,有些球隊也並沒有完成這一動作。
自姚明上任籃協主席後,就開始推進CBA職業化,無論是籃球專業人士,還是我們的球迷們都非常認可和支持姚主席的改革。不過這條道路還需一些時日,才能實現我們自己聯賽的真正職業化。
CBA職業化進程,我們是有目共睹的,聯賽公司成立,各項細則細化,選秀制度推行,工資帽制度等等這一系列手段都推進了聯賽的長久和公平,而且一些影響和好處已然顯現出來,更加規範了市場。
但是,到目前為止,各支隊伍的隊標、隊名的視覺、品牌塑造,媒體宣傳等並沒有全部完成職業化。即使有一些隊伍已經完成主體視覺、隊名的改造升級,但是在媒體宣傳上並沒有凸顯出來,毫無疑問這無異於職業化進程。
究其原因,毫無疑問這牽扯到俱樂部和贊助商的利益,也許這並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商人追求經濟利益並沒有錯,但是作為一直俱樂部理應塑造自己的品牌化,只有這樣,無論哪個贊助商贊助,即使不改其名亦能讓贊助商收穫到足夠的曝光和宣傳,由此看來,這條路還需要慢慢走下去。
也許有時候,我們也不能過於著急。
這就像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人、青年、老年,是一定要經歷幾次蛻變,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成熟。CBA聯賽行至今日,也僅僅只有20多年的道路,它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雖然我們有些時候有點恨鐵不成鋼,但這都是球迷們的厚愛和期盼。
總之,希望CBA聯賽越來越職業,讓球迷們為擁有自己支持的隊伍自豪。
我是老馬,感謝關注,希望與我一起體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