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 (記者 黃小芳 通訊員 鮑珏 實習生 姚惠青)為了走私毒品,毒販們可真是絞盡腦汁,藏毒運毒方式花樣迭出:看起來像媽媽牌的手工餅乾、用來陶冶心靈的CD,都有可能成為有「毒」之物。這些有毒之物,化身普通郵件,飄洋過海而來,意圖矇混過關,都被廈門海關給攔下了。
今年以來,廈門海關查獲的5起涉毒案件中,就有4起是在郵遞渠道查獲,佔案件總數的80%。據了解,走私渠道以郵遞渠道為主,主要是因為郵寄成本相對較低。
美國寄來大麻餅乾電話號碼卻不是收件人的
一盒普通的曲奇餅乾,為何要千裡迢迢從美國郵遞過來?
今年3月中旬,廈門海關隸屬泉州海關關員在對進境郵遞物品進行查驗時發現,一盒從美國郵遞進境的曲奇餅乾疑似含有大麻成分。泉州緝私分局立馬將查獲的餅乾,送往公安機關鑑定,結果顯示,所有餅乾均含大麻成分,淨重629克。
包裹寫明了收件人「梅某」、地址以及聯繫方式。偵查員發現,它們竟然相互都不匹配。到底哪個才是真實信息,成了擺在偵查員面前的最大疑問。
泉州緝私分局決定將這盒餅乾正常投遞。3月25日,偵查員讓快遞員撥通了聯繫電話,但對方卻稱自己並非「梅某」,也沒有國外來的包裹。
有價值的信息只剩下收貨地址。偵查員化身快遞員,按照收貨地址找過去,按響門鈴,一個二十多歲的男青年走了出來,「這裡沒有梅某。」
但男青年目光緊盯著包裹,又不時向門外看幾眼。「不好意思,我們搞錯了。」「快遞員」不露聲色,轉身向外走,背後卻傳來了男青年的聲音:「我想起來了,可能是我親戚寄到這的。」「快遞員」要求男青年提供「梅某」信息,男青年打開了手機,出示了「梅某」的身份證照片……伺機待發的偵查員迅速控制了男青年。
原來,大麻餅乾是男青年舅舅甄某讓其代收的。甄某是美籍華人,回國探親,託美國朋友購買大麻餅乾並郵寄入境,為了逃避偵查,包裹上地址是外甥的,身份信息是別人的,電話號碼是編的。
三個男子同租一室到底誰網購了大麻
今年1月27日,廈門海關駐郵辦事處關員對加拿大寄往福建的一份郵件進行查驗,掃描時發現有個CD盒有些可疑,開袋查驗後,發現裡面藏匿的塑膠袋,散發出刺激性的氣味。送到公安局鑑定,結果顯示,塑膠袋內疑似大麻的物品淨重13.7克,從中檢出四氫大麻酚成分。
東渡緝私分局立即展開排查。郵件的地址是個出租房,裡面住著3個房客,一個中國程式設計師,一個義大利銷售員,一個尚比亞留學生,但沒有一個人的名字,和收件人對得上號。三人中,到底誰是收貨人?
臨近春節,流動性大,三個人都未同時出現在中國境內,偵查員擔心一個個查會走漏了風聲,直到3月31日,得知三人回到了出租屋,偵查員立即趕到出租屋,但三人都否認自己是收貨人。
偵查員了解到,中國程式設計師正在進行公司重大課題的攻關任務,尚比亞學生正忙著弄畢業設計,截稿日期在即,義大利人做銷售工作,也就是說,三人都不能沒有電腦。偵查員對他們電腦進行檢查時,發現三人的反應有些微妙。偵查員決定攻心,趁著大家都急用電腦之際,扣押了三人電腦,激發三人的矛盾,並告知案件的利害關係。4月4日,表現最為鎮定的義大利人到公安局自首了。
原來,這個義大利人之前在國外也有吸食大麻的歷史,知道國外某些出售大麻的網站,由於工作壓力比較大,便購買了大麻;因為知道這一行為在中國是違法的,為防止被查到,就用了假名作為收件人。
據了解,這是廈門海關緝私局首次發現網購毒品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