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 題: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五問冷鏈食品安全

新華社記者彭韻佳、沐鐵城、慄雅婷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

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

11月7日,經天津入境的德國進口豬前肘外包裝標本和印度進口凍帶魚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11日,天津市靜海區1份大比目魚外包裝塗抹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12日,天津市津南區某冷凍批發市場發現1份混檢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今年6月以來,全國多地局部疫情源頭都指向進口冷鏈食品,三文魚、厄瓜多冷凍蝦等產品屢次被檢出攜帶新冠病毒。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認為,國外正處於新冠疫情爆發期,跨境運輸過程中冷鏈食品及外包裝極有可能成為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

近期,各部門和各地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的檢測和抽檢,隨著檢測頻次、頻率及覆蓋範圍增加,發現陽性的概率隨之增加。

「這也說明,我國在加強物防方面採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李寧說,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

二問: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

「進口生鮮還能不能吃?」面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陽性頻發,這個問題成為不少人關注的焦點。

「目前並沒有發現因為直接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說,感染風險主要是在搬運、操作等環節,並沒有發現因食用食品本身引發感染。

張流波介紹,對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表面進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可以實現將新冠肺炎病毒滅活,消毒後再接觸表面,感染風險是非常低的。但是病毒核酸仍可能存在,如果進行過消毒後,核酸檢測仍呈陽性,公眾不必過度緊張。

李寧補充道,烹飪過程也要保持清潔、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

三問:進口冷鏈食品怎麼全面消毒?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日前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

據此,海關總署對口岸環節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消毒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包括明確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業流程、消毒技術規範及配套監管措施。一些口岸規定冷鏈食品外包裝消毒用5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或0.2%至0.4%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噴灑或擦拭消毒外包裝的六個面,作用30分鐘,用清水衝洗乾淨。

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介紹,自方案發布截至24日24時,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累計160多萬件,重量3萬多噸,消毒範圍包括被抽中進口冷鏈食品的外包裝、貨櫃、空運託盤等。

相比常規消毒,對進口冷鏈食品進行低溫消毒更加困難。張流波說,目前正在加緊研究相關技術方法。

四問:接觸進口冷鏈食品後,公眾應該怎麼辦?

先消毒、後洗手、防飛濺、查周邊、高溫洗、速處理。

張流波提示,公眾在接觸進口冷鏈食品時,應首先對外包裝表面進行消毒,隨後進行手部清潔與消毒。處理外包裝時,要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汙染。同時做好周邊環境的清潔與消毒,接觸食品的炊具及時清洗,使用過的殘渣單獨包裝,及時處理。

「在採購新鮮食材時,避免用不乾淨的手觸摸口、眼、鼻。」李寧介紹,從流行病學溯源分析來看,感染人群是特定環境下反覆接觸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的高風險人群,比如搬運工等。

五問:流入市場的進口冷鏈食品如何監管?

不少人擔心,病毒會不會通過進口冷鏈食品流入市場的鏈條造成傳播?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市場稽查專員陳諝說,監管部門將重點採取五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及時開展市場風險排查;二是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三是持續加強日常監管;四是落實預防消毒措施;五是推進追溯平臺建設。

自10月30日起,天津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已全面上線運行。消費者可通過掃描產品外包裝或貨柜上的電子溯源碼,了解到原產國/地區、上遊企業(進口商)、檢驗檢疫證明等信息。

「總結過去11個月的經驗,我們有信心防止出現疫情捲土重來。」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面對未來春節人員大流動,只要人群中沒有感染者就不會發生重大的疫情。(來源: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進口冷鏈食品能否吃得放心? 嚴防新冠趁「冷」而入,黃石這樣做……
    近日,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黃石的冷鏈食品安全嗎?冷鏈食品如何全面消毒?提起市民對冷鏈食品的看法,沈紅琴有些無奈,「有些市民到冷櫃前,會直接問我們這裡賣的是不是問題產品。其實,我們的產品都有檢驗檢測報告,拆包裝前,都會進行消毒。」她說,讓市民放心購買冷鏈食品,可能還需要時間。「目前場內在保持進貨的冷鏈產品多半是牛奶、酸奶等保質期短的商品,還有一些袋裝的冷凍湯圓、水餃。新進的冷鏈產品都有齊全的檢測證明,可以溯源。即便如此,銷量還是不比以往。」
  • 進口冷鏈食品到底還能吃嗎?
    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對與「冷鏈」相關的熱點關注,多部門專家解答公眾疑問。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李寧說,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二問: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進口生鮮還能不能吃?」面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陽性頻發,這個問題成為不少人關注的焦點。「目前並沒有發現因為直接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 進口冷鏈食品頻頻「翻車」,還能吃嗎?莫慌!這裡有答案
    12月17日,記者從成華區衛健委獲悉,為了消除大家的疑惑,該局專門發出了小貼士,告訴你進口冷鏈食品還能放心吃嗎?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國外正處於新冠疫情暴發期,跨境運輸過程中冷鏈食品及外包裝極有可能成為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 進口冷鏈食品 還能放心買嗎
    冷凍蝦、冷凍牛肉、冷凍豬肉……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進口冷鏈食品屢成「雷區」。  年關將近,冷鏈食品市場即將迎來消費旺季。不少市民擔心,進口冷鏈食品是否安全?如何避免「疫」從口入?購買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為此,記者走訪了城區多家超市、農貿市場和相關部門,對情況進行了調查。
  • 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還能吃嗎?莫慌!這裡有答案
    天津一批進口冷凍豬肉外包裝檢出陽性;俄羅斯一企業的凍紅大馬哈魚外包裝檢出陽性;河南濮陽一份進口冷凍帶魚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近期,多地進口冷凍食品再檢出陽性,大家心裡是否又咯噔一下?12月17日,記者從成華區衛健委獲悉,為了消除大家的疑惑,該局專門發出了小貼士,告訴你進口冷鏈食品還能放心吃嗎?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權威回應來了
    央廣網北京11月25日消息(記者孫冰潔)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多個省份,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正從國外「進口」?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接觸了冷鏈食品如何消毒?11月2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對上述問題進行了重點回應。
  • 冷鏈食品怎麼吃才安全?
    冷鏈食品怎麼吃才安全?武漢市在巴西進口牛肉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消息,11月18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東西湖區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從天津港海關入關的巴西進口冷凍去骨牛肉外包裝樣本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 進口冷鏈食品安全嗎?廈門對這些超市展開排查!結果是……
    增加預防性措施 消費者選購更放心 《特區新聞廣場》 在檢查中 記者也從商家了解到 為了讓消費者吃上放心的進口冷鏈食品 商家們 在落實進口冷鏈食品防疫措施的前提下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買嗎?接觸進口冷鏈食品感染概率大嗎?專家解答
    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介紹,近期在我國多個地區發現了進口冷鏈食品的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引起了消費者對冷鏈食品安全性的關注,我們國家的相關部門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第一個方面,在10月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下發了《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指南》
  • 冷鏈食品進口在壓力下成長
    針對進口冷鏈食品能不能吃的問題,武漢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何振宇給出肯定答案: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沒有發現通過攝入食物導致感染的情況,在武漢市正規場所出售的進口冷鏈產品安全性有保障。汙染環節有待查證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冷鏈進口食品的安全問題一直備受全社會的矚目。
  • 青島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啟用並運行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劉承鑫 孟令勝)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於12月5日公告啟用。12月7日晚入倉第一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這標誌著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開始運行。
  • 佛山嚴查進口冷鏈食品!
    12月以來,國內已有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其外包裝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為最大限度阻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風險,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佛山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全流程監管,切實防範冷鏈食品疫情傳播風險。
  • 冷鏈食品 還吃不吃?
    冷鏈食品 還吃不吃?另有媒體報導,多地冷鏈食品外包裝核酸呈陽性。這些新聞一出,令「進口冷鏈食品」再度進入大眾視野。非偶然!多起進口冷鏈產品檢出新冠病毒!
  • 嚴查進口生鮮食品!福建龍海市專項排查冷鏈食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牢牢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勢,切實防範疫情輸入風險,日前,福建省龍海市市場監管局積極組織執法人員對轄區內的冷鏈食品開展全面排查。12月10日,福建省龍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深入市場開展冷鏈食品專項排查,正在超市檢查核對冷凍肉品的進貨臺帳和檢疫合格證明的執法現場。
  • 滿洲裡嚴控進口冷鏈食品 提醒公眾儘可能不網購冷鏈食品
    (抗擊新冠肺炎)滿洲裡嚴控進口冷鏈食品 提醒公眾儘可能不網購冷鏈食品 中新網滿洲裡12月13日電 (記者 張瑋)13日,內蒙古自治區滿洲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公告》稱,該市將嚴控進口冷鏈食品,並提醒公眾儘可能不網購冷鏈食品
  • 談「冷」色變,進口冷鏈食品還能購買嗎?安不安全?
    近期,國內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事件令市民談「冷」色變,那進口冷鏈食品還能購買嗎?安不安全?現場,執法人員還向超市負責人詳細詢問了進口冷鏈食品到店後從接收到上架各個環節的防疫措施,並檢查了貨物查驗記錄、店方的消毒記錄等。該執法人員介紹,具備「三證」的進口冷鏈食品並不意味著萬無一失,商家接收食品後,還需對內包裝進行消毒處理;存放進口冷鏈食品的庫房、冷櫃以及工具、用具也都要落實嚴格的消毒規定。
  • 三河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嚴查冷鏈食品,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為全面規範冷鏈食品經營行為,及時排除冷鏈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持續加強冷鏈食品監管,開展冷鏈食品的摸排檢查建檔,以有力措施保障廣大消費者
  • 黃石的冷鏈食品安全嗎?最新查扣一批冷凍食品裡……
    點擊播放 GIF 0.3M近日,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黃石的冷鏈食品安全嗎提起市民對冷鏈食品的看法,沈紅琴有些無奈,「有些市民到冷櫃前,會直接問我們這裡賣的是不是問題產品。其實,我們的產品都有檢驗檢測報告,拆包裝前,都會進行消毒。」她說,讓市民放心購買冷鏈食品,可能還需要時間。「目前場內在保持進貨的冷鏈產品多半是牛奶、酸奶等保質期短的商品,還有一些袋裝的冷凍湯圓、水餃。新進的冷鏈產品都有齊全的檢測證明,可以溯源。即便如此,銷量還是不比以往。」
  • 進口冷鏈食品「邳州倉」投入使用
    ,根據邳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部署,12月21日,邳州建成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並投入使用。  邳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位於311國道趙墩段南側的一處食品加工廠內,面積約1500平方米,最大庫容量1000噸左右。該集中監管倉與其他區域完全隔離,有獨立的出入通道和警示標語,相關的硬體設施及功能間配備齊全,嚴格按照「人物同防」監管要求,在源頭上實現進口冷鏈食品「統管」的全覆蓋。
  • 我市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報備制度約談冷鏈食品經營、倉儲企業並...
    48 來源: 蘭州新聞網 舉報   12月23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該局近日對全市冷鏈食品安全工作進行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