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3月18日,喜馬拉雅發起古籍喚醒計劃,喜馬拉雅為古籍研究者、愛好者提供千萬現金和億級流量扶持,賦能古籍傳播。3月20日,喜馬研究院《喜馬拉雅古籍收聽報告》發布。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古籍中有很多令人頭疼的生僻字、文言文,古籍就是堆成小山的二十四史、十三經、四庫全書,而研究古籍的全是拿著放大鏡的老學者。實際上,古籍的範圍非常寬泛,而研究古籍的人也絕非只是老學者。
據喜馬研究院發布的《喜馬拉雅古籍收聽報告》數據顯示,在喜馬拉雅上,有超過13萬主播在朗讀、講解、傳播古籍,喜馬拉雅站內古籍總播放量超過95億。此外,古籍活躍用戶的日均收聽時長達180分鐘。
喜馬拉雅共有139.6萬條古籍相關的音頻,如果一個人每天聽10條古籍音頻,那麼從2020年可以聽到2402年。
近年來,喜馬拉雅先後推出《餘秋雨:中國文化必修課》《易中天說禪》《蒙曼品最美唐詩》《傅佩榮講》《錢文忠講佛教十三經》《張其成講》《復旦陳正宏精講》《馬瑞芳品讀》《復旦名師傅傑的課》等傳統文化專輯,深受用戶喜愛。
一大批弘揚傳統文化的精品內容上線喜馬拉雅後,多部古籍再次進入大眾視野。除了餘秋雨、易中天、蒙曼、傅佩榮、錢文忠、張其成、陳正宏、馬瑞芳、傅傑等大家名師,喜馬研究院《喜馬拉雅古籍收聽報告》顯示,「Z世代」異軍突起,逐漸成為傳播古籍和傳統文化的主力軍。
在用戶最愛收聽的古籍中,四大名著均進入前10,其中《三國演義》以21億播放量位居第一,《西遊記》以10.5億播放量屈居第二,《紅樓夢》及《水滸傳》的播放量分別達到6.9億、6.5億,《黃帝內經》《鬼谷子》也躋身前10。
喜馬拉雅將為加入古籍喚醒計劃,成為古籍喚醒人的主播提供全方位扶持,如一對一製作指導、版權保護、億級流量扶持,並幫助古籍喚醒人實現商業變現。喜馬拉雅也將上線數百部古籍類專輯,建立全網首個的音頻古籍知識庫,打造傳統文化愛好者交流社區。
目前,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何善蒙、知名文博學者螺旋真理、高校教師宮殿君、書法家高天晨、愛講神話的小志等多位學者、教師、自媒體人均已加入古籍喚醒計劃。
喜馬拉雅相關負責人表示,喜馬拉雅計劃與高校、圖書館、出版社、檔案館等展開合作,共同推進古籍喚醒計劃。讓更多受眾,尤其是年輕用戶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古籍在新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的活力。
喜馬研究院是喜馬拉雅公司設立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旨在依託喜馬拉雅平臺的海量數據,多元化產品,以聲音為核心,構建開放研究平臺,匯集各界智慧,圍繞經濟、社會、產業開展深入研究,輸出專題報告,為行業發展提供借鑑,推動「耳朵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