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很多人長大之後,會忽然發現,為什麼我們對6歲前的記憶非常模糊,甚至一點也記不起來呢?尤其是,有些人看了電視劇的橋段,還會腦補自己小時候是不是經歷過車禍、火災,以及其他生離死別的家庭悲劇,所以才會童年「失憶」。
像我一個朋友,有一天他兒子忽然問他:「媽媽,我為什麼不記得6歲前的事?我到底是不是你親生的啊?我是不是被騙來的?」
然後,我這位粗心大意的朋友,隨口答了一句:「是的啊,你是我從深山老林抱來的,還洗了腦。」這樣的答案,我們都知道是笑話,但是孩子卻可能當真,所以父母們不想破壞「母慈子孝」的關係,可要謹慎回答啊。
孩子的記憶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
其實,想要給孩子一個滿意的答案,首先我們自己要弄清楚記憶的產生和發展,因為我們很多大人也對童年記憶缺失很疑惑。
①孩子在出生前,就已經有了「聽覺記憶」
很多人或許覺得,孩子小時候大腦還處於發育中,根本就沒有什麼記憶,又何談丟失記憶呢?可事實上,研究表明,人類在胎兒末期,也就是妊娠8個月左右就已經出現了「聽覺記憶」,即:對聽覺信息的記憶,比如對音樂、媽媽的聲音等有記憶。
所以,等到孩子出生後,還會出現「再認」的表現。就是當曾經經歷過的事情再度出現時,他們能認出的過程。所以,這或許也是很多孕媽給胎兒做胎教的一個原因,因為胎兒出生後認出當時聽過的音樂,長大後也會有偏愛。
②嬰兒時期就有「長時記憶」,成年後還容易有「前世今生」的錯覺
接著,到了嬰兒時期,孩子的記憶力也在逐漸發展。諾韋·科利爾實驗曾表明,用操作條件反射研究嬰兒的記憶,發現孩子在新生兒末期就已經具備了「長時記憶」的能力。所謂長時記憶,就是記憶保持很長,超過一分鐘,甚至終身都記得。
所以,我們很多人會在某些時刻想起童年時的一些片段,或者觸景生情,以及腦海中突然閃現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如同「前世今生」的錯覺。
有研究表明,3個月大的寶寶,對操作條件反射的記憶能保持達4周之久。如果家人在寶寶做對一件事的時候給予獎勵,並且反覆強化這一行為,孩子就會主動搜尋記憶,配合大人做出回應。所以說,小孩子是有記憶的。
孩子為什麼會丟失6歲前的記憶?
既然孩子有記憶,那麼為什麼會不記得6歲前的事呢?答案如下,父母可要認真學習,以後別再胡亂跟孩子打啞謎了:
①6歲前孩子的記憶容量太低
人有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研究表明,我們成人若想形成短時記憶,也就是把信息保存20秒,需要積極複述,否則很快就忘了。而短時記憶的容量為7±2個信息單位(組塊)。但是,6歲前的孩子記憶容量最多時,也就是6歲左右時才6.10個組塊,記憶容量太低,所以很難對6歲前的事留下記憶。
②6歲前孩子不會有意識地記東西,只會記住那些有趣和深刻的事
另外,孩子小時候不會有意識地去記憶一些東西,他們只會記住那些自己感興趣的,印象深刻,或者對自己衝擊比較大的事情。所以,6歲前如果生活平平淡淡,孩子是不會記住多少事情的。
③6歲前沒有對接觸的信息進行加工,且沒有存入長時記憶中就容易遺忘
6歲前的孩子,年齡上實在太小,既不會有意識地去記憶一些東西,也無法對接觸到的信息進行加工,將他們存入長時記憶。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遺忘,那麼6歲前孩子的記憶很可能就一片空白了。
而且,孩子6歲前孩子的思維比較具體形象,認識事物只看表面而無法認識深刻和實質,所以記憶模糊,或者只存在一些記憶碎片。而隨著年齡的增長,6歲後孩子會接觸更多信息,並進行精細加工,存入長時記憶就容易記住一些事。
所以,了解到孩子以及發育的特點,以及為什麼孩子會「童年失憶」,父母們在回答孩子的問題時,就不要瞎講了。因為回答不好,搞不好就弄成靈異事件了,真會讓人細思極恐的。
【話題討論:網友們,你對6歲前的事情有印象嗎?當你家孩子問你,他為什麼記不住小時候的事時,你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