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機時代,美蘇空軍戰鬥機講究輕重搭配,經典例子如蘇-27&米格-29和F-15&F-16這兩對輕重組合。蘇-27和F-15是重型雙發機,性能好但成本高,產量相對有限,而米格-29和F-16是輕型機,性能有限但由於成本較低,可以大批量生產,這樣就快速實現三代機大機群化,確保質量數量雙優。
◎俄羅斯空天軍米格-29和蘇-27同框
進入五代機(俄標)時代後,美國空軍在列裝187架F-22戰鬥機之後,又開始列裝成本相對較低的F-35A「閃電II」單發機,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了五代機的輕重搭配,這表明五代機時代輕重搭配依然是大國空軍的確保空中優勢的重要策略,那麼其他國家會跟進嗎?
◎美國空軍F-22和F-35雙機編隊
從目前的動態來看,其他大國也要跟進了。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日前宣布,2019年底俄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米格飛機公司獲得了第五代輕型多功能雙發戰鬥機的合同,米格飛機公司正在開展空氣動力學計算研究,首架原型機計劃於2025年前首飛,服役之後將作為蘇-57戰鬥機的補充機型。
◎米格飛機公司輕型多功能前線雙發戰鬥機早期方案,和F-35長得差不多
實際上,米格飛機公司早就在開展米格-29後繼機型的相關研究了,只不過在五代機的競爭中俄羅斯國防部最終選擇了蘇霍伊設計局的蘇-57,米格飛機公司的方案由於缺乏資金而陷入停滯狀態,但這並不代表俄羅斯國防部完全放棄了米格飛機公司的輕型五代機。
◎蘇-57戰鬥機
此前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一直沒推進輕型多功能前線雙發戰鬥機(LMFS)項目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資金。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的立場是希望米格飛機公司能夠通過米格-35戰鬥機的外銷獲得LMFS項目的研發資金,然而實際情況是米格-35外銷情況並不理想,似乎不足以為重啟LMFS項目積累足夠的資金。
◎米格飛機公司輕型多功能前線雙發戰鬥機風洞模型之一
但隨著蘇-57的服役(雖然第一架還沒交付就摔了),俄羅斯空天軍迫切需要一型隱身戰鬥機來輔助蘇-57。好消息是,在此期間,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內部合併改組深入推進,未來蘇霍伊和米格公司在戰鬥機業務領域將會統一,因此米格飛機公司的LMFS項目研發將可以共享蘇-57的許多技術,如隱身氣動外形、內置彈艙、融合式傳感器以及蒙皮材料等等,這也就意味著米格LMFS的研發成本會大幅降低,現在已經到了重啟LMFS的時機了。
◎米格飛機公司輕型多功能前線雙發戰鬥機風洞模型,採用了可變腹鰭設計
目前已有米格飛機公司LMFS方案模型在風洞中測試的多張照片在網上流傳,其中一種氣動布局類似米格-1.44的方案看起來較為新穎,雙發V尾帶可變腹鰭的升力體布局,配備2臺改進型RD-33MK渦扇發動機,如無意外過幾年我們就可以看到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的輕型五代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