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傳》中這樣記載蔣英:「她見多識廣、美麗大方,加上一副好歌喉,加州理工學院優秀的男性全對她著迷不已,他們甚至說,我們全都愛上了錢太太!」
盧梭曾經說過:「女人最使人留戀的,並不一定在於感官的享受,主要還在於生活在她們身邊的某種情趣。」能夠讓身邊的人都稱讚、喜愛、敬佩的女子必然是有著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一如史料中所提到的,我國傑出的女聲樂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錢學森夫人——蔣英女士。
她出身名門,家族名人眾多,丈夫是兩彈元勳錢學森,一生相守,在任何關於錢學森的傳記中,蔣英的名字從不曾缺席。她的傳奇,又是如何譜寫的呢?
一、蔣家五朵金花,青梅竹馬繞床來
蔣英,1919年出生於浙江海寧,她的父親是蔣百裡,民國時期最負盛名的軍事戰略家,有著 「一代兵聖」之稱,是當之無愧的將軍。
蔣百裡與妻子蔣佐梅一共生有五個女兒,而蔣英便是其中的第三個女兒。
蔣英認識錢學森是緣於兩家父母的關係。早年的蔣百裡與錢學森的母親錢均夫是同窗好友,曾經一起赴日本留學,關係深厚。多年來,蔣、錢兩家的交往甚密,蔣英幼時便常常在錢家玩耍。
只有獨子錢學森的錢家夫婦亦是十分喜愛活潑可愛的蔣英,便提出了想要過激蔣英的請求。因為蔣家有五個女兒,蔣百裡夫婦以為讓蔣英過繼亦是一件好事。於是4歲的蔣英過繼到了錢家,並改名為「錢學英」,與錢學森以兄妹相稱。
但年僅尚小的蔣英並不習慣新的家庭環境,亦是十分思念自己的家人。沒過多久,同樣思念著女兒的蔣百裡夫婦便提出帶她回家的想法。錢夫人自然不願當這個拆散親人的惡人,於是便答應讓蔣英回去,但出於對蔣英的喜愛,便提出了一個條件——「你們這個老三,現在是我乾女兒,將來得給我當兒媳婦。」
至此,蔣英回到了蔣家,用回了原名,也依舊稱錢學森父母為乾爹乾媽、錢學森為乾哥哥。
這樣的相處模式一直維持到二人的分別到不同的國家求學才結束。
自幼,蔣英便受父親的影響,對開放的西方文化甚感興趣,她最喜歡的便是西洋的古典音樂。因此在1936年時,17歲的蔣英隨蔣百裡到歐洲遊學,學習歐洲的古典音樂。並於1937年時,蔣英考入德國柏林音樂大學學習,後於1941年畢業。
在1943年的瑞士「魯辰」萬國音樂年會上,蔣英參加了各國的女高音比賽,取得了第一的優秀成績,是當時第一個奪得此榮譽的亞洲第一人。
直到1947年,離開中國11年之久的蔣英終於回到祖國故土。與此同時,早年留學美國,如今已經是麻省理工終身教授的錢學森也踏上了回國探親的路途。
這是蔣英與錢學森在分別11年後的第一次見面,這對曾經的青梅竹馬又有著怎樣的相逢呢?
在回國的幾天後,錢學森便應邀到母校上海交通大學演講一場學術講座,蔣英便出席了這場講座。並且在講座結束後,在錢學森送蔣英回家的路上,錢學森突然對蔣英說道:「你跟我去美國好嗎?」
兩人早有父母的婚姻約定在先,而英俊帥氣、年輕有為的錢學森亦是讓蔣英怦然心動。於是在1947年的農曆七月初七,中國的情人節上,錢學森向蔣英求婚了。
9月17日,錢學森和蔣英在上海沙遜大廈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婚禮,收到了來自家人、朋友、同事們的一致祝福。他們的結合亦是被認為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在愛情中,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長久的陪伴以及共同的喜好,錢學森與蔣英的愛情便是如此,而蔣英的勇敢和堅貞不渝亦是令人敬佩至極。
二、遠渡重洋,陪伴便是最長情的告白
結婚後不久,作為麻省理工的終身教授,錢學森就要踏上了回美國的歷程,新婚的妻子蔣英自然是同行的。此後,蔣英離開了自己的家人和故土,暫時地放下了自己熱愛的音樂,跟隨錢學森一同到了美國。
蔣英並非是傳統的中國女子,她接受的是西方教育,有著自己的理想和事業,可她又能放下一切,與丈夫遠渡重洋,這份豁達和大氣正深深吸引著錢學森。
蔣英的性格活潑,而錢學森則是安靜單調的生活,蔣英的到來使得錢學森乏味的生活注入了一抹活力。蔣英常常拉著錢學森彈琴聊音樂,在妻子的音樂下,他也能夠短暫地忘記煩惱,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
多年後,當蔣英回憶兩人在婚後那段日子,頗為感嘆當時的溫馨——「那個時候,我們都喜歡哲理性強的音樂作品。學森還喜歡美術,水彩畫也畫得相當出色。因此,我們常常一起去聽音樂,看美展。我們的業餘生活始終充滿著藝術氣息。不知為什麼,我喜歡的他也喜歡……」
一個是科學的領先者,一個是藝術的歌頌者,但他們卻有著共同的愛好,說不完的話。錢學森的恩師馮·卡門亦是說過:「蔣英來後,錢學森就像換了一個人一般,不再沉悶了。」
在這段期間,錢學森的研究也取得了許多巨大的成就。
在40年代,錢學森便已經成為了和恩師馮·卡門地位相當的航空航天領軍人物。並且在美國的10多年間,錢學森為美國航空和火箭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可也正是這個緣故,使得錢學森與蔣英後來的回國之路十分坎坷。
1950年8月時,錢學森正準備回國時,卻被美海軍部副部長打給司法部的一通電話攔截了,電話的內容如下——「無論如何都不要讓錢學森回國,他太有價值了!」
正是這通電話,讓錢學森夫妻遭到了長達五年的軟禁歲月。在這五年期間,他們經歷了拘捕、軟禁、住所監視……
在無法與外界接觸的這五年中,為了緩解心中的苦悶,錢學森吹竹簫,而蔣英彈吉他,兩人常常在一起演奏17世紀的古典室內樂。
這樣的日子一直維持到了1955年的10月8日,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錢學森夫婦終於踏上了回國的道路。
回國後的錢學森成為了中國飛彈研製的技術領導人,因此錢學森度過了不能為人知的30年。他時常失蹤很長一段時間,就連蔣英也不知道他的行跡,她唯一能夠做的便是照顧好兩個孩子和家裡的事情。
在1991年錢學森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的頒獎儀式上,這位兩彈元勳卻說了一段令人感動的話,他說道:「我是做什麼的,想必大家每個人都已經很熟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我的妻子蔣英,她是一位古典音樂研究者,今天我獲獎,最不能忘記的,就是她的支持。」
對於錢學森來說,最大的支撐便是妻子蔣英的支持和陪伴。而蔣英也從來不是一個依靠丈夫的卓越成就而生活的女人,她亦有著自己的事業追求,並為此而奮鬥一生。
三、傑出的女聲樂家,亦是自己的主角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教育家以及國內外聞名的女高音歌唱家。
自1955年回國之後,蔣英無疑成為了我國聲樂教育事業的一面旗幟。蔣英在中央音樂學院教學長達45年之久,並且一對一地培養了26名學生,李雙江、章亞倫、祝愛蘭、姜詠等人便都是蔣英的得意門生。且大多數都曾經在國際音樂舞臺上取得過驕人的成績。
作為中國女歌唱家的蔣英創造過屬於中國人的輝煌,作為教育家的她亦是培養了一批批中國的聲樂家,向世界彰顯了中國音樂的驕傲。
蔣英亦曾以用幾個月的音樂,參與並指導了一臺大型的音樂會《星光燦爛》,那是一場歌唱航天人,獻給航天人的音樂會,是蔣英對丈夫錢學森以及所有航天人的歌頌。
而對於錢學森來說,蔣英於他不僅僅是妻子,更是知己。晚年的錢學森亦是說道:「在我對一件工作遇到困難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往往是蔣英的歌聲使我豁然開朗,得到啟示……」
在這位偉大科學家的背後,有著一位相濡以沫的賢惠妻子,但在扮演妻子角色的同時,蔣英又成為了自己音樂世界的主角,而非僅僅是錢學森的夫人。
2009年的10月31日,98歲的錢學森病逝。三年後的2月5日,蔣英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92歲。
他們的愛情就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而他們攜手走過了62個春秋。
小結
縱觀蔣英的一生,她已然成為了女子最羨慕的模樣,出身名門,氣質過人,美麗聰慧,她自幼便接受開放的教育,有自己的理想和音樂天賦;在最合適的年齡又遇見了最合適的愛情,在眾人的祝福下步入婚姻;此後68年間與丈夫相濡以沫,白頭偕老……在事業上成就斐然、在婚姻上稱心如意,又得以兒孫四世同堂,如何不令人豔羨。
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如蔣英有這般完美的人生呢?也許是少之又少的,人生來不同,走的道路亦是不同,不辜負自己的一生,不辜負珍愛自己的人便足矣。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便是珍惜與學會滿足。
參考資料:《錢學森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