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直通車 | 「理財老師」教你炒港股賺大錢?市民信了被騙380萬

2021-01-19 澎湃新聞
反詐直通車 | 「理財老師」教你炒港股賺大錢?市民信了被騙380萬

2021-01-14 1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網絡詐騙手段變化多端,稍不注意就會落入圈套。比如,騙子利用人們想賺快錢的心理,拋出「名師指導」的噱頭,借炒股、港股、彩票等名義一步步引誘市民下載不正規APP,最終讓市民陷入套路。日前,常州就發生這樣一起市民被「理財老師」騙走380多萬的特大詐騙案。

案情回顧

被「理財老師」忽悠,陸續被騙380多萬

1月6日,常州市反詐騙中心接市民閔先生報警稱,12月29日,一個陌生人添加他為微信好友,後來被拉入一個炒股微信群。在這個群裡,有理財老師在直播間教炒股,但在交流中該老師聲稱A股不行,可以幫大家炒港股迅速賺錢。

閔先生信以為真,添加了理財老師和助理的微信,在對方指導下下載了一款名為「Commsec」的APP。接下來,他跟隨理財老師在APP上炒股賺錢。開始,閔先生從APP中成功提現1萬元,防備心頓時降低,於是陸續通過網銀向理財老師提供的多個帳戶轉帳,共計轉過去380餘萬元,後發現被騙。

手段分析

炒股APP顯示的金額是人為修改的

閔先生當即報警。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常州市反詐騙中心民警指出,該案的詐騙手段並不新鮮,分為加微信、拉群、直播聽課、安利港股、誘導下載APP、轉帳匯款等幾個步驟,是投資理財類詐騙的常見套路。

在這起案件中,常州市反詐騙中心發現,騙子使用多個銀行帳戶用來接收被害人轉來的錢款,然而這些銀行卡並不是卡主本人在用。這些銀行卡都是通過正規流程實名登記辦理的,但被相關的卡主賣出,流入到騙子們手中,成為犯罪分子實施詐騙的工具,並不是「實人」在使用。受害市民以為自己向這些卡轉帳是在充值炒港股,且看到APP上的餘額顯示在增加,不會懷疑,但其實他們轉來的資金並沒有進入正規的證券帳戶,顯示餘額只是騙子在後臺修改的數字。

反詐提醒

市民們炒股要通過正規平臺,不要點擊陌生人發的連結,不要下載非正規APP,更不能向陌生個人帳戶轉帳充值。無論是港股、美股、彩票、數字貨幣、外匯、期貨還是貴金屬,凡是聲稱穩贏包賺的,都是詐騙。同時,如果發現有人收購銀行卡、手機卡,立即撥打110報警。

原標題:《反詐直通車 | 「理財老師」教你炒港股賺大錢?市民信了被騙380萬》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炒頭盔反被騙!有人30萬買頭盔卻收到1800個安全帽
    圖片來源:梨視頻截圖浙江女子欲囤貨吃差價反被詐騙5月22日,市反詐中心稱,這幾天,寧波已連續發生購買頭盔詐騙案件3起,涉案金額幾千至數萬元不等。據寧波晚報,近日寧波已市反詐中心稱,這幾天,寧波已連續發生購買頭盔詐騙案件3起,涉案金額幾千至數萬元不等。夏女士愛看時事新聞,近日也關注到各地相繼出臺關於電動車管理的政策,感覺嗅到了商機。正好,朋友圈裡有人發布售賣頭盔的廣告,夏女士認為頭盔價格會隨著需求量的增長而水漲船高,趁著目前價格還不貴,便想提前屯貨賺差價。
  • 興寧一男子輕信陌生網友炒外匯,被騙10萬餘元!
    來源:興寧公安 興寧一男子輕信陌生網友 在某平臺app「炒外匯」 被騙10萬餘元!
  • 舟山這些人因為同一款交友軟體被騙光,你中招了嗎?
    不久,對方稱可以帶小謝在某博彩平臺一起賺錢,小謝信以為真,並且通過網銀在該平臺連續充值三次,資金凍結後,對方還假意承諾出7萬元一起湊錢幫忙解凍,後發現被騙,共計損失人民幣12萬餘元。,待雙方熟絡後,」康平「稱在某平臺炒外匯能賺打錢,小金跟著也確實小賺了幾筆,隨後便投入大筆資金,後發現無法提現,共計被騙人民幣31萬元。
  • 梅州興寧一男子炒外匯被騙10萬!警方揭露騙局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普及,不少人會通過網絡平臺投資理財,這給大家帶來了便利,卻也存在隱患。近日,興寧市公安局接到一宗因炒外匯被騙10萬餘元的警情。12月14日,陳先生報警稱:其在某app上炒國際外匯被騙10萬餘元。
  • 誠信建設萬裡行|重慶反詐中心今年已返還被騙資金5269萬
    重慶反詐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這是該中心今年舉行的第11次被騙資金集中返還儀式,累計返還被騙資金5269萬元。截至目前,重慶反詐中心今年共止付資金1.71億元,凍結資金4.56億元。破案數、查處違法犯罪嫌疑人數同比分別上升7.3%和70.4% ;「冒充公檢法」「偽基站」類詐騙案件同比分別下降30.8%、52.2%。
  • 餘杭已有人被騙數萬元
    近日,餘杭公安聯合阿里巴巴、餘杭區檢察院等單位發起「9·19」全民反詐公益日通過「線上+線下」等形式如火如荼地開展了反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努力提升群眾的反詐意識>「高級理財師教你投資」「低門檻高收益」「隨進隨出,速度快」等字眼這些充滿誘惑的詞彙總是讓投資者蠢蠢欲動那麼,「APP投資」真的安全嗎?
  • ...反詐第三課:分分鐘讓你傾家蕩產!這就是網絡投資、賭博詐騙!
    【天下無詐】反詐第三課:分分鐘讓你傾家蕩產!這就是網絡投資、賭博詐騙!案例一:某市發生一起「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理財詐騙」被騙26萬元。受害人在7月23日至今,在微信好友的推薦下某APP投資理財被騙26萬元。案例二:某市發生一起「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理財詐騙」被騙144.6萬元。
  • 周口女子「網戀」被騙17萬!警方提醒:類似案件9起,專騙單身女性……
    淮陽區公安局反詐中心溫馨提示詐騙手段千千萬,提升防範是關鍵【警情通報】2020年5月4日,淮陽區公安局接到城關鎮居民李某(女性,26歲)報警稱:2020年4月22日在家刷抖音,一頭像帥氣的陌生男子通過抖音號加李某為好友,對李某關懷備至,炫耀自己多彩的生活方式,取得李某信任後,二人發展成男女朋友關係,規劃結婚後美好的生活藍圖,並稱能帶李某掙錢,引導李某在網絡投資理財平臺進行投資,李某分11次轉入對方帳戶17萬餘元後發現被騙。
  • 江油女子輕信「博彩網站」 被騙97萬餘元
    這個時候,「李斌」暗示和女士,這裡玩的是「初級場」,可以到「中級場」玩玩,門檻是充值10萬。聽說能賺大錢,和女士腦子一熱,陸續往帳戶裡投了20萬!三投三中,又賺了38888元。和女士就嘗試著把錢全部提出來,當時客服說會員「正在升級」,要等24小時。
  • 投資理財 穩賺不賠?千萬別信!
    投資理財 穩賺不賠?千萬別信!一旦你相信了那這場騙局便開始了所幸民警及時趕到立即開展反詐勸阻並當場指導馬女士對相關軟體進行刪除對其"網友"進行拉黑成功勸阻了一起詐騙案
  • 炒頭盔反被騙!有人30萬買頭盔卻收到1800個安全帽,快提醒身邊人
    5月22日,市反詐中心稱,這幾天,寧波已連續發生購買頭盔詐騙案件3起,涉案金額幾千至數萬元不等。據寧波晚報,近日寧波已市反詐中心稱,這幾天,寧波已連續發生購買頭盔詐騙案件3起,涉案金額幾千至數萬元不等。夏女士愛看時事新聞,近日也關注到各地相繼出臺關於電動車管理的政策,感覺嗅到了商機。
  • 寮步:反詐「大喇叭」上線 教市民防範詐騙避免上當
    「不法分子侵入班級或者家長QQ群或微信群,假冒班主任、老師或者學校工作人員……」近日,經過寮步鎮石龍坑村的市民發現,村裡多了10個大喇叭,每天各大路口的大喇叭都在宣傳反詐騙信息,教市民如何防範各類詐騙。
  • 文山州一女子跟兩個男網友「賺大錢」 ,55萬元「哦豁」了……
    網絡上遇到熱心人教你投資 帶你一起賺大錢 能信嗎?這時,何女士的錢也被榨乾了,李某也不理她了,失意之時何女士也意識到被騙,並向警方報了案,最終李某騙走27萬餘元。 投資時遇到「投趣」網友…… 平時何女士就是個閒不住的人,喜歡投資理財、交友。其在跟李某石油投資的同時,又跟另一人普某加為好友,互聊網絡投資,跟普某聊得很「投趣」。
  • 反電詐中心對3303個受害人進行了電話回訪,得到了這些數據……
    近日,長沙市反電詐中心對9月至10月的3303個報警電信網絡詐騙的受害人進行了電話回訪。接連被騙的大學生2020年9月5日,市反電詐中心接到長沙某大學學生蔡某報警,稱兼職刷單被騙15000元。這已經不是蔡某第一次被騙了。9月4日,蔡某報警稱被網絡貸款詐騙金額9700元,去年7月份,蔡某在上海還有被電信網絡詐騙的經歷。
  • 【反詐提示】這些「領導」的話不能信!
    【反詐提示】這些「領導」的話不能信!你認識XX領導嗎?對,領導需要資金周轉這個事你得抓緊辦!一個自稱是你的領導開始向你噓寒問暖對你的工作保持充分的肯定一個勁的託你花錢辦私事
  • 女子和「理財男」網戀,被騙幾百萬!近期這類騙局多發
    這時候,阿芬覺得有些不對勁,再次與對方聯繫,發現已被拉黑,才意識到自己被騙。此時,她一共被騙了276萬元。案例238歲的小紅(化名)最近也有類似的遭遇。今年9月底,她在網上結識了一名男子「劉磊」。「劉磊」自稱懂理財,在做虛擬貨幣,而且盈利頗豐。
  • 聲稱入群掃碼下載理財軟體可提高打中新股的概率 常州4人被騙300多...
    近期,常州市反詐騙中心通過警情分析,發現詐騙分子通過利用理財APP實施詐騙的警情頻發。詐騙團夥通過開發沒有真正接入證券市場的APP,使得投資者在此平臺上打中的全是虛構新股,而騙子則趁機捲走資金。
  • 撐起「反詐」保護傘 快手封禁11萬個「殺豬盤」帳號
    中新網7月24日電 三名女子同時愛上一名將要退役的「美籍軍官」,最終被騙走71萬元;吳倩(化名)與一名所謂的成功男士墜入愛河,後者引導她投資理財後騙走4萬元……近年來,一種俗稱「殺豬盤」的新型網絡詐騙大肆侵襲國內網絡社交平臺,大量網民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