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gù yì),副詞。近義詞有:存心,有意,蓄謀,蓄意。反義詞有:無意,無心。
存心;有意識地。[趙樹理《小二黑結婚》:「後來有些好玩笑的人,見了三仙姑就故意問別人『米爛了沒有?』」]法律用語。在實施犯罪時能預見到自己行為的嚴重後果。分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無論直接故意還是間接故意,凡構成犯罪的都要承擔刑事責任。
故意在教材中的例句:
1、水手們又大笑起來,只有那個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著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橫木上,摘下帽子來用牙齒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氣。(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17、跳水)
2、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5、草船借箭)
故意參考例句:
1、所謂個別裝卸工故意破壞紙箱,這純屬捏造。
2、我有理走遍天下,不怕他故意刁難。
3、我故意站在最耀眼的地方你卻故意視而不見。
4、非故意非預謀殺人罪可基於過失犯罪而成立。
5、喪鐘響了,人人都故意遲到。
6、每次團體活動她總是故意拿喬不參加,真不合群。
7、這個小丑故意扭扭捏捏的上場,惹得全場觀眾大笑。
8、傻小子!大家是故意逗你,你不要當真。
9、他故意歪曲事實,以逃避責任。
10、有目的的故意,都是為了掩蓋真相。
故意有關的成語:
1、敲山震虎(qiāo shān zhèn hǔ):謂故意示警,使人震動。
2、指鹿為馬(zhǐ lù wéi mǎ):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
3、欲擒故縱(yù qín gù zòng):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特地;縱:放開。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開他。比喻為了更好地控制別人;先故意放開他;使他放鬆戒備;或充分暴露;然後再下手。
4、扭扭捏捏(niǔ niǔ niē niē):行走時身體故意左右扭動搖擺。形容舉止言談不爽快,不大方或故做姿態和。
5、裝聾作啞(zhuāng lóng zuò yǎ):假裝耳聾口啞。形容故意不理睬;裝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裝聾做啞」。
6、裝模作樣(zhuāng mó zuò yàng):故意裝樣子作姿態。形容做作;不自然。
7、吵吵鬧鬧(chǎo chǎo nào nào):故意發出各種爭吵聲的情況
8、裝模裝樣(zhuāng mó zhuāng yàng):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態給人看
9、吹吹打打(chuī chuī dǎ dǎ):指各種樂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種言行或事物,吸引別人注意。
10、沒事找事(méi shì zhǎo shì):指故意找藉口滋事
《故意造句和解釋_故意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