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的戰略決擇

2021-01-18 愛濟南客戶端

7月29日下午,我省召開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領導小組會議,會議原則通過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和辦公室工作細則,研究了需要解決的重要事項和問題。會議強調,做大做強省會,對於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提高站位,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上來,不折不扣完成好各項任務。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既是一個嶄新提法,又是一項立足現實著眼長遠的戰略決擇。

愛濟南 李想 攝

首先,「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是對客觀發展環境的承認。

濟南本身具有「省市一體化」特徵。新中國成立70年來,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濟南既是濟南市委市政府駐地,又是山東省委省政府駐地;既有濟南市委市政府的下屬機關,又有山東省委省政府的下屬廳局。

濟南的省會地位和屬性,意味著濟南的意義和作用包括但不局限在濟南,而是具有全省意義。全省重要會議、活動,濟南是主要承辦地。因此,「省市一體化」是對濟南城市功能和屬性的概括,也是對濟南客觀發展環境的承認。

其次,「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是因為濟南的加快發展離不開「省市統籌」。

濟南不只是濟南人的濟南,而是包括濟南人在內的全省人民的濟南,這就意味著壯大發展濟南離不開「省市統籌」。

現在談到濟南,我們離不開「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濟南都市圈」「省會經濟圈」這幾個概念。「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和「濟南都市圈」「省會經濟圈」是幾個互相不能分離的概念。去年出臺的《濟南城市發展戰略規劃(2018-2050)》,提出了以「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營建美麗宜居泉城」為總線的八大行動。「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目的是做大做強濟南,但濟南做大做強,離不開「濟南都市圈」「省會經濟圈」的壯大發展。

在數學上,「圓心」和「圓圈」是相互成就的,有「圓圈」必有「圓心」,有「圓心」才有「圓圈」。在經濟社會發展上,中心城市和周邊城市也是相互成就的。「一個好漢三個幫」,濟南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如果沒有周邊的城市配合和助力,濟南就無法成其大;反過來,「雁飛千裡靠頭雁」,如果在一個城市群沒有一個佔主導地位的核心城市,這個城市群的發展就會失去前進方向和向上的動力。

6月3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其核心意思有兩個:一是促進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等7市一體化發展;一是提升濟南輻射帶動能力,加快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濟南和周邊城市之間協調發展,超出了濟南市的行政範圍,也超出了周邊各市的行政範圍,就需要省級層面的統籌發展,就需要「省市一體化」機制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省政府出臺「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導意見,既是現實發展急需,也是「省市一體化」發展的生動實踐。

濟南日報 範良 攝

第三,「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戰略背景下的順勢之舉。

今年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嚴重影響經貿等國際交流,中央提出了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舉措,意在讓內需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這對加快建設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設提出了迫切要求。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給處於內陸的區域中心城市發展帶來千載難逢的良機。今年上半年,西安以GDP4575.09億元大踏步邁入國內城市前20名,居第18位,比去年底的第24名一下躍進了6位。一般分析認為,西安的躍進,說明西安作為內陸中心城市,受外貿影響較小,也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中央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現實針對性。

我國對區域中心城市建設重要性認識的提高,與「兩個時段四個原因」直接有關,也與外貿本身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的局限性相關。

一是2008年春節前夕,我國南方地區遭遇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城鄉交通、電力、通信等遭受重創,很多內地打工者集中在廣東沿海地帶,難以回家過春節,經濟損失巨大,這使我國經濟學界認識到「分區域建設中心城市」的重要性。

二是2008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美聯儲不斷降息和對金融體系注入大量資金之後,我國經濟學家認識到,在全球化曲折發展的形勢下,中國需要建立起一道安全的防火牆,這就是真正擴大內需,穩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斷加強教育,推動城市化的有序發展。

三是近兩年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特別是美國發起的貿易戰,讓我們認識到外貿的脆弱性,而內需在經濟增長中具有長久可依賴性。

四是從當前外部環境看,境外疫情快速蔓延,至今「不見底」,影響了經貿交往。

濟南時報 王鋒 攝

此外,從一些世界貿易大國的實踐來看,當貨物出口佔到世界總額的比重達到10%左右,就會出現拐點,增速要降下來。我國貨物出口佔世界總額的比重,2010年超過10%,2014年達到12.3%,拐點已過。發展內需市場,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大勢和內在要求。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不但投資、生產環節主要在國內,就是包括消費端也主要在國內。我國有14億人口,消費潛力巨大;山東人口超過1億人,是內需大省。就消費區域來論,城市人口集中,是消費的「大頭」,而大城市更是消費的主力軍,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大力推動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建設。

山東的中西部發展相對「慢半拍,」山東未來的發展亟需一個以「國家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群崛起帶動,促進全省東中西部協調發展,濟南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說,都是首選之城。濟南作為沿海開放大省的省會,外貿在經濟增長中也佔據不小比重,但遠遠比不上重要港口城市,其位置偏居山東腹部,對山東中西部的發展意義重大,「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給濟南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濟南日報 劉陽 攝

當前,一線城市人口門檻較高,省會城市做大做強,迎來最好的發展機遇。今年4月30日,濟南市出臺《關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成為國內第三個實施「零門檻」落戶的省會城市,這也是順應時勢之舉。

8月1日,沿著黃河水的方向,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帶隊趕赴東營考察,當天下午,濟南和東營籤署《濟南市人民政府 東營市人民政府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此前,7月9日,濟南-淄博省會經濟圈合作推進會召開。7月21日,濟南-聊城省會經濟圈合作推進會召開,並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種種跡象表明,以濟南為中心的省會經濟圈建設正在快馬加鞭,這時候提出「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的戰略,正是全省層面的「政策及時雨」。發揮好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強化濟南市的主體責任,加強調度督導,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進而加快濟南中心城市建設和省會經濟圈整體崛起,「省市一體化」可以大有作為。(來源:大眾日報)

相關焦點

  • 山東省: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0日訊 6月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促進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等7市一體化發展。
  • 濟南如何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調研組認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要牢固樹立濟南與黃河共生共榮的戰略共識。全面實施河道、灘區、堤壩綜合提升治理工程,確保黃河濟南段固以永存,長久安瀾。濟南市應該全面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加強黃河沿岸環境綜合治理和溼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靠山吃山一定要養山,靠水吃水一定要養水。今天我們的黃河聯動發展戰略,我們靠河吃河一定要養河。」
  • 加快「信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一市三省共同推進,浙江履行...
    為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及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精神,進一步深化區域信用體系建設合作,6月22-23日,長三角區域信用體系專題組第 31 次例會在浙江湖州召開。上海做好旅遊領域區域信用聯合獎懲牽頭工作,開展區域旅遊市場嚴重失信名單發布前期準備;推進「信用長三角」網站改版,增強「宣傳發布、協同管理」功能,完善網站平臺運行長效機制;初步形成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統一的公共信用報告和信用數據歸集標準。
  • 共同推進滬靖深度合作發展,加快長三角一體化
    9月26日下午,貫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座談會暨滬靖經濟文化融合發展促進會成立儀式在上海舉行。市委書記張長平出席並講話。他表示,靖江將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主動接軌上海,搭建兩地常態化交流平臺,共同推進滬靖深度合作發展,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程。
  • 我國將加快推進「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
    同時,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水電、風電、光伏、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等多項指標保持世界第一,風電、光伏發電經濟性不斷提升,實現平價無補貼上網。針對2021年的重點工作,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著眼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兩大目標任務,不斷推動「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走深走實。在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將持續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
  • 濰坊市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紀實
    「下一步,我們要以創新的理念、擔當的魄力、落實的作風,對標對表首位戰略,聚力全域化聯動發展,聚力一體化創新突破,聚力清單化務實推進,全面落實各項目標任務,以更大格局、更高質量、更強合力,推動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市發改委主任肖培靈表示。
  • 在這極不平凡的一年裡 濟南發展邁上新臺階 動能澎湃勢昂然!
    令人倍感鼓舞的是,經濟增長加速恢復,濟南的主要指標增幅繼續領跑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高質量發展動能加速匯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是塑造發展新動能的重要一步。2020年,濟南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加速匯聚。濟南日報 陳長禮 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為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
  • 唱好濟青「雙城記」,打造濟鄭「雙子星」,濟南印發強省會戰略實施意見
    2月19日,《中共濟南市委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強省會戰略的實施意見》印發,對濟南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實施強省會戰略重大機遇作出重要部署,明確了構築新時代濟南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加快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城市首位度的重點任務。
  • 濟南召開加快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動員大會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站在長遠發展大局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高度,鮮明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加快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是我們立足新發展階段,一以貫之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的具體行動,標註的是濟南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坐標,彰顯的是濟南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使命擔當,體現的是濟南堅定踐行「兩個維護」的高度自覺,是全市上下必須不折不扣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務。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列入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重點片區、園區建設全面鋪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形成6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累計新註冊企業1.8萬餘家、總量突破7萬家。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加快發展工作成效顯著,一批制約省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 周強: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務
    周強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加強機制探索創新,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更大成效提供有力司法服務。
  •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抓好重點工作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
    央廣網北京8月2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長三角區域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戰略思想,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一年多以來,三省一市和有關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工作抓得緊,有不少亮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 鹽城:在一體化中推進高質量發展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鹽城納入長三角中心區城市。抓住機遇,融合發展。一年來,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和把握總書記關於「一體化」和「高質量」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把「接軌上海、深耕長三角」這項事關鹽城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細化落實到每一個具體項目、每一項具體工作中,努力在融入一體化、服務一體化、推動一體化中展現鹽城作為,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 濟南:新藍圖鼓舞人心,新徵程催人奮進
    、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蹚出路子,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全會結合濟南實際,精準謀篇下一步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路徑,路線圖和方法論兼具,其中清晰地標註出濟南目標、映射出濟南雄心。
  • 用好「2758」密碼推進金平湖全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平湖的精彩蝶變濃縮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輝煌的發展剪影。2020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面推進的發力之年,虹橋商務區南翼的布局、平湖-金山區域聯動發展的深化、浙江自貿區嘉興聯動創新區臨滬片區的設立以及滬平城際鐵路等標誌性項目的推進,把一體化發展的大藍圖逐步變成一幅幅生動可觸的工筆畫。
  • 寧波出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
    寧波提出,堅持產業科創、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發展、對外開放、市場環境六大領域一體化齊頭並進,努力建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當好浙江省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排頭兵,為長三角區域建設成為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貢獻寧波力量。
  • 2020發展邁上新臺階 動能澎湃勢昂然
    令人倍感鼓舞的是,經濟增長加速恢復,濟南的主要指標增幅繼續領跑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高質量發展動能加速匯聚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是塑造發展新動能的重要一步。2020年,濟南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加速匯聚。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為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
  • 濟南大步邁向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
    「十四五」時期,基本建成「五個濟南」,成為黃河流域核心增長極,建設全國文明典範城市;2035年,建成「五個中心」,初步建成「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12月15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繪就了濟南新藍圖。
  • 濟南:打造高品質園區 推動高質量發展
    槐蔭經濟開發區融入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槐蔭經濟開發區堅決貫徹省、市關於濟南「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趟出路子、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的總要求,緊抓推進主導產業聚集、加快創新平臺建設等重要工作,多措並舉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
  • 國際上區域創新一體化發展的四大趨勢及其啟示
    加快推動區域創新一體化發展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不斷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舊金山灣區、波紐華城市群等為代表的先進創新區域在全球創新網絡中加快崛起。如坐落於舊金山灣區南部帕羅奧多市的史丹福大學,其科研成果轉化和師生創新創業不但促進了矽谷的發展,而且對於整個灣區都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區域創新體系的一體化深度融合有利於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快融合,也有利於創新成果在區域內的快速輻射和應用迭代。在發達國家區域創新體系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過程中,既有市場驅動的自然優勢分工促進,也有區域地方政府、科技和產業部門的積極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