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讀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異同!

2020-12-17 生物谷

2020年3月5日訊 /

生物谷

BIOON /——最近幾周,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成為了新聞頭條,但還有另一種病毒在世界各國肆虐:流感病毒。但是這些病毒差異大麼,哪一種更令人擔憂呢?


到目前為止,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導致全球超過89000人患病,3000人死亡。但這和流感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僅在美國,這一季流感就造成了約3200萬人患病,31萬人住院,1.8萬人死亡。


儘管如此,科學家研究季節性流感已有幾十年了。所以,儘管有危險,我們對流感病毒有很多了解,知道每個季節會發生什麼。相比之下,人們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及其引發的疾病知之甚少,這種病毒被稱為COVID-19,因為它是一種新病毒。這意味著COVID-19在傳播的範圍和造成的死亡人數方面是一個未知數。


1月31日,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Anthony Fauci博士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說:"儘管流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今後肯定是季節性流感。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們,隨著進入3月和4月,流感病例將會下降。你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測死亡率和住院治療的範圍。" Fauci說。"現在(COVID-19)的問題是,還有很多未知因素。"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尋找更多關於COVID-19的信息,隨著新信息的出現,我們對這種病毒的了解以及它所造成的威脅可能會發生改變。根據我們目前所知道的,以下是它和流感的特點比較。


症狀和嚴重程度


季節性流感病毒(包括A型流感和B型流感病毒)和COVID-19都是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染性病毒。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典型的流感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酸痛、頭痛、流鼻涕或鼻塞、疲勞,有時還會嘔吐和腹瀉。流感症狀常常突然出現。大多數患流感的人將在兩周內康復。但是對一些人來說,流感會引起併發症,包括肺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在這個流感季節,大約有1%的美國人出現了足以住院治療的症狀,這與上個季節的比例相似。


對於COVID-19,醫生們仍在試圖了解疾病症狀和嚴重程度的全貌。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說,患者報告的症狀從輕微到嚴重不等,可能包括發燒、咳嗽和呼吸短促。


根據2月28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一篇關於COVID-19的綜述性研究,總的來說,對住院患者的研究發現,約83%至98%的患者出現發燒,76%至82%出現乾咳,11%至44%出現疲勞或肌肉疼痛。其他症狀,包括頭痛、喉嚨痛、腹痛和腹瀉也有報導,但不常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對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11日期間的44,672例確診病例進行了分析。在這些病例中,80.9%(或36,160例)被認為是輕微的,13.8%(6,168例)是嚴重的,4.7%(2,087例)是危急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文章表明:"關鍵病例是那些表現出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礙/衰竭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世衛組織的說法,由於呼吸道病毒引起相似的症狀,僅根據症狀很難區分不同的呼吸道病毒。


死亡率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美國,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通常在0.1%左右。COVID-19的死亡率似乎高於流感。


在2月18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發現,在中國大陸,COVID-19的死亡率約為2.3%。2月28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另一項針對中國約1100名住院患者的研究發現,總體死亡率略低,約為1.4%。


不過,COVID-19的死亡率似乎因地點和個人年齡等因素而異。例如,在疫情爆發的中心湖北省,死亡率達到2.9%;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周的研究顯示,在中國其他省份,這一比例僅為0.4%。此外,老年人受到的打擊最大。80歲及以上人群的死亡率飆升至14.8%;在70-79歲的人群中,中國COVID-19的死亡率約為8%;60到69歲的人是3.6%;50至59歲人士的1.3%;年齡介乎40至49歲的人士為0.4%;10到39歲的人只有0.2%。沒有9歲以下兒童死亡的報告。

圖片來源:Alfred Pasieka Science Photo Library via Getty Images


病毒傳播


科學家用來確定病毒傳播難易程度的方法被稱為"基本傳染數",即R0。此前報導稱,這是對從單個感染者身上感染病毒的平均人數的估計。據《紐約時報》報導,流感的R0值約為1.3。


研究人員仍在努力確定COVID-19的R0。根據2月28日發表的《JAMA》評論研究,初步研究估計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R0值在2到3之間。這意味著每個感染者平均傳播了2到3人。


需要注意的是,R0不一定是常數。此前報導稱,不同地點的估計值可能不同,這取決於人們相互接觸的頻率以及為減少病毒傳播所做的努力等因素。


感染的風險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估計,平均每個季節約有8%的美國人感染流感。


截至3月2日,美國共有91例COVID-19病例。儘管如此,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這類新出現的病毒總是會引起公眾的健康擔憂。該機構說,目前還不清楚美國的這種病毒情況將如何發展。一些人,如衛生保健工作者,暴露於COVID-19的風險增加。


大流行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都會導致流感爆發的季節性流感,不應與大流行流感或一種與通常流行的流感毒株非常不同的新流感病毒的全球爆發混為一談。這種情況發生在2009年的豬流感大流行期間,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估計,全球死於豬流感的人數在15.1萬至57.5萬人之間。COVID-19目前還沒有發生流感大流行。


COVID-19尚未被宣布為大流行。但在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爆發的COVID-19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該聲明主要是由於擔心病毒會傳播到衛生系統較弱的國家。


2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說,這種病毒"絕對"具有大流行的潛力,各國、社區和個人應該集中精力為COVID-19做好準備。


預防


與季節性流感不同(季節性流感有疫苗可以預防感染),沒有針對COVID-19的疫苗。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研究還處於研發的早期階段。官員們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啟動針對COVID-19的潛在疫苗的一期

臨床試驗


一般來說,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以下方法來防止呼吸道病毒的傳播,包括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經常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避免用未清洗的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避免與病人密切接觸;生病時呆在家裡;對經常接觸的物體和表面進行清潔和消毒。(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一文詳解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異同!
    所以,儘管有危險,我們對流感病毒有很多了解,知道每個季節會發生什麼。相比之下,人們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及其引發的疾病知之甚少,這種病毒被稱為COVID-19,因為它是一種新病毒。這意味著COVID-19在傳播的範圍和造成的死亡人數方面是一個未知數。
  • 研究新冠病毒和SARS異同有何意義?來聽專家的解讀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研究新冠病毒和SARS異同有何意義?來聽專家的解讀【環球時報記者 萬琳】2月9日湖北省召開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在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冠狀病毒。該說法一時引發外界廣泛關注,陳煥春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是「口誤」。到底該專家會上公布的大量專業數據是什麼意思,研究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相似度又有哪些意義呢?
  • 庫裡感染甲型流感病毒 無新冠病毒跡象 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有哪些...
    聲明全文如下:「在今早的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後,庫裡被診斷為感染甲型流感。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存在7個區別世界衛生組織6日晚發布的每日疫情報告說,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雖然都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但兩者存在以下區別:首先,傳播速度不同。新冠肺炎傳播速度慢於流感,但中位潛伏期更長。第二,患者傳播病毒的時間不同。
  • 新冠病毒跟流感病毒有什麼不同?傳染性等很強
    因此,儘管流感病毒很危險,但我們對它們已經有了很多了解,知道每個流行季會發生什麼。相比之下,很少人知道2019新冠病毒(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將其命名為「SARS-CoV-2」,但強調這一名稱與SARS疾病之間沒有關聯),因為它太新了。這意味著,這種病毒在傳播範圍和致死人數方面都是未知數。
  • 日本市議會議長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
    #日本市議會議長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 【太罕見!日本市議會議長同時感染新冠和流感病毒】近日,日本媒體報導稱,琦玉縣和光市市議會議長59歲的吉田武司同時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吉田議長表示:「我自己也嚇了一跳,難以置信」。
  • NBA球星庫裡患甲型流感,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存在7個區別
    延伸閱讀: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存在7個區別世界衛生組織6日晚發布的每日疫情報告說,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雖然都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但兩者存在以下區別:首先,傳播速度不同。新冠肺炎傳播速度慢於流感,但中位潛伏期更長。第二,患者傳播病毒的時間不同。
  • 這個冬天真的需要擔心新冠+流感病毒的「雙疫情」嗎?
    新冠大流行繼續肆虐。隨著季節性流感季節的到來,人們開始擔心新冠病毒和流感同時流行的所謂「雙疫情」(Twindemic)問題,新冠病毒+流感同時感染病例的討論成為了一個輿論熱點。由於都是難以防範的呼吸道傳染病,同時感染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事件在所難免,但是從人群流行病學角度看,這個冬天我們真的需要擔心「雙疫情」嗎?對此,筆者在10月初已經基於一些證據做了深入分析,認為今年北半球的冬天將是一個「流感小年」,兩種呼吸道疾病同時流行的「雙疫情」將不會出現。
  • 在豬身上發現可能感染人的新流感病毒?專家:無需過度解讀,可放心...
    非瘟和新冠對生豬業的影響還沒結束,又來一個「新型豬流感」來湊熱鬧? 近日,一篇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論文表示,中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可能引發大流行病的新型豬流感病毒。一時間,整個行業炸開了鍋。
  • 臺灣節目稱新冠病毒源頭在美國?專家解讀來了
    隨著新冠病毒席捲全球,一條「臺灣節目追溯新冠病毒源頭,然後追到美國去了」的視頻火了。節目中,有關嘉賓判斷新冠病毒源頭可能在美國的主要依據,正是前不久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在ChinaXiv論文預印本網站上聯合發布的一篇論文。 這篇引起臺灣節目關注的論文說了啥?依據這篇論文,能否得出新冠病毒的源頭在美國的結論?
  •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升級版」嗎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 新冠病毒屬於RNA(核糖核酸)病毒,變異相對較快。不過與流感病毒等其他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穩定性更高。
  • 日本一市議會議長同時感染新冠病毒和流感:我自己都嚇了一跳
    圖源:NHK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NHK)22日報導,日本埼玉縣和光市宣布,該市市議會議長吉田武司(59歲)同時感染了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埼玉縣當局稱,在同一時期感染(兩種病毒)的情況很少見,「將(對民眾)認真採取預防接種等應對措施」。據和光市政府稱,吉田從本月14日開始反覆發燒,本月17日更是燒至38.1度,在前往醫療機構接受檢查後確認感染了流感病毒。此外,他還在同時接受了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其結果呈陽性。
  • 新冠肺炎病毒與流感病毒,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
    新冠肺炎病毒與流感病毒,最主要的區別是什麼? 最主要的區別是:新冠狀病毒病情要比流感要更重一些,死亡率也更高一些。
  • 倫敦已封城,此次新冠病毒變異有多嚴重?疫苗還有效嗎?為你解讀
    ),下面就結合病毒專家Jacqui Wise的相關解讀,為大家介紹下此次英國新冠病毒變異的相關知識。,新冠病毒已經發生了多次突變,目前已經統計到的新冠病毒突變已經超過4000個,但在這些病毒發生的突變中,只有極少數是有意義的而且是重要的,比如這次英國發現的突變毒株,就可能使新冠病毒更具危險性。
  • 一文讀懂:五種新冠疫苗研發路線,各有哪些優缺點?
    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病毒,疫苗研發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雖然最樂觀的估計是今年9月就有疫苗能獲得應急使用,但失敗的可能性也不小,所以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多種技術路線並進才是多保險方案。那麼,新冠疫苗研發有哪些技術路線?它們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 三文魚可感染新冠病毒?專家解讀:汙染≠感染 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魚類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7日訊 針對「三文魚或可感染新冠病毒」等相關消息,農業農村部水產養殖病害防治專家委員會淡水魚組組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水產病害防治重點研究領域首席科學家曾令兵於近日做出解讀。
  • 科普: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 春季感冒多發,如何區別流感與新冠病毒?
    春天同樣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目前雖然大家談論最多的是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在非武漢地區,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即便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仍然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本質上是披著不同外衣的同一類的善變病毒,那麼,如何來區分流感和新冠病毒的呼吸道感染呢?
  • 英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對疫苗保護能力和開發有何影響?
    那麼,這一新冠病毒株為何讓多個國家的醫療衛生人員和科學家們「如臨大敵」?它的出現對新冠疫苗的保護效力會有什麼影響?針對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我們又有什麼應對手段?今天,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結合公開資料,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 麗珠抗病毒顆粒讓流感病毒無處遁形
    寒冷的冬日,除了驟降的氣溫容易讓人生病以外,流感病毒也是來勢洶洶,稍不注意防護就有可能被鑽了空子而「中招」。適逢流感病毒肆虐的時期,加上目前還在疫情期,多家權威機構已經發出警告。:今年秋冬季流感可能和新冠疊加流行。
  • 為何王辰院士說新冠病毒有可能長期存在?從流感暴發說起
    導讀不必惶恐,人類作為地球上的物種,已經和很多病毒打過交道,新冠病毒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來源:醫脈通本文為醫脈通編輯綜合撰寫,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月19日《新聞1+1》白巖松連線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解讀公眾關心的疫情問題。其中,針對新冠病毒是否會長期存在的問題,王辰院士表示:有這種可能性。因為SARS的傳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強的疾病,它的病原病毒也是這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