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0年,盲盒揭開,泡泡瑪特帶給投資人的是驚喜。
12月11日上午,「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9992」。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報77.1港元/股,發行價為38.5港元/股,市值超過千億港元。截至收盤,報69港元/股,市值953億港元。
上市的來臨,讓「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成為話題中心。這個早期曾因商業模式未明朗而被很多投資人Pass掉的項目,最終在成長為消費主力的「Z世代」助力下,站上了資本市場的舞臺。
值得注意的是,出生於1987年的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楊濤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上市後這對夫婦身價將接近500億港元。華興資本、紅杉資本亦成為贏家。
「很多人覺得上市是『一夜暴富』,但真不是,過去10年從開第一家店,因為付不起設計費,結構圖、刷牆、學習打標籤……都是我們自己一步步走過來的。我不覺得我們現在成功了,我們還是挺平靜的。」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王寧表示,雖然財富、名譽在增加,但希望團隊依舊能耐下心繼續做一個好品牌。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接受媒體採訪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溫夢華 攝
泡泡瑪特開盤漲幅超100% 市值一度超千億港元
上市那一刻到來之前,人們猜測發行價、中籤率、開盤價,像是玩盲盒一樣,樂此不疲。
配售信息顯示,泡泡瑪特最終發行定價為每股38.50港元,每手7700港元;公開配售申購人數為479253人,一手中籤率僅為15%,認購倍數356.74倍。12月10日,泡泡瑪特在富途暗盤收漲105.84%,成交額達4.73億港元,超過農夫山泉、思摩爾國際、明源雲等。
上市前,每經記者曾和行業人士溝通。當時有行業人士表示,泡泡瑪特很可能在上市一周內達到千億市值。泡泡瑪特上市首日就市值破千億,證明了資本市場對潮流玩具賽道的看好。
在泡泡瑪特上市雲敲鑼現場,三個巨型人偶娃娃Molly、LABUBU、DIMMO的出現,引起了臺下熱烈的掌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也是當下泡泡瑪特最火熱的三個IP,尤其是Molly,是泡泡瑪特發展壯大最終走向資本市場的重要助力。
泡泡瑪特創辦至今已經十年,這家讓資本市場矚目的公司創始人、管理團隊都非常年輕。王寧33歲、楊濤33歲、副總裁劉冉32歲、營運長司德僅31歲。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溫夢華 攝
王寧在現場說:「上個月,泡泡瑪特剛剛度過十周歲生日。十年磨一劍,值得自豪的是,我們開創了一個品類、一個行業,打造了一個關於潮流玩具的生態體系,讓一代年輕人了解什麼是潮玩,並在這個時代留下了關於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跡。未來,泡泡瑪特希望能夠成為一個偉大的品牌,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
據了解,IPO前,泡泡瑪特的主要機構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黑蟻資本、正心谷創新資本、華興資本、蜂巧資本等。招股書顯示,本次發售所得款項將用於公司消費者觸達渠道及海外市場擴展計劃,為潛在投資、收購本行業價值鏈上下遊公司及與該等公司建立戰略聯盟撥資、投資技術舉措,以增強公司的營銷及粉絲參與力度及提升業務的數位化程度及擴大公司的IP庫等。
華安證券認為,泡泡瑪特未來的成長邏輯在於,短期看IP塑造,中期看品牌效應,長期看 IP 裂變。泡泡瑪特未來有望打造出中國版的「Hello Kitty」,形成多個長線化運營的IP矩陣。
「不著急走太快,不激進地去碰後天的用戶」
「在三四年前,甚至五年前,我們要把玩具賣給大人,大家會認為這是一個不存在的市場,但現在兩三年時間,一代年輕人都知道盲盒是什麼。」王寧表示。
盲盒的火爆,無疑推動潮流玩具成為火熱的新興市場,藉助逐漸成長為消費主力的年輕人,泡泡瑪特等一眾玩家正在撬動一個百億級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潮流玩具市場規模不斷擴容,從2015年的63億元升至2019年的207億元,預計今年有望達到262億元。國金證券分析認為,未來五年潮流玩具市場預計增速達29.8%。隨著滲透率提升,未來3年潮玩行業600億規模可期。
作為行業的頭部玩家,站上風口的泡泡瑪特業績也呈現爆發式增長。招股說明書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總營收8.18億元,比上年同期的5.434億元增長50.5%,淨利潤為1.41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1.13億元增長24.7%。2017年至2019年期間,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近三年的營收增幅分別高達80%、225%及227%。
Molly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許戀戀 攝
不過,王寧並不認為模式是一個很重要的競爭力。他強調,泡泡瑪特的核心競爭在於其強運營的IP資產。報告期內,泡泡瑪特的一大部分收益來自Molly,2017年~2019年,Molly形象的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的銷售額分別佔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總收益的約89.4%、62.9%、32.9%。
「Molly是我們時間最久、系列數最多的IP,因此可能貢獻的絕對數看起來很大。其實每年泡泡瑪特都有一個成功的IP,IP庫中也有很多優質IP正在孵化,例如skullpanda,已經表現出非常強大的商業價值。」王寧表示。
在高市值和高業績的喜悅下,泡泡瑪特能否撐起千億市值、持續推出爆款IP形象的質疑也被市場提及和關注。對此,王寧坦言:「雖然目前潮流玩具市場被認為是風口,但是經過10年的積累,泡泡瑪特從IP的挖掘、供應鏈的整合、消費者觸達,到文化的推廣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閉環,具有很強的競爭壁壘。希望從渠道品牌到產品品牌,形成自己的語言和體系。」
今年疫情影響下,相比前兩年,泡泡瑪特淨利增速有所放緩。對於這樣的增速,王寧直言還是比較滿意,但線下渠道的確受到了疫情影響。「目前我們的營銷費用不到3%,不管淨利率還是毛利率都有很大的拉升空間,但是我們沒有做。不著急走太快,努力服務好今天的用戶,爭取吸引明天的用戶,但不激進地去碰後天的用戶。」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