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主編、濟南藝術創作研究院編輯的《濟南市抗擊新冠肺炎優秀文藝作品集》印製完成。在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重要時刻,濟南文藝工作者以這本飽含真情與溫度的文藝作品集,向曾經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戰士和各條戰線上的戰「疫」英雄們致以崇高敬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文化和旅遊局按照「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指示精神,組織指導濟南藝術創作研究院、市屬文藝院團、市美術館、市第二美術館等市屬文藝創作演出單位積極作為、主動擔當,下沉防疫一線開展服務和創作採風,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創作生產了一大批鮮活生動的抗「疫」文藝作品。疫情期間,這些作品為抗擊疫情鼓舞士氣、提振信心,在講好濟南戰「疫」故事,傳遞濟南戰「疫」聲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濟南市抗擊新冠肺炎優秀文藝作品集》的印製推出,正是對這些作品的回顧、梳理和總結。作品集共收錄了全市文藝工作者創作的視頻、音頻、文本和圖像類作品共計154個。
這些作品藝術形式多樣,受眾群體覆蓋廣泛。疫情發生以來,市屬文藝創作演出單位老中青藝術家齊上陣,以高昂的創作熱情陸續完成了一大批飽含深情的藝術作品。據了解,作品集共收錄濟南藝術創作研究院作品27個,濟南市歌舞劇院作品17個,濟南市京劇院作品9個,濟南市呂劇院作品14個,濟南市兒童藝術劇院作品22個,濟南市曲藝團作品14個,濟南市萊蕪梆子劇團作品3個,濟南市美術館作品48個,濟南市第二美術館作品6個,濟南市豫劇團作品3個,多部作品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共同打造。這些作品涵蓋了歌舞、曲藝、戲劇、朗誦、美術、書法等多個藝術門類,各門類也都湧現出了一批製作精良、構思巧妙,藝術性和思想性有機統一的佳作。除創作了一大批受不同成年人群體喜愛的作品外,藝術家們還創作了多部從兒童視角切入的詩朗誦、兒童數來寶以及兒童防疫短劇等作品,受到了孩子們的普遍歡迎。
這些作品內容豐富多彩,彰顯強大精神力量。這些作品有的頌揚最美逆行者的大醫精誠,有的聚焦基層村居幹部不辭辛苦、不徇私情、守土盡責的擔當精神,有的則展現了一線英雄與後方親人之間的思念之情和舍小家顧大家的家國情懷。藝術家們通過對抗擊疫情中點點滴滴的記錄和描繪,展現了各行各業在黨的領導下奮戰疫情的生動情景,頌揚了戰「疫」英雄們的無私大愛和華夏兒女面對磨難時的堅韌與頑強。這些作品在抗擊疫情的攻堅時刻陸續推出,給予人們以鼓舞和慰藉,彰顯了泉城文藝工作者與時代同頻共振的責任擔當和優秀文藝作品的強大精神力量。
這些作品傳播迅速廣泛,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在一線英雄搶抓時間打響戰「疫」阻擊戰的同時,我們的戰「疫」主題創作也呈現出了短、平、快的特點,各院團在春節假期期間即開始主題作品創作,在較短的時間內創作出大批原創作品,並第一時間錄製成音頻、視頻或拍攝成圖片。這些作品以「藝術戰「疫」·泉城在行動」為題,通過「濟南藝術創作交流平臺」微信公眾號統一發布後,又連續被人民網、新華網、中國人民廣播電臺交通頻道、學習強國App、《光明日報》、《曲藝》雜誌、山東電視臺、天津電視臺等國家級、省級媒體轉發轉播,在傳播上形成了多點開花的局面。《濟南日報》《山東商報》對濟南的戰「疫」文藝創作做了專版報導,部分作品還通過直播的方式,在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官方微博、微信、騰訊微視、閃電新聞、海報新聞、速豹新聞、愛濟南、新時報、天下泉城、無線濟南等十餘家平臺進行專場雲端演出,數百萬網友通過網絡觀看了演出。值得一提的是,一批作品還通過武漢電臺、電視臺,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公眾號等武漢當地媒體傳播,向武漢人民和戰「疫」一線英雄們傳達了濟南人民的深情厚誼。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之際,市文化和旅遊局先後主辦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濟南市美術館主題創作書畫展,推出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致敬英雄」, 濟南市呂劇院戰「疫」主題創作演出專場網絡直播,在省內率先舉辦大型抗「疫」主題展覽和主題演出,取得良好社會反響。
據了解,從4月底開始,濟南藝術創作研究院就在市文旅局指導下加班加點開展作品集的統稿和編纂工作,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作品集的排版、設計和印製。作品集在展示濟南文藝工作者創作的文本和圖像作品的同時,還創造性的為部分作品添加了二維碼,讀者可以通過微信掃碼觀看作品視頻,最大限度的呈現出我市戰疫文藝創作的整體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