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記者 李晗
提要:說起奧運會,大部分人馬上會想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盛況,並油然而生滿滿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除此之外,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僅使北京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而且綠色發展理念也在申奧辦奧過程中逐漸深入人心。2008年奧運會促進了北京的城市發展,更新了人們對奧運會的認識與利用。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將於2022年2月4日-2022年2月20日在北京與張家口舉辦,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世界面臨著新的形勢,新的考驗。新形勢下,作為「雙奧之城」,北京正在籌辦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全面展開、穩步推進,形成的冬奧遺產正在逐步融入城市發展中。
在此大背景下,9月6日,作為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重要論壇之一的奧運城市發展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奧運城市發展論壇是由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國際數據集團主辦的,邀請國內外領導專家就「奧運遺產傳承·新視角·新機遇」展開討論。
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副會長王偉在致辭中講到,2022年冬奧會對於奧林匹克運動的新發展至關重要。當前條件下,北京將分析新情況,瞄準新機遇,落實《奧林匹克2020議程·奧運會新規範》,有效實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遺產戰略計劃》,創造豐富的冬奧遺產,為促進奧林匹克運動和京津冀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北京2020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委會專職副主席兼秘書長韓子榮在主題演講中指出,奧運會在給全世界帶來精彩賽事的同時,也為主辦城市留下了奧運遺產。如何傳承利用好這些遺產,是每個主辦城市都需要思考的問題。場館是奧運會最直接的遺產。我們現在所處的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就有多座奧運會場館。北京冬奧會秉持可持續和廉潔辦奧的理念,充分傳承利用了這些奧運遺產,北京賽區的場館中有11個使用了奧運會的遺產。除了場館遺產外,奧運會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也非常明顯。奧運會加快了北京的地鐵建設,目前北京通行裡程已達到700公裡,每天客運量超過1000萬人次,極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佔地450公頃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是北京中軸線上的城市綠心,也是廣大市民活動、健身、休閒的中心。此外,北京奧運會還培養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賽事組織管理人才,很多重大賽事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總之,奧運遺產為首都的城市發展增添了活力,讓民眾擁有了更多幸福感。
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執行主任克里斯多福·杜比在視頻演講中指出,北京冬奧會的遺產,不僅僅只是賽時17天的體育盛宴,也不應該局限於從申辦到舉辦的7年籌備期,而是應放眼長遠,讓奧運會在20年甚至更長時間為舉辦城市做貢獻。希望奧運會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能夠催化、加速一個城市、地區的共享的發展,並為長期願景的實現作出貢獻。
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高雲超致辭中指出,要深刻認識奧運遺產,把握其本質的特性。奧運遺產具有全民性,奧運遺產為全體市民百姓所有,所共享,奧運遺產傳承工作是為了讓市民百姓共享奧運成果。要緊密圍繞服務大眾開展奧運遺產傳承。此外,要重視理念的創新,謀劃項目長遠圖景。奧運遺產傳承工作是動態的,不斷提升的過程。要分析形勢的變化,順應時代的變化,開展奧運遺產傳承。今後一個時期,體育文化交流活動、大眾健身、奧林匹克教育活動等奧運遺產項目的實施更要克服面對面、點到點的傳統思維和路徑依賴,要重視理念創新,特別是把被動的創新轉化為主動的作為。
芬蘭赫爾辛基市長簡·瓦帕沃裡在視頻致辭中指出,北京正在籌備2022年冬奧會,而冬季運動一直是兩國首都之間合作的主題之一,希望通過清潔技術、綠色建築以及在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等領域,提供多樣化的冬季運動專業知識,參與北京冬奧會的籌備工作。他還在致辭提到,明年一月,赫爾辛基市將與芬蘭滑雪協會合作,在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辦赫爾辛基滑雪周活動。活動期間將在市中心利用人造雪建造滑雪道,並為世界頂級滑雪運動員組織一次短距離比賽。比賽結束後,賽道將向市民和遊客免費開放。這也是赫爾辛基市在城市環境中實現冬季運動的一個實踐。
北京延慶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遠介紹,延慶賽區在綠色辦奧方面,可以用四個綠色來概括,即綠色設計、綠色建築、綠色運營和綠色發展。前三個方面是涉及到設計建設運行,延慶考慮最多的還是綠色發展。在綠色發展方面,延慶要利用好物質遺產和精神遺產兩個方面。在物質遺產方面,主要是怎麼樣把奧運場館用好;在精神遺產方面的利用,一個是體現在城市品牌,另一個是體現這個城市的文化,同時也體現在這個產業的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