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喜劇類的綜藝出現了空檔期,《歡樂喜劇人》《吐槽大會》《王牌家族》等一系列強檔相繼收官,於是在一個集沈騰、李誕、謝娜三大綜藝天王天后級別的豪華陣容於一身的《笑起來真好看》橫空出世,然而四期過後,豆瓣評分3.3,王牌喜劇人被吐槽的倒成了節目的焦點,那麼問題出在哪裡了呢,為什麼出現了1+1+1=3.3卻小於1的效果呢。
首先我們回顧下這四期的節目環節,在前三期,一個貌似腦洞大開的即興臺詞就顛覆了觀眾對喜劇的常規認知,毫無邏輯的詭異臺詞出現在已經設定好的人物關係和情節主線的小品中,本意在考驗演員的臨場應變能力從而達到驚人的戲劇衝突,結果卻是讓演員一臉蒙,強行應付,唯一能成為包袱的只有演員尷尬的表情,笑點只剩下幸災樂禍的圍觀,整個表演沒有任何連續性,說是整段垮掉也不為過。後面的迷你喜劇倒是中規中矩,卻也無法彌補前面的硬傷了。
其次,我們來看下演員的陣容,真的不好定義,是新人是名家還是什麼,四期以來十六位來自演藝界各個角落,但真的表現出舞臺喜劇臨場掌控力的鳳毛麟角,秦霄賢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整個小品的節奏掌握能夠看出長期一線舞臺磨練出來的功底,喜劇人不好做,舞臺表演也不是電影電視,電影電視是多次NG取最高值,其他演員給人的感覺明顯要生疏多了,跟作品的融合度也沒那麼高,一個好的小品作品很重要,但演員的把控也是極為關鍵的,行話裡講人捧活還是活捧人,對於喜劇人捧活明顯更重要些,影視界的各種翻拍可能會超越原作,但喜劇小品類的翻演卻只能停留在模仿的高度就是這個道理。而大多數演員在這個舞臺更多體現出一種緊張、無所適從,嚴格的來講,沒有展現出在喜劇上有多大的天賦,像是匆匆忙忙完成了任務,馬上就去領盒飯的龍套,並沒有完成笑點的擔當。
接下來讓我們再看看三位綜藝天王,沈騰在這個舞臺在王牌中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經常出現高智商高情商的精彩瞬間,王牌節目本身的自由度給了他發揮的空間,他也成了王牌的家長,和賈玲的搭檔更是珠聯璧合,成就了王牌,一個喜劇綜藝的成功標準我不知道有什麼技術層面的定義,但作為觀眾的感覺就是首播的時候可以等廣告復播的時候不快進,這就是成功。可到了《笑起來真好看》,明顯沈叔叔找不好自己的定位了,節目的編排讓他找不到切入點,看起來更像是看客。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誕總的身上,誕總出身脫口秀,在近幾年語言類節目中展現出極高的天賦,脫口秀大會的主持雲淡風清,到了這裡卻更多的表現出一種無奈,完全沒有主場優勢,和沈騰一樣淪為看客。反觀娜姐,主持風格倒是沒有什麼變化,卻成了評論區網友吐槽的重災區,謝女王不是不努力,也許是演員的表現不到位想以一己之力挑起整個節目笑果,不過適得其反,眾星捧月的局面並沒有出現,尬舞尬笑也沒有起到拯救節目的效果,倒練就了一招一言不合就拜佛的殺手鐧。
客觀地講,豆瓣對這檔節目的評分還是很匹配的,娛樂就是娛樂,觀眾如果太認真觀眾就輸了,可喜劇人如果不認真,喜劇就輸了,你可以套用資本加流量加大咖的模式去運作,不過沒有真正的內容,那這份快餐就只能自己為自己買單了。
看過《笑起來真好看》的小夥伴們,你們有什麼印象深刻的畫面以及對該節目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